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Feb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縣
文章: 1,816
|
颱風來的時候,常常會聽到一些颱風名字,如賀伯,娜莉 ..... 等,但小弟實在不知道颱風是如何命名的,請知道的先進指導一下吧
![]()
__________________
塵封在心底的美好回憶,原來我們不曾忘記,只是.......想不起來罷了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Aug 2000 您的住址: 一直在這裡!
文章: 645
|
不知道是哪一國列出來一共幾十個還是一百多個名字..
然後依照流水號.來一個颱風就是一個名字.. 到最後用完了在重頭來一次! 希望這訊息不是錯的!!^^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Master Member
![]() ![]() ![]() ![]() = PCDVD認證賣家 =
加入日期: Sep 2000 您的住址: 路邊的電線桿
文章: 1,538
|
沒錯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Mar 2002 您的住址: 憂傷之海
文章: 201
|
引用:
沒錯~而且名字是一個男的一個女的交錯排列的喲~~~~ ![]()
__________________
鋼琴是我的..手指和聲帶一起波動 鋼琴是你的..責任和愛情一起搬運 鋼琴是海的..道德和慾望一起淹沒 就任他高高舉起世俗的斧頭 斬斷手指 斬斷責任 斬斷道德 剩餘的終是 歌詠愛情和慾望的聲帶 與 有你的我 影詩 - "THE PIANO"-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Aug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356
|
上奇摩查的
轉載
颱風命名及編號始末由來 又到了颱風侵台的「旺季」,很多人都不明白「颱風」命名所為何來,根據內政部消防署解釋,「颱風」的命名是根據美軍駐關島的「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決定命名,共有四組、九十二個名字命名。 內政部消防署指出,早期颱風並沒名字,僅依每年發生的順序編號,國際間並沒統一規定,若同時期有兩、三個颱風發生時,常因而混淆不明所指。在公元一九四七年由美軍駐關島的「聯合颱風警報中心」負責派飛機偵察後命名。 最初命名原則以北半球東經一百八十度以西的太平洋颱風,按英文字母順序序列分四組,每組有二十一個女性名字,週而復始輪流使用;北半球東經一百八十度以東的颱風則另訂名字。另南半球發生颱風,則使用男性名字,如此即可分辨颱風發生區域和先後次序。 直到民國六十八年,「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北半球颱風變更命名方式,從西北太平洋(東經一百八十度以西)至南海發生的颱風,改以男性、女性名字相間排列,仍分四組、八十四個名字。七十九年再度變更,仍以男性、女性相間排列,分四組共九十二個名字。 至於颱風編號,共有四個數字,前兩碼表示「年分」,後兩碼表示「當年颱風發生順序」,例如「編號九八一○的瑞伯(ZEB)颱風」,表示是公元一九九八年在北太平洋上生成的第十個颱風。 【註:本段摘自 "中央社" 新聞,1999/7/25】
__________________
浪跡天涯為我痞 人貧貴為天之子 過們入戶獨自神 客問何來不得知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Feb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縣
文章: 1,816
|
板上果然是臥虎藏龍啊 ..... 感謝各位的回應 ^^
__________________
塵封在心底的美好回憶,原來我們不曾忘記,只是.......想不起來罷了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Dec 2001
文章: 1,077
|
以下資料來自中央氣象局網站
依照世界氣象組織於1998年12月在菲律賓馬尼拉召開的第31屆颱風委員會決議,自西元2000年元月一日起,在國際航空及航海上使用之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地區颱風統一識別方式,除編號維持現狀外(例如西元2000年第1個颱風編號為0001),颱風名稱將由現行4組92個名字全部更換,編列為140個,共分5組,每組28個,這些名字是由西北太平洋及南海海域國家或地區,14個颱風委員會成員所提供(每個成員提供10個)。此名稱將由設於日本東京隸屬世界氣象組織之區域專業氣象中心(RSMC)負責依排定之順序統一命名。至於各國(或地區)轄區內部之颱風報導是否使用這些颱風名稱,則由各國(或地區)自行決定。 西北太平洋及南海颱風自1947年開始由設於關島的美軍聯合颱風警報中心(JTWC)統一命名,早期命名方式全以女性名字依英文字母排列命名,1979年開始改以男女名字相間的順序命名,沿用迄今。 由於新的140個颱風名字原文來自不同國家及地區,不是慣用的人名,而是包括動物、植物、星象、地名、人名、神話人物、珠寶等各詞,且非按英文A至Z的排序,十分複雜而不規律。中央氣象局為了慎重起見,做了民意調查,超過七成四的民眾認為颱風消息報導以颱風編號為主,輔以國際颱風命名較為合適。 根據2000年11月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會議決定,更改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地區部分颱風名稱,此訊息並刊登在2001年10月份颱風委員會秘書處所出版之「颱風委員會2000年回顧」文獻中刊載。其中泰國氣象局提出四個颱風名字修改其英文拼字,分別為Vipa改為Wipha、Megkhla改為Mekkhala、Kularb改為Kulap及Ramasoon改為Rammasun,修正原因為依照泰文發音而言,原英文字母拼法有誤。另外2個則完全替換,Morakot取代Hanuman(原泰國提供之命名)及Aere取代Kodo(原美國提供之命名)。Hanuman被替換原因為印度氣象局提出反對使用Hanuman一語作為颱風名字,因它與宗教觀點有衝突,Hanuman乃印度神祇之一,因此替換成Morakot,Morakot之原意為綠寶石。Kodo被替換原因為其發音近似米克羅尼西亞語另一不雅文字,因此替換成Aere,Aere係馬紹爾語,表示風暴的意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