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04 您的住址: 悪滅 
					文章: 4,257
					
				 | 
				
				問一下接地線的製作....
		
	 最近打算自己做一條接地線, 在實作之前有一點小疑問: 1. 線有多少電流負載的要求呢? 2. 直接把另一端接在陽台鐵窗就可以了吧? 3. 我房間離陽台有一小段距離,10M線長應該沒有問題吧? 謝謝。 | |||||||
|  2004-12-25, 12:50 PM
			
			
	#1 |   | 
| Elite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00 您的住址: taipei.taiwan 
					文章: 6,506
					
				 | 接到鋁門窗最好,接鐵窗只導8成接鋁門窗9成9..... 用電表跟測電磁波去測的.... | ||
|  2004-12-25, 12:59 PM
			
			
	#2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04 您的住址: 悪滅 
					文章: 4,257
					
				 | 不過我家沒有鋁門窗耶...   | 
|  2004-12-25, 02:18 PM
			
			
	#3 |   | 
|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04 
					文章: 308
					
				 | 參考下列網址,應該會有幫助.... http://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283715 之前有學過理論說, 接地要拿根銅棒,打入地下, 要選擇水分含量較高的地方來施打接地棒,較能獲得較低的接地電阻值... 或是選擇水溝附近也可以.... 但這只是理論,我也沒實做過.. 我覺得台灣的老舊建築幾乎都沒做接地, 接地真的很重要......... | 
|  2004-12-25, 03:08 PM
			
			
	#4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04 您的住址: 悪滅 
					文章: 4,257
					
				 | 引用: 
 我已經敗讀他的大作啦, 就是沒有鋁門窗才在煩惱,手邊也沒有電磁波的儀器。 | |
|  2004-12-25, 03:30 PM
			
			
	#5 |   | 
|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4 
					文章: 360
					
				 | 我把他接在插座的鐵殼耶。 插作拔起來,裡面有個稱住的鐵殼,我把他接在上面,我延長線的接地燈也有亮,我也沒有被電到過呢。 雖然不知道是不是正確,不過至少我沒被電過了。 | 
|  2004-12-25, 03:40 PM
			
			
	#6 |   | 
|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03 您的住址: 新莊 
					文章: 931
					
				 | 我的作法是: 用鱷魚夾,一端剝出銅線接到插座的"水線"(有一端有電是火線,有一端沒有電,就是水線),要用電錶量哪一端有電哪一端沒電。 另一端就夾在主機的機殼上,這樣就不會被電到了。 這是我叔叔教我的… | 
|  2004-12-26, 01:50 AM
			
			
	#7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04 您的住址: 悪滅 
					文章: 4,257
					
				 | 引用: 
 我現在也是這樣子做, 是把地線和水線相接, 不過總覺得不太好,才想要自己接地線的... | |
|  2004-12-26, 01:55 AM
			
			
	#8 |   | 
|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02 您的住址: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文章: 789
					
				 | 把原本兩頭插座改成三頭插座 用驗電筆找出火線跟水線,這樣改三頭的時候就不會接反,將三頭接地線(埋入牆壁那端)拉一條線接在鎖插頭基座的鐵盒,即可.....我都是這麼改 | 
|  2004-12-26, 03:39 AM
			
			
	#9 |   | 
| Golden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4 
					文章: 2,636
					
				 | 電子材料行有賣一種有接地線的插座,它裡面的線路是把地線跟水線接在一起,聽我一個有室內配線證照的朋友說只要把地線跟水線接在一起就可以達到接地的功用,順發3C也有賣一種可以把有地線的插頭轉成只有火線跟水線的一般插頭,橘色的一個好像2、30塊的樣子,我自己是在機殼上綁一條電線到鋁門窗上,上述的方法我沒試過所以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用,如果有誤請指正!! | 
|  2004-12-26, 04:05 AM
			
			
	#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