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系統組件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9)
- - Ivy Bridge被證實因用較差的散熱膏而過熱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68821)
|
---|
Ivy Bridge被證實因用較差的散熱膏而過熱
1個附加檔案
http://pc.watch.impress.co.jp/docs/...511_532119.html
http://legitreviews.com/news/13114/ http://disp.cc/b/128-3BBT ![]() 那之前大陸那一篇是在搞什麼...被河蟹了嗎?? 紅茶紅茶紅茶...... |
這篇看來會鼓勵不少人花錢買沒保固的U了
還有,沒正式釋出前的資料都要保持存疑 |
大陸的說要再重測 http://bbs.pceva.com.cn/thread-44947-1-1.html
我相信Intel用的導熱膏不會差,但日本的測試結果卻令人意外。 導熱膏本身影響應該沒這麼大,是Intel機器塗抹方式有問題? 大陸之前是裸die測試,理論上應該比多一層銅蓋效果好。 測試結果卻沒差異,有可能是扣具壓力的問題嗎?畢竟裸die不耐壓。 |
相較於對岸的測試(樓上板大提供的對岸重測連結)
結果似乎不同 只能等進一步證實的測試結果看看囉... |
用裸晶直接塗抹散熱膏再接觸 散熱器 效果不是很好
CPU 鐵蓋還是很重要 我看Liquid Pro 散熱膏 會賣的很好 ![]() |
所以這是之前說es比較好超的原因被抓到了?
|
如果散熱器是銅底,說實話,沒有原因裸晶直接接觸散熱器會比較不好
倒有可能是 1.厚度降低,導致接觸壓力減少 2.散熱器被CPU固定架頂住了,沒注意到,因此蓋上CPU上蓋應該會更好 I社的CPU裝上1155後,CPU面只比固定架略高一些, 如果拿掉CPU蓋,是有可能略低於固定架 |
上一代是用啥散熱膏?
|
引用:
對岸和小日本,我選擇信小日本的測試 |
引用:
上一代是用無助焊劑焊接 直接把金屬蓋焊在晶圓上方 其實,就過往來看Intel和AMD二家生產的CPU 金屬蓋裡面導熱方式有用焊接也有用散熱膏 但一般比較高階型號,都會採用焊接方式就是了 結果這次Ivy Bridge高階型號卻還是採用散熱膏方式 國外一位強者 開了一堆CPU金屬蓋拍照 http://www.hardwareluxx.de/communit...ter-706977.html 感覺真暴力...哈哈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2:38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