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May 2002
文章: 7,865
|
![]() 各位好,剛剛逛了一下一些關於散熱方面風扇的DIY改裝站.....發現一點就是很多風扇都有標明除了基本的 轉速 之外還有 風壓 以及 風力 的數值......
請教一下大大們這兩個數字又各有何影響呢?? 發現有些風扇的轉速雖大,但是其風壓卻跟一些轉速低的差不多???? 蠻疑惑的....還請大大們解惑了!~ ![]() 附帶請教如果想使用風罩的話.....風扇部分該如何選擇呢? 例如轉速高低 風壓風量高低如何搭配之類的.....謝謝了!~ ![]()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un 2001 您的住址: 高雄市.嘉義市
文章: 986
|
學程序設計與化工設備時學的,當兵近兩年,有錯請諸位大人指教..
![]() 1.風扇(軸流風扇.離心式渦輪).泵浦(一樣分很多種)性能: __同樣一顆風扇(/泵浦)以同樣功率在不同壓力差下會輸出不同流量,上課講義上有一張範本,一張圖上XY軸分別代表壓力差與流量,可以拉出一條曲線,要克服的壓力差越大,能輸出的流量就越小.. 2.散熱片造成的壓降: __散熱表面的型式有很多種,散熱表面對於吹過的氣流會造成阻力,機械.化工領域中,已有前輩測試過各種表面在不同流速下的壓降(阻力),可以查圖.. 3.散熱表面與風扇(/泵浦) __流速(流量)越高,散熱效果越好,不過一樣存著邊際效用遞減的限制,沒有適合的散熱片,一味加裝暴力扇只是給自己看爽的(雖然有些狀況真的是用這種暴力解決法,例如一些溫帶地區產的電子設備)..一樣的功率(指耗電),軸流風扇與離心式渦輪各自在高流量與高壓差的領域稱王..可以確定一點,由於機殼內佈局限制,暴力散熱法以離心式渦輪為上選(這其中有些假設,待有空再Po) 4.氣流通道 __......有空再補件 ![]() 有事外出,晚上回來要重灌,搞定以後再來一篇完整一點的說明.. ![]()
__________________
麥田管理學院最新課程公告: 本校開設[高等講理藝術]科目,授課由 客座教授 美國長堤大學 維多.柯里昂教授 擔綱 柯里昂教授小傳 美籍義大利裔移民,經營保全業.飯店業有成,而後投入教育事業;大家尊稱他'先生',或稱呼他'教父'; 他相信友誼,並且願意先表示他的誠意 |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Apr 2003
文章: 52
|
恩...多謝講解
__________________
沒...沒事,我只是路過......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un 2001 您的住址: 高雄市.嘉義市
文章: 986
|
離心式渦輪使用在下所知道的最早出名的是Alpha,暴力的渦輪搭配銅底鋁柱,散熱效果稱霸一時(音效也是
![]() 不論離心式渦輪或軸流式的風扇,除非改側吹,不然在散熱片中央(最靠近CPU處)都有死角..至於離心與軸流的取捨,要看散熱片設計,有些形狀的散熱片造成的阻力(壓差)大,那麼軸流式會比較適合,有些散熱片阻力小,那麼使用軸流式並盡可能提高流速就比較有效..一樣是軸流式或離心式,依葉片還可以細分,離心式的葉片以圓盤狀來說就是屬於比較高壓的形式,圓筒狀則屬比較高流量的形式.. CPU的微縮製程與GPU的功率也是不可忽略的問題,以前大家只注意到總功率與發熱量,但隨著封裝縮小,發熱量/面積比值變成最重要的參數,同時在散熱器的設計上也可以用兩個指標繼續討論,一是盡可能直接冷卻(直吹)散熱片靠近CPU的部分,鳳梨扇就是一個例子;二是設法(以最低的阻力)把熱量引到更大的區域(以容納更大散熱面積)來散熱,這方面的例子就多了,以紅銅代替鋁金屬也算這類,不過艾奎爾.大老二是更明顯的例子,熱導管的效果不錯,不過有些條件限制,此外要在結構中密封保存特定壓力(說不定還要負壓)的液氣共存狀態,畢竟生產環境限制較多(管理成本降不下來),不像一般散熱片在普通環境就可進行切削.鋁擠型.崁入等全套製程
__________________
麥田管理學院最新課程公告: 本校開設[高等講理藝術]科目,授課由 客座教授 美國長堤大學 維多.柯里昂教授 擔綱 柯里昂教授小傳 美籍義大利裔移民,經營保全業.飯店業有成,而後投入教育事業;大家尊稱他'先生',或稱呼他'教父'; 他相信友誼,並且願意先表示他的誠意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1
文章: 4,649
|
其實風壓與風量跟電壓與電流的關係很類似,BorgMu兄您這樣想就可以了
再舉更簡單的例子,一條水管裡的總水量就是風量,水管裡水流的壓力就是風壓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02
文章: 417
|
引用:
九郎大大的透明物組好沒,等你的傑作哦... ![]()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Nov 2003
文章: 169
|
其實以我個人的淺見
最早在diy市場應用6公分FFB系列台達暴力扇的廠商 應該是 台灣的科昇Global WIN, 他們的產品當年可是跟泰碩的冰天雪地佔有率最高咧~ ![]() 圖片引用自科昇網站http://www.globalwin.com.tw ![]() 而非Alpha, Alpha原廠是不配風扇的, 有配風扇的話也不能算是暴力扇... 大概是很多網友都拿Alpha配暴力扇來測試, 才會有此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
有點累了~ 流光頃洩 炫目神往... Finally, I'm back...and no more could tell. 此文章於 2004-01-04 01:52 PM 被 huhm@cooling 編輯.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Nov 2003
文章: 169
|
考慮風扇性能的幾個指標
其中就有一種是 "風壓vs風量曲線"... ![]()
__________________
有點累了~ 流光頃洩 炫目神往... Finally, I'm back...and no more could tell.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Nov 2003
文章: 169
|
考慮風扇性能的幾個指標
其中就有一種是 "風壓vs風量曲線"... 其實玩了這些年風扇有些心得, 風壓其實比風量重要的多... ![]() 一般風扇規格標註的風量都是最大值: 是在風扇完全無阻力下,所測得的風量(每秒鐘流過多少單位面積的風流) 等同於水量(每秒鐘流過多少單位面積的水流)的感覺... 風扇無阻力簡單說來就是風扇的附近沒有任何物體擋住風的流動, 例如散熱片,機殼散熱孔之類的... 一個機殼如果進風口設計的孔洞太小,或是塞了些防塵濾網,零組件...等等 也會讓風扇的阻力變大... 一顆風扇可以產生用來對抗阻力而吸進風的最大能力, 就是最大風壓. 一般說來, 風量與風壓的關係大概可以算成線性, 也就是說, 風量大時風壓小, 風量小時風壓大. 如果散熱片實在太密, 機殼進風處實在太多東西檔著, 風扇就要面臨很大的挑戰, 通常靜音扇的風壓都不會大, 所以面對很大的阻力環境, 風量就會變的很小很小, 遠低於規格上標示的最大風量值.. 所以個人經驗還是風壓大的風扇比較好用, 風量只能參考... 一般風扇的風壓差距都不大, 都是轉速越快, 風壓就越大, 換來的也是噪音的增加, 除非特殊設計, 像是avc的扇葉尾端反鉤設計, 台達的雙層扇葉設計...等等 都能教一般風扇產生更大的風壓... ![]()
__________________
有點累了~ 流光頃洩 炫目神往... Finally, I'm back...and no more could tell.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Nov 2002 您的住址: ??
文章: 806
|
如果散熱片不很密的話,像是鰭片型的,風阻較沒有alpha那種 密集參差遍佈的鋁柱 那種那麼大,
那麼…風壓大的狀況下(或是指流速高),氣流的溫度也會變低。(嘟嘴吹氣較冷,張嘴呵氣較熱) 風阻小的話可以保持較高的流速,氣流溫度低一點,而流速高對散熱也有很大的幫助。 基本上風壓=流速(或說氣體動能比較適合),風壓就是在風扇出口測得的壓力 (像用手指頭檔在風扇出口,感覺到風壓,此時該處流速=0,因其流速完全轉換成壓力) 平均流速 x 風扇有效面積= 流量 若風扇有效面積相同 則 流量越大,風速越大,風壓也越大 大概是這樣∼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