![]()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Dec 2001
文章: 53
|
![]() 最近要重新組一台C2D的電腦~因為之前有三顆ATA133的硬碟已經夠使用~
再考慮要不要在添購一台SEAGATE 320G SATA2的硬碟 爬了很多文~知道數據差很多~不過沒實際使用過不知道使用上會有差別嗎 小弟平常只上上網打打線上遊戲 很少傳輸大檔案 麻煩各位大大有實際使用過的分享一下經驗~看小弟是否還需添購一台硬碟??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Sep 2001
文章: 274
|
夠用就行,沒必要就別浪費錢買多餘的東西。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Sep 2006
文章: 1,387
|
如果純粹是打線上遊戲的話,在實際操作上其實 ATA-133 跟 SATA 差不了多少。傳輸大檔案我不太曉得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Oct 2006 您的住址: Taiwan
文章: 4,250
|
基本上差異不大(同Buffer大小) 除非MB支援的是SATA2規格 不然沒必要換
Ps:若您是買Buffer 16m的 那就另當別論 傳輸上比IDE快多囉!
__________________
參號機 2010.1.9 正式服役 2021 微升級續撐 AMD Athlon II X4 620 + Cooler Master S524 GA-MA785GT-UD3H + Adata DDR3 1600 2G x 2 + Kingston DDR3 1600 4G x 2 WD1003FZEX 1TB(黑標) + WD20PURZ 2TB(紫標) + ST3160811AS 160g Chimei 24VD + Zippy WK-730 + Seasonic GX-550 Clooer Master PAC-T01-E1 + Altec MX6021 順發卡號 : 0 1 5 6 8 9 0 0 歡迎享用 家庭劇院 LG UM7600PWA + PolkAudio RTi6 x 2 + CSi25 + PSW10 + PhonoMaster PM-470 攝影器材 Canon PowerShot G7 + LA-DC58H + WC-DC58B + Crumpler 7百萬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Jan 2001 您的住址: 宜蘭
文章: 608
|
弟有的時候在免費空間捉一堆小檔回來合併的時候,
ATA133 與 SATA2 就差很多了....
__________________
看到左邊的欄位了沒, 我有星星了哦....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Dec 2001 您的住址: Taiwan
文章: 626
|
基本上ATA100到SATA2效能上的差異實在很小。
歸咎主因還是在轉速的問題,硬碟的轉速遠跟不上目前界面頻寬的上限。 但樓上提到的BUFFER在實際運作影響確實還蠻明顯的。
__________________
海闊天空,狂風暴雨以後!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Dec 2001
文章: 53
|
![]() 小弟補充詳細一點
小弟三顆硬碟都是SEAGATE IDE 7200轉 8M緩衝的~ 想購買的主機板為技嘉965P DS3 有支援SATA2~ 想要添購的是SEAGATE SATA2 7200轉 16M緩衝的~ 感謝各位大大^^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Aug 2003
文章: 10,603
|
16mb是爽度吧~
快沒快到你會覺得差很多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Nov 2005
文章: 56
|
sata2有啟動NCQ在多工的時候效能會比沒有NCQ的硬碟好,不過一上網,打打報告感覺不太出來
去年買了第一顆有NCQ的wd3200ks 放在家裡的檔案伺服器上,發現他在多人存取的時候磁頭不會 像沒有NCQ的硬碟機狂叫,於是當時測了一下,把主機內其他四顆硬碟各拖了一個大檔到wd3200 發現都比沒支援NCQ的硬碟快速完成,讀出也是,覺得NCQ的最佳化循序讀寫還滿有效果的 以上都是個人感覺,沒有數據,僅供參考~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Oct 2004 您的住址: 臺北市北投區
文章: 103
|
不枝是我眼花還是樓主漏了一個重點
市面上大多網友推薦的幾張C2D的主機板好像都只剩一組IDE槽 請問樓主3顆IDE硬碟再加上光碟機打算怎麼接? 還是摟主有自備PCI的IDE擴充卡?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