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Amateur Member
![]() 加入日期: Jun 2001 您的住址: 台灣台北
文章: 48
|
昨天~我也去買下了4012S
花了8500~買白色面板 試用了一下子~~感覺還不錯 燒錄時全速也沒什麼聲音~滿安靜的 可惜手邊除了原廠送的CDR~~其他都上不了40X (手邊剩下的都不是什麼好片子) 不知道有哪為大大~知道可上40X的片子~請告訴我吧 另外~這台機器好像特別挑中環的片子 PS.跟手邊的124TS比~~托盤進出的聲音比較大沒124TS穩定
__________________
CPU:Intel PIII-S 1.4G(140*10) RAM:宇瞻PC-133 256MB SDRAM*3 M/B:ASUA TUV4X VGA:Radeon 9800 PRO 128MB Sound:Sb-Live value 4.1 硬碟擴充卡:Iwill HPT370 RAID SCSI卡:Adaptec AHA-2940 網路卡:螃蟹卡*1 HDD:WD800JB*2(RAID0)+WD800JB CDROM:TEAC CD-540E DVDROM:Pioneer DVD-105S 燒錄機:Plextor PX-W124TS Plextor PX-716A Liteon COMBO SOHC-5235K Power:Seventeam ST-522HLP 機殼:采石之星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Nov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243
|
引用:
that's RV可上40寫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ug 2000 您的住址: 嘉義縣
文章: 1,128
|
引用:
引用:
已經有xtreme兄先行為各位解釋過了 相信兩位應該能夠明瞭才是 另外弟再補充一點兒自己的看法 Z-CLV令弟不滿意的地方正是燒錄速度改變時 會造成啟動Burn-Proof所產生GAP 不管這個GAP有多麼小 畢竟仍然是造成資料間斷的狀況 這感覺上就不是很好....(龜毛心態) 另外有關橋接的部份 或許是因為為了開發專屬的SCSI控制晶片必須投入更高成本的緣故 且不敵目前市場競爭的態勢 因此Plextor也只能以成本較為低廉的方式來滿足SCSI市場的需求 (而這個方法YAMAHA在CRW3200系列也曾做過 但YAMAHA更是毫不避諱的直接附上一片IDE轉SCSI的轉卡 就連最末代的F1也有這樣的機型推出 巧的是兩者所使用的橋接晶片品牌皆為Epson...) 但既然自家已有規格更高階的48X CAV機芯 為何不乾脆就以其為主體來做為SCSI機型? 這點令弟百思不得其解...
__________________
Powered by Adol Christin |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Sep 2001
文章: 50
|
![]() Z-CLV令弟不滿意的地方正是燒錄速度改變時會造成啟動Burn-Proof所產生GAP
不管這個GAP有多麼小畢竟仍然是造成資料間斷的狀況這感覺上就不是很好....(龜毛心態) ----**謝謝!那麼這個GAP對燒音樂而言是不是也比較不好呢?如果這樣,那麼4824ta在燒音樂方面的表現是不是會比4012ts來得好?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Sep 2001
文章: 50
|
另外,BBS上有人這樣說:
1.pcav不見得比較好,很多片子根本沒有辦法接受這種隨時變速的燒錄功率, 會買SCSI的人大多是重視燒錄品質,對於燒錄模式不會計較那麼多, 反正在怎麼高速,給自己用的不會超過12x clv....真的想追求高速的話,還不如去買IDE的, 反正不耐用,隨便操,操掛了剛好可以買新的更高速的.... 一台純SCSI血統的機器,價錢少說是IDE的2~3倍..又貴又難掛,用到你想換新機了他還沒掛,這樣還沒藉口換燒錄機。 然後就是以下的問答: 2.Q:SCSI 為什麼比 IDE 難掛?除了傳輸介面不一樣外,雷射頭會比較耐操,壽命比較長嗎?? A:雷射頭應該都一樣,但是其他部分就有很多不同了, 像是電源,像是線路設計等等,都是截然不同的。 如果說是"純"SCSI血統的話,用料大致上都會比IDE來的好,但是如果像YAMAHA 3200S 是用IDE本體加轉卡轉成SCSI介面, 那耐操性或是壽命當然是沒有分別的。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不論IBM Seagate SCSI硬碟敢保固五年 而IDE硬碟保固三年都在哇哇叫,很多甚至降到一年...這就是原因,價錢便宜也會反映反映在用料與保固上面,所以SCSI貴並不是完全沒道理的。 雖然一方面真的是因為使用者遠比IDE來的少,量產的程度遠不及IDE, 但是用料跟穩定性來說,是真的有差別的。 --**請問以上的說法對嗎??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Oct 2002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73
|
大大的意思是說
plextor 40X IDE 和 plextor 40X SCSI 兩台其實是沒啥兩樣的 因為他是用轉卡的而不是純種的SCSI機種喔..... 如果真的是如此的話要買之前得先評估一下囉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Jan 2002 您的住址: 桃園
文章: 2,018
|
引用:
4012ta vs 4012ts IDE vs SCSI 原本就只是介面不同 建議您別買比較好,SCSI 對您的用途不大 |
|
![]() |
![]() |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1 您的住址: 台中大里
文章: 2,474
|
引用:
那是因為中環在國內的都是爛片..... 中環的好片都在國外..... 爛片中環寧可留在國內打價格戰..... 沒辦法..... 台灣消費者要便宜嘛~~ 唉.....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S.P.B
文章: 1,888
|
引用:
當你拿到外銷片測c1c2和國內片的c1c2時 你會ooxx的 ![]() ![]() ![]() ![]() |
|
![]() |
![]() |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1 您的住址: 台中大里
文章: 2,474
|
引用:
看到這種說法..... 我實在很想笑..... 如果這是YAMAHA的理由..... 說這種話是打自己嘴巴..... 馬達轉速變來變去就是不好..... 笑話..... 那調整雷射功率呢..... CAV還不是從頭到尾不知變了幾次雷射功率..... Z-CLV只有變換幾次其他等速時都是固定雷射功率..... 那倒是說說看..... 是變換雷射功率好..... 還是固定雷射功率好..... 至於BP等技術所產生的GAP.... 從Z-CLV面世後..... 小弟我可還沒聽過..... 有人因為Z-CLV開了BP造成GAP過大..... 而資料損失變成�***..... 如果是這樣..... 那我可就笑死了.... 如果是這樣..... 各家廠商就更不用吹噓自己搭載的似BP等技術有多好了..... 如果CAV很神..... 那YAMAHA大可不用搭載任何似BP等技術..... 為什麼..... 因為會有GAP嘛~~~ 那他有搭載嗎???? 有..... 因為他怕使用者燒�***..... 他有吹噓自家的SB技術嗎..... 有..... 因為他要賣燒錄機..... 那結論呢???? 有GAP跟沒GAP差多少??? 沒差多少..... so..... 爭論這些沒有用.... 用的實在就好..... 鏈接技術早已成熟..... 早就不用擔心GAP的問題了..... 我想說的是..... 廠商的說法看看聽聽就好..... 哪家廠商會說自己做的燒錄機很爛的..... 哪家廠商不吹噓自己的..... Z-CLV & CAV各有優缺點..... 不見得CAV就是好..... 自己買來用的不錯才重要.....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