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Sep 2004
文章: 1,208
|
雙核與四核 轉檔速度差多少?
最近考慮CPU要配雙核還是四核
因為偶而會轉檔(影片) 在硬體規格都差不多的狀況下 雙核與四核 假設... 轉一片容量:700MB 片長:兩小時的影片 兩者速度約差多少? (分鐘) 大約即可~ 怕引比筆戰 ><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r 2003
文章: 648
|
最佳理論值 是可以 只用一半時間
實際上 要看 轉檔的參數設定 轉檔軟體對多核的支援情況 ram 多寡, HD 速度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Dec 2008 您的住址: 正在戒電動
文章: 795
|
引用:
我自己的使用經驗 我房間有兩台電腦 一台是E6300跑2.8GHz) 另一台是I7-920跑(4.2GHz) 我轉一個將近1小時40分的電影 檔案大小7.3GB mepg2最高畫質10000kb/秒 我要轉成1750kb/s的mpeg2檔案 使用軟體ulead video studio 11 [email protected]需要38分鐘 [email protected]需要13分鐘左右 這是我的使用經驗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Nov 2008
文章: 423
|
應該還是四核比較佔優勢吧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Sep 2004
文章: 1,208
|
引用:
哇 時間真的差那麼多喔 大大您轉容量那麼大的檔案,用I7竟然只要13分鐘 針對轉檔 四核跟雙核果然是有一段差距 看來真的是有一半時間的差距 沒想到I7轉一小時多的影片,容量7.3G只要13分鐘 還真的嚇到我了 如果轉GB以內的容量,那I7不就快接近秒殺了 會不會3分鐘內就轉完了阿 ![]() 目前是在斟酌當中 因為轉檔可能偶而而已 還真是掙扎 此文章於 2009-03-10 08:09 PM 被 qwer456 編輯.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May 2007
文章: 289
|
請問同硬體條件下用萬轉硬碟會比換四核還來的有效率嗎?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8
文章: 615
|
引用:
轉檔的效能瓶頸是CPU,硬碟倒是差距很小.現在的高階雙核,價錢甚至比入門四核心還貴. 價值如何,由消費者決定.但未來的趨勢肯定是多核心,平行處理. 建議:既然有考慮四核,表示預算足夠,請直接入手四核心,轉檔絕非雙核心所能比的.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Feb 2009 您的住址: 高雄市
文章: 254
|
引用:
E6300也是超4.2G的話也不會差多少 不是24H都在轉檔買I7也是浪費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Feb 2004 您的住址: 台灣首都
文章: 2,649
|
看你用的軟體
我用的 AVI轉DVD:ConvertXtoDVD DVD轉AVI:Auto GK 都只有支援雙核心而已 同時有Q6600@3G、E5200@4G 以DVD轉AVI來說 2小時的DVD轉AVI,DIVX 2PASS Q6600@3G 約1小時5分左右 E5200@4G 約1小時左右 差異性不大 不過AVI轉DVD用E5200@4G 會比較快
__________________
No.1 文書機 AMD Ryzen9 7950X3D(16核32執行緒)+貓頭鷹D15散熱器 / MSI X670E Tomahawk WIFI / Kingstron DDR5-6000 CL30 32G*2 MSI RTX4080 VENTUS 3X / Kingston Renegade G5 2TB Gen5 SSD系統碟 / Lexar NM790 4TB儲存碟+HR10 2280 PRO散熱器 MSI MPG A850GF PCIE5金牌 / MSI 321URX OLED 32吋4K+Ergotron LX螢幕架/ MSI 321UR QLED 32吋4K +Ergotron LX螢幕架 FD define 7 compact機殼 / 羅技G903無線滑鼠 + Powerplay無線充電鼠墊 / 羅技G913紅軸無線鍵盤 B&O Beolit 20喇叭 + Fiio K9 AKM DAC + Isoacoustics L8R130喇叭架 / Teachnics AZ100無線藍芽耳機 + Fiio BT11藍芽接收器 No.2 下載機 AMD Ryzen9-9950X (16核32執行緒)+貓頭鷹D15散熱器 / MSI X870E Carbon / Micron Crucial Pro DDR5-5600 192G(48G*4) EVGA RTX 3060Ti FTW3 / Kingston Renegade G5 1TB系統碟 +SEAGATE 16TB / 海盜船HX750 80Plus白金牌 / DELL P2421 24吋 No.3 影音機 AMD Ryzen9 7950X (16核32執行緒)+貓頭鷹D15散熱器 / MSI B650 Carbon wifi / Kingston Fury DDR5-6000 CL36 16G*2 MSI RTX3080 suprim刺客版/ Kingston 反叛者 2TB +MX500 2TB / Panasonic 65Z95A 65吋MLA OLED / MSI A850GF 80Plus金牌 CHERRY MX10.1 矮紅軸 無線競電機械鍵盤+羅技AnyWhere3滑鼠 / Focal Super Bird2.1喇叭 / Acer FA1000 2TB / XPG SX8200 2TB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Mar 2006
文章: 118
|
若是不計較輸出格式的話
可以用ATI或NV自家的GPU轉檔器 速度不是CPU能比的 ![]() 缺點是支援的格式目前不多 ![]()
__________________
CPU:AMD Phenom II X4 955[[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CPU Cooler:CoolerMaster Hyper N520 MB:MSI-DKA790GX Platinum V1.2 RAM:Adata Gaming DDRII 800 2G*4[900@[email protected]] VGA:Gigabyte HD 6850 1G SSD1:OCZ Vertex Series 30G(64M cache) HDD2:SATA II WD6400AAKS[640G](16M cache) HDD3:SATA II Hitachi HDS722020ALA330[2TB](32M cache) DVD RW:Pioneer DVR-S18LBK series[22X22] PSU:SEED 400W[80PLUS+APFC] CASE:X-PRO WT-3602[black] SPEAKER:KINYO KY-550 & KY-1002 LCD:LG W2261VP-PFT[21.5"] System:Windows Vista X64 Ultimate SP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