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15
文章: 1,456
|
台灣馬路可沒那樣大條
再說高價成本也不低.週邊住戶更是抗議到死 公路上全蓋BRT就好.中小型車一律禁止通行 台灣類似的捷運就是木柵線 採膠輪行駛專用道路 後來各種缺點出現.最終轉換成好維護的鋼軌系統 高架道路改成無人電動公車專屬道路 但必定會損害開車的大眾 ![]() ![]() ![]() ![]() ............................. 廈門BRT快速公交車事故燒死不少人 在客運高峰期車廂都擠滿一百多人人擠人如同將下鍋清燉的“插蟶”。 一旦車輛因超載而發生爆胎、因轉彎太快而翻車、因氣溫太高而自燃…… 車廂裡的人別說逃生,連挪身都不行! 高架橋又是封閉的,一旦有,事消防車、救護車從哪裡上? 依靠直升機空投? 各個站點即使有備用器械又如何送達? 此文章於 2023-11-01 04:05 PM 被 老老濕 編輯.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22
文章: 0
|
引用:
你把他想成高速公路上只有公車 BRT的問題在路廊,廈門島可以弄不代表廈門市可以。 但了BRT的高架可以轉型升級為一般大眾運輸系統 車道 站體 都具備雛形 也可以放棄轉成一般高架道路「成本貴一點」 長沙快線就沒有彈性可言, 也無法擔任高運量「是沒有辦法」 即便努力縮短班次列車間隔 從17分鐘初期到現況,也沒什麼再縮短的地方 此文章於 2023-11-01 04:22 PM 被 AirStorms 編輯.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Oct 2017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142
|
引用:
有時候真服了你們這種台灣土著,為大多數市民交通權益著想的高架道路BRT,你們也能說出會損害開車的大眾,那麼地鐵的隧道不也一樣損害開車的大眾,乾脆地鐵都甭建了,全部開放走私家車不是挺好。 連高架道路BRT發生火災都能想得到,那飛機更危險,一出事9成9就得死,還坐飛機幹嘛?順便問一下台灣土著,你有沒有坐過飛機?
__________________
韓非子:國小而不處卑,力少而不畏強,無禮而侮大鄰,貪愎而拙交者,可亡也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an 2021
文章: 117
|
台灣上榜全世界最富裕20國 以人均GDP計算排名第12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2023年11月1日 週三 下午2:45 財經網站Insider Monkey以各國2023年人均國內生產毛額(GDP)為基礎,發布「全世界最富裕20國」排行榜,新加坡以15萬7354美元奪冠,台灣則以7萬3344美元位居12。 Insider Monkey說明,評比方式是依據國際貨幣基金(IMF)按國家公布的人均GDP數據,並以「購買力平價」(Purchasing Power Parity, PPP)計算。 根據這份「全世界最富裕20國」排行榜,全球最富裕前5國依序為:新加坡(15萬7354美元)、盧森堡(14萬2490美元)、卡達(12萬4834美元)、愛爾蘭(12萬4596美元)以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8萬8221美元)。 排名6至20的分別是:瑞士、挪威、美國、聖馬利諾、汶萊、丹麥、台灣、荷蘭、冰島、奧地利、安道爾、德國、瑞典、比利時以及澳洲。 Insider Monkey點出,儘管台灣未被全球承認為獨立國家,但仍然是一個經濟強權,在全球消費性電子供應鏈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全球最大晶片代工企業台積電、以及其他重要的電子公司總部都設在台灣。 -------- 我怎麼找不到共匪國? 雖然我也很難相信台灣能居全球第12位...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15
文章: 1,456
|
其實新加坡可以拿掉
因為吃的是香港的紅利 也就是當初中國逃到香港的資金 如今在逃到新加坡而已 新加坡除金融業.轉口貿易外 本身沒重要性產業 此文章於 2023-11-01 11:09 PM 被 老老濕 編輯.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Oct 2005
文章: 139
|
![]() 日本算先進國家吧~~ 2023/8/26通車 算新建吧~~ 通車目前都還沒破百日 |
![]() |
![]() |
Amateur Member
![]() 加入日期: Apr 2010
文章: 32
|
我記得兩津勘吉有一集在講日本的輕軌
古早時輕軌嫌太醜加上大家都買私家車 搞的路上卻來越塞,後來又跑回去輕軌,反而市中心更順暢 重點就市中心,台灣無法做到停止市中心繼續湧入車輛 人口朝市中心集中,但相關停車設施都沒做好,更不用說管制車輛了 因為大眾交通做得不夠齊全,如果在台北市,買車幾乎是沒意義的事情 但出了台北市之後
__________________
本站不提供問事、通靈、解夢、占卜、處理卡到陰或醫療……等服務 問事、通靈、卡到陰請左轉到各大廟宇,解夢、占卜,請右轉到各大夜市 醫療請關電腦出門到各家診所及區域醫院。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1,447
|
引用:
完美正解~ 其實就是整個規劃要做好, 以及即使相同概念, 要稍微考慮當地人情文化. 台灣不適合做狹長的上下站, 要留點腹地, 不是我要貶低台灣人的素質, 但目前還不夠. 綠化很大塊的確很漂亮, 看了很舒服, 但畢竟是人要搭車, 而不是車來搭景. 大眾交通是做實用, 而不是做來當城市目錄, 高雄有些規劃問題出在這裡, 實話實說. 要美可以, 但也要好用, 要適合當地的情況.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an 2008 您的住址: 銀河系
文章: 167
|
引用:
全世界的大城市都有這種問題 但是車一樣在開 你有在上下班時間開車進舊金山或是紐約市區嗎? 不管停車設施有沒有做好 大城市的商辦大樓只要蓋的夠高 容留人口夠多 上下班就一定會塞車 很多東西還是需要你眼見為憑 ![]() ![]() ![]() ![]()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1,447
|
他的重點不在於大都市買車塞車, 而是在於大都市由於大眾交通網的完善.
=> 居民或過去那個區域的人有更多的選擇.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