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電腦硬體討論群組 > 儲存媒體討論區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t6148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02
文章: 11
Re: Re: Re: Re: pit形狀越完美,燒出的片子的相容性和保存性就更佳

那這樣的話、就買t品牌跟p品牌在用同一種片子燒出來
放個50年在拿出來放看看那一片是好的=="
pit形狀越完美,燒出的片子的相容性和保存性就更佳<==這我就不懂了、不過我還是會看你們的測試所寫出來的文章、
不過至於保存的問題大多還是要看片子、片子不好你用在好的燒機燒出來還是一樣爛,至少我還是在燒錄機剛出來就用到現在的人、就是所謂補商@@"
不過現在沒做了。
     
      
舊 2002-07-13, 02:45 AM #3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t6148離線中  
Fabio
*停權中*
 
Fabio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n 2001
您的住址: S.P.B.
文章: 3,641
Re: Re: Re: Re: Re: pit形狀越完美,燒出的片子的相容性和保存性就更佳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t6148
那這樣的話、就買t品牌跟p品牌在用同一種片子燒出來
放個50年在拿出來放看看那一片是好的=="
pit形狀越完美,燒出的片子的相容性和保存性就更佳<==這我就不懂了(這個我也不懂) 、不過我還是會看你們的測試所寫出來的文章、
不過至於保存的問題大多還是要看片子、片子不好你用在好的燒機燒出來還是一樣爛,至少我還是在燒錄機剛出來就用到現在的人、就是所謂補商@@"
不過現在沒做了。
 
舊 2002-07-13, 03:36 AM #3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Fabio離線中  
supermaxfight
Golden Member
 
supermaxfight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n 2002
您的住址: 地獄18層
文章: 3,249
嘿嘿....黑片要等到脫皮後才看的見基版上面的痕跡........
舊 2002-07-13, 04:24 AM #3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upermaxfight離線中  
mig33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02
您的住址: 註定了漂泊
文章: 839
Re: Re: Re: Re: Re: Re: pit形狀越完美,燒出的片子的相容性和保存性就更佳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Fabio
算了!....???? 這是什麼意思?

原本idiot兄在第二頁有說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idiot
米的 = mig33

結果您還是貼了如下的一段話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Fabio
沒有證據也能推導出這樣一串,果真了得

我說『算了』的意思是既然您沒看清楚
就當是誤會一場.....
要是您有看清楚idiot兄貼的文
仍要這樣說,那擺明是衝著我來啊!
『算了』的意思有這麼難懂嗎?
舊 2002-07-13, 04:56 AM #3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ig33離線中  
mig33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02
您的住址: 註定了漂泊
文章: 839
Re: Re: Re: Re: Re: pit形狀越完美,燒出的片子的相容性和保存性就更佳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t6148

pit形狀越完美,燒出的片子的相容性和保存性就更佳<==這我就不懂了、不過我還是會看你們的測試所寫出來的文章、

pit形狀越完美、越符合標準
表示被讀出錯誤訊號的機率就越小
動用到C1C2機制的次數就越少

片子的染料會逐漸變質
如果一開始燒的好(pit形狀完美、非常標準)
則逐漸變質的過程中
變到不易被辨認的時間就會拖的較久
(指同樣的片子而言)

另外pit形狀越完美
被一些挑片的音響挑片的機率也會較低
舊 2002-07-13, 05:11 AM #3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ig33離線中  
mig33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02
您的住址: 註定了漂泊
文章: 839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Fabio
pit的深度在波長的四分之一左右會有較好的破壞性干涉,所以所謂的刻痕 的深度應該在一定的範圍才有利於讀取,而不同燒錄條件造成顏色的差異應該跟深度無關(如果你的眼睛能辨別出0.00000001m=10nm的差異)


顏色不同表示影響的介質的大小在可見光波長的範圍之內----個人推測是跟pit的寬度有關(純粹用猜的)---不過似乎沒有直接的證據可以證明較寬與較窄的pit在顏色表現上的關係

好像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這種問題出現....

忽然想起一個疑問.....
『pit的深度在波長的四分之一左右會有較好的破壞性干涉』
這應該是指『壓製』的片子
『燒錄』的片子似乎並沒有真正『刻洞』吧!
只有『裂解』的dye (也就是被"燒"過變質的染料)
所以CD-R的pit其實只是不會反光的部分
而不是真的有『深度』的坑洞存在!?

有沒有人可以回答一下
CD-R片子被燒過會有『真實』的坑洞存在嗎?
我一直以為CD-R的pit只是不會反光的部分
也許是我記錯了.....
舊 2002-07-13, 05:24 AM #3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ig33離線中  
Fabio
*停權中*
 
Fabio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n 2001
您的住址: S.P.B.
文章: 3,641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mig33

忽然想起一個疑問.....
『pit的深度在波長的四分之一左右會有較好的破壞性干涉』
這應該是指『壓製』的片子
『燒錄』的片子似乎並沒有真正『刻洞』吧!
只有『裂解』的dye (也就是被"燒"過變質的染料)
所以CD-R的pit其實只是不會反光的部分
而不是真的有『深度』的坑洞存在!?

有沒有人可以回答一下
CD-R片子被燒過會有『真實』的坑洞存在嗎?
我一直以為CD-R的pit只是不會反光的部分
也許是我記錯了.....



ㄜ....它真的是一個洞
舊 2002-07-13, 07:07 AM #3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Fabio離線中  
Fabio
*停權中*
 
Fabio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n 2001
您的住址: S.P.B.
文章: 3,641
Re: Re: Re: Re: Re: Re: pit形狀越完美,燒出的片子的相容性和保存性就更佳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mig33

pit形狀越完美、越符合標準
表示被讀出錯誤訊號的機率就越小
動用到C1C2機制的次數就越少

片子的染料會逐漸變質
如果一開始燒的好(pit形狀完美、非常標準)
則逐漸變質的過程中
變到不易被辨認的時間就會拖的較久
(指同樣的片子而言)

另外pit形狀越完美
被一些挑片的音響挑片的機率也會較低



dye都燒掉了,哪來的逐漸變質??
舊 2002-07-13, 07:09 AM #3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Fabio離線中  
idiot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an 2002
文章: 1,214
Fabio, Mig33

自己人

不要吵架.....

舊 2002-07-13, 07:11 AM #3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idiot離線中  
idiot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an 2002
文章: 1,214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Fabio
ㄜ....它真的是一個洞


so is it empty space, or a void filled with whatever stuff the dye decomposed into???

此文章於 2002-07-13 09:52 AM 被 idiot 編輯.
舊 2002-07-13, 07:13 AM #4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idiot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9:28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