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數位影音討論群組 > DVD 討論區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chowan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5
您的住址: 高雄
文章: 198
請問新買的PANASONIC 9.4GB DVD-RAM

該FORMAT成UDF1.5, 2.0 還是 FAT32?

何種情況下該FORMAT成何種格式?

自己的話....都是在WINXP系統內存取資料

請教各大大 謝謝....
     
      
__________________
處理器+散熱器: AMD OPTERON 939 DUAL CORE 165 OC 2600MHZ 3X HTT / 1MB*2 / + ZALMAN CNPS9700
主機板+記憶體: DFI NF4-ULTRA-D + 創見DDR400 2GB UCCC SDRAM 雙通道
顯示卡+顯示器: MSI NX6600GT TD128E PCI-E + ACER P243W
機殼+電源供應器:ENERMAX INFINITI 720W
硬碟機: SEAGATE 500GB SATA2 32MB+ HITACHI 750GB SATA2 32MB

舊 2006-02-23, 12:42 PM #3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howan離線中  
teyang
Advance Member
 
teyang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Dec 2000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463
DVD-RAM Driver內附的PDF說明書對於格式不是說明的很清楚?
 
舊 2006-02-23, 12:48 PM #3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teyang離線中  
chowan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5
您的住址: 高雄
文章: 198
"DVD-RAM Drive及r內附的PDF"請問哪可以下載看的到呢??
我買的機子是日製 無法灌日文驅動程式灌成功
另外請問哪裡有說明可看 謝謝
舊 2006-02-23, 01:01 PM #3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howan離線中  
孤單老人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05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123
個人認為DVD-RAM是一種很好的儲存媒體
運用phase change技術來改變0與1的狀態
同一磁區可改寫10萬次以上
理論上不會壞 但與MO一樣
面臨普及性及價格的問題
CD/DVD之所以會成為儲存媒體主流
是因為價格夠便宜 而且普及性夠
現在各家燒錄機廠商都把DVD-RAM
納入新機種的規格
或許有普及的機會
但耗材的價格還是一個重要的考量點
舊 2006-02-23, 01:12 PM #3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孤單老人離線中  
kimimlin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03
您的住址: 苗栗
文章: 302
引用:
作者路人亂入
kimimlin大....

當年有玩過CD-R燒錄機時代的人(從1995年開始玩 )都知道,

綠片的保存性在理論上不如白金片或是金片....

所以當年的太誘綠片已經放了10年..雖然是無用的DOS大補帖程式..當年還沒有數位照片這玩意..

約略同時的金片或是白金片,若是三井柯達之類的,大部分也是讀取良好...但是...

其他國產的金片或是白金片就沒這麼好命...消失的就算了,還有金屬染料層自動脫落給你看的

買DVD-RAM並沒有必要...

因為在理論上DVD-RAM的保存就輸給DVD+/-R....

就跟當年太誘的綠片/水藍CD-R保存性一定會輸給金片/白金片是一樣的←在加速測試的報告結果...

小弟當年會買,只是偶然

現在會買That's的空片、PLEXTOR的燒錄機、Panasonic的DVD-RAM...只是個人喜好...

跟大家的口碑、自身快10年的辛酸血淚體驗並沒有關係 ...

所以大家還是買人情片跟特價片就好...



謝謝路大,看來再用太誘的片子copy一份好了,反正現在也便宜了,其實最重要的資料也不多,就是數位相片.dv帶子容量太大,很難備份,現在先放電子防潮箱,等BD及HDVD普及再copy出來.
舊 2006-02-23, 02:06 PM #3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kimimlin離線中  
kimimlin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03
您的住址: 苗栗
文章: 302
引用:
作者lightwing
要比也是同等級的來比吧
好歹也用個日製DVD+R來比

要這樣比不如拿個雜牌DVD-RAM來跟"森"DVD-R比如何?
記得板上已經有某牌DVD-RAM無故掛掉的例子...


我只是個人使用經驗,跟看有些網友的經驗,並沒有故意用台製的dvd+R來跟日系的帶殼DVD-RAM比,因為我也不知實際哪一個可以保存比較久,只是帶殼看起來較易保存.不過今天回去也要用太誘的DVD+R片子copy一份比較保險!
舊 2006-02-23, 02:16 PM #3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kimimlin離線中  
li1715
Amateur Member
 
li1715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Feb 2003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49
引用:
作者chowan
請問新買的PANASONIC 9.4GB DVD-RAM

該FORMAT成UDF1.5, 2.0 還是 FAT32?

何種情況下該FORMAT成何種格式?

自己的話....都是在WINXP系統內存取資料

請教各大大 謝謝....


在自己的機器上格式化 UDF 1.5 或 2.0 都沒關係(如果僅限自己要用的話,也沒有其他系統,像是 MacOS X 或 Linux 之類的),如果有使用 DVD-MovieAlbum 的話,則要將 DVD-RAM 規劃為 UDF 2.0 格式,特別是要將片子拿到 DVD 錄放影機去錄影時。
舊 2006-02-23, 02:55 PM #3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i1715離線中  
路人亂入
Elite Member
 
路人亂入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Oct 2003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5,082
引用:
作者petermax
如果想把重要資料放很久就去用磁帶吧, 至少公司快要 20 年前的帶子拿出來讀都沒有問題.

DDS-3 找一台二手的因該很便宜, 最近才買一台不到 900 元台幣, 又可以放 12 or 24 G 的資料, 因該很夠了


的確..
http://tw.f4.page.bid.yahoo.com/tw/...a?aID=d15811411

站上的相關討論:可靠的儲存媒體
http://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436304

突然找到這個 ............

http://www.ettoday.com/2004/05/04/10846-1625226.htm

--------------------------------------------------------------------------

網路追追追/數位存檔靠不住 17年就永遠消失?
2004/05/04 14:37


追追追小組/調查報導

資訊時代,也有人說是位元時代,最明顯的表徵,就是將資訊,不管是音樂、影像、文字,都以0與1的數位形式保存。不過網路上卻出現一篇文章說「數位存檔靠不住 17年就永遠消失」--真的嗎?

>>看原信:數位存檔靠不住17年就永遠消失?
http://www.ettoday.com/common/examine/492.htm

這篇文章開頭就寫著「美聯社」,我們找了一下,果然很輕易在國外的媒體如USA TODAY上找到原文「Digital memory threatened as file formats evolve」。也有媒體用了不同的標題,如Coming Soon: A Digital Dark Age?中文翻譯的內容,大致和原文差不多,唯一的差別,似乎就在於「標題」,與引起大家注目的這一段:

雖然學者仍可閱讀此一1086年所編撰而成的大部頭書英格蘭土地勘察紀錄,然而,該書的數位版本,需要特殊訂製的電腦軟體以及硬體,來取代因為年代過久而朽壞的原有的電腦軟體以及硬體。這意味著,只需要短短的17年,數位資料就很快地消失了。 (原文:While scholars can still read the 1086 tome, the digital version needs customized software and hardware that are breaking down from old age, meaning records from just 17 years ago are rapidly vanishing. )

可以注意到的是,兩篇原文的標題雖然並不相同,但沒有說,「數位存檔靠不住 17年就永遠消失」。即使是原文裡,也沒有「永遠消失」,而僅是指出「正在急速消失」(rapidly vanishing)。換句話說,因為檔案格式的變遷與儲存設備的汱換,所引致的數位保存危機固然是存在,但,原文並沒定出一個17年的期限。

簡單的說,關於「數位存檔靠不住 17年就永遠消失」的說法,是標題的誤導,或誇大。但,關於文章內容呢?例如以下這一段:

英國廣播公司所搜集的「 1986 年的生活」照片以及文章、900 週年英國問卷調查、以及英格蘭土地勘察紀錄等這些數位資料,目前 都已失傳,就是一些例證。

感謝網友Jester的幫忙,原文的這一段所提出的「例證」,有對但也有要商榷的地方,在2002年3月前,這一段話是對的(參見igital Domesday Book lasts 15 years not 1000,不過問題在當年的12月就已經解決了。(參見:Digital Domesday book unlocked)

更進一步來談,文中提到「磁帶」的保存:

南卡羅萊納州大學的神經生物學家米勒,無法閱讀1976 年維京
號太空船登陸火星的電腦磁帶,因為沒人知道這些電腦磁帶格式化的
模式,所以他得設法找出昔日所列印出來的資料,再雇用學生將這些
資料重新打字。

這一個例子,是否可以用來指控「數位保存靠不住」呢?就電腦儲存設備的發展來說,與其說這一段證明數位保存靠不住,不如說這一段點出數位資料轉換的問題。閱讀磁帶機的設備汰換並不是一天之內突然發生的。就像音樂,早期是用黑膠唱片,現在是用CD,資料還是存在的,只是儲存與解讀的設備不同了,當市面都只剩CD音響時,黑膠唱片也無用武之地。

因此,在數位保存上,硬體與軟體是一體的兩面,有軟體而無硬體,或是有硬體而無軟體(例如,保存良好的古老唱片機,但是沒有黑膠唱片)都是不成的。換句話說,以現在大家常用的燒錄片為例,有沒有可能有一天,儲存設備又大躍進,讓所有CD PLAYER都進博物館呢?有可能。但,在那一天來臨之前,相信大家也會有充分的時間將珍貴的資料轉換到新媒體上。

另外,針對這篇文章所引發的,也最讓人關心的,當然還是:那麼,我們現在所使用的儲存媒體如光碟、硬碟等,究竟可以保存多少年?我們在周日已針對這些問題做了專題,給大家參考囉:

硬碟不受時間限制 記憶卡最多10年 光碟20年以上
http://www.ettoday.com/2004/05/02/339-1624242.htm
備份檔案未來到底能不能讀?
http://www.ettoday.com/2004/05/02/339-1624246.htm
快速備份裝置 燒錄器、外接硬碟的運用
http://www.ettoday.com/2004/05/02/339-1624244.htm

後記:
磁帶機的故事,讓淡水河想起小時候在玩的電腦,第一次在朋友家碰到蘋果2號,8位元的超級老電腦,我們玩打洞人,用什麼儲存軟體呢?像錄音帶式的磁卡帶(7年級的小朋友應該很少看過吧,哈)。這個玩意兒已經消失了,接下來正在消失的是5又1/4的軟碟片(拍賣網好像還找得到,一個50元),很大一張,只能存1.2MB的資料。現在常見的3又1/2軟碟,也許在不久的將來也會消失吧?

以上報告,感謝以下網友提供線索及參與討論:
智喜
ㄚ佑
小資豬
Simon
阿姆斯特丹人
Sean Lin
Jester

2004年5月5曰補述:

感謝網友提供這一補充資料:
The Myth Of The 100-Year CD-Rom


--------------------------------------------------------------------------------

想知道更多有趣的謠言,和勁爆的謠言真相嗎?歡迎來到──網路追追追
報案信箱,我想投稿[email protected]


--------------------------------------------------------------------------


引用:
作者kimimlin
謝謝路大,看來再用太誘的片子copy一份好了,反正現在也便宜了,其實最重要的資料也不多,就是數位相片.dv帶子容量太大,很難備份,現在先放電子防潮箱,等BD及HDVD普及再copy出來.


BD

小弟由衷希望BD的保存性不要太弱 ...據說刮一條整張25G就報銷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
http://www.thg.com.tw/article_000094302.html

純路過...
舊 2006-02-23, 09:16 PM #3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路人亂入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1:58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