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Sep 2003
文章: 1,458
|
引用:
釬焊改散熱膏是確定有影響, 3D晶體用架構來看散熱是一大問題,不過INTEL沒特別出來說明, 用22nm造成散熱面積更小,散熱更不易也可能是原因之一, 而漏電的問題是升電壓到某個階段時,溫度大幅增加, 網上討論可能是漏電造成的,且IVY溫度超過80度時, 有人用程式去測發現並不穩,也可能他的CPU體質不好, 無法在高溫正常運作。 AMD追不上INTEL之後,INTEL越來越高姿態了, CPU可超性越來越低,CPU也越賣越貴, 只能期待AMD振作 ![]() 我之前都買AMD的CPU,從DX4-100、杜龍700、雷鳥1.4、巴頓3200+ 4200+ X2 結果AMD效能太差又太耗電,現在只好買INTEL的CPU。 2500K很好超,好險對岸測試先出了,沒入手3570K。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Oct 2000 您的住址: 約束の地
文章: 1,770
|
引用:
Ivy Bridge也不是說不好超 一般體質1.25V左右就可以跑到4.6GHz了 但4.6GHz以上,滿載時的溫度真的是讓人不忍心一直讓它長期使用 畢竟以前經驗,滿載最多也就60多度習慣了 動輒上7、80度甚至90度感覺就是不喜歡... 所以現在也就4.5GH以下使用而已 大多是4.3GHz一直開著工作/轉檔這樣 但Ivy Bridge吸引人的一點 就是記憶體控制器真的比前代強不少 隨意拿之前的芝奇/海盜船平價記憶體 都可以跑到DDR3 2400 看看Intel之後出的Ivy Bridge會不會改善高溫的問題 等年底或明年初時 應該會再入手一個3770K或更高階的型號來試看看 此文章於 2012-05-19 08:49 PM 被 Technology 編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