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10
文章: 0
|
跟老共一戰??
為什麼?? 不惜一戰?? 不惜一戰爽到的 不就是那些財團政客跟一堆既得利益者 他們當然希望我們替他們去死 沒那麼容易被騙啦 當順民就好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04
文章: 92
|
引用:
前面網友都有解釋過了 我不是暴虎馮河蠻幹的意思 你提到的"想統,但不是跟現在這個政權統" 可是這邊某些網友就是這樣的意思,急著想跟現在這個對岸政權統一 台灣媒體的大環境,急獨的總是會被貼標籤 急統的又何時受到媒體關注 很多網友對ECFA提出質疑,難道就被曲解成是要跟全世界對幹? 對不明白的東西害怕質疑,這難道不是正常反應? 你到一個新的環境上班,求學,誰都會一開始抱著一點警慎的心吧 就是不明白有人還提出不必講究白紙黑字,合約根條文都不要詳細琢磨的"務虛"精神 ECFA是什麼?內容都沒具明,你反對什麼。那內容都沒具明,為何人民就要一昧支持,大中國的浪漫情懷;血緣一脈,手足相連的兄弟情? 這終究是一樁買賣,一樁生意 務虛跟和稀泥有什麼差別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02
文章: 733
|
引用:
在下前面所說,主要是針對引言中您所說的那一段做回應, 無關贊成或反對ECFA...... ![]() 我個人對ECFA是沒有什麼特定立場啦~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05
文章: 10
|
是不是大家有茫點,
例:中華民國用"國家名義"跟x國用"o市名義"簽約,這是x國委屈沒尊嚴,還是中華民國委屈沒尊嚴? 例:日本國用"琉球關貿區"名義而中華人民共和國用"國家名義",兩方簽約,是琉球關貿區沒尊嚴,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沒尊嚴? 例"中華民國用"台灣地區"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用"大陸地區"簽約,到底是誰委屈沒尊嚴?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06
文章: 260
|
簽完ECFA 經長:與他國簽FTA可期
http://tw.stock.yahoo.com/news_cont...03/1/207xb.html
內容提到對於賴士葆質疑為何要花幾年才能與其他國家簽署FTA?施顏祥表示,與其他國家簽署FTA,必須要考慮台灣產業部門能否接受開放衝擊的問題,因此需要花時間與台灣產業界溝通,看看產業部門能否接受。 可以請問為何簽訂ECFA不需考慮台灣產業部門能否接受開放衝擊的問題?為何簽FTA就需要多花時間?簽ECFA是不趕著簽就被孤立?另外納悶的是簽了ECFA,別國簽了FTA後,為何還要犧牲利益跟您談FTA?我的東西可以透過中國到台灣,為何要犧牲國家利益跟您談FTA?那如果是這樣,到底台灣是更被邊緣化還是怎樣?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08
文章: 0
|
引用:
在野的只說要等 等什麼? 不知 等幾年? 不知 等....也要說明為什麼等 如果要等,那在十年後...二十年後,台灣會怎樣? 在野的完全沒講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04
文章: 92
|
引用:
執政的只會說要快,要快 細節沒人家週延,台灣會怎樣? 更何況現在到底是誰在執政,怎麼監督在野的言論比監督執政的還嚴厲? 軍公教媒哪個不是現在執政的長期優勢 立法院又是誰的席次多,不要什麼都牽拖在野 以前曾經國會多數在野就喊著不能對政府怎樣 現在在野的則是更少席次,更能對政府怎樣? 完全執政負完全責任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8
文章: 10
|
引用:
東協成不成立不是台灣的內政 台灣的公投對別的國家要不要組東協無效 這就跟美國公投說加拿大是美國的 通過以後加拿大就自動變成美國了這說法一樣可笑 更何況台灣也想加入東協 是對岸不想讓你進去 所以只好加入ECFA (這段這是想簽ECFA陣營說的)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8
文章: 10
|
引用:
你是哪隻眼睛看到我說一個台積電就夠了 你不去想為什麼產品毛利低 這個才是真正廠商競爭力低落的原因 今天簽ECFA也不過就在中國的競爭力好一點 在其他國家的競爭力一樣差 之後中國也跟其他國家簽東協免關稅 你的競爭力又變低了 還不是回到原點 台積電的毛利為什麼好? 為什麼前一陣子40奈米製程不穩 nVidia氣的跳腳但還是只能找台積電作? nVidia是頭腦不好不會轉廠喔? 就是技術好能力好啊 競爭力低的原因就是因為你技術能力不好 所以只能做低價的東西 只能靠量大來攤平固定成本 又因為技術門檻低所以競爭者眾 價格拉不起來 最後因為人員成本墊高所以毛利降低 就這麼簡單嘛 現在廠商因為技術能力低 賣不了好價錢 不去想辦法輔導廠商讓廠商的技術能力提高 讓他產業升級 要是以後勞工薪資成本墊高 那是不是要規定員工薪水只能領17280? 不去找出問題的根本 沒有長遠的計畫 只想簽一個關稅協定今天過過鋒頭就算了 廠商的明天又在哪? 此文章於 2010-05-03 10:18 PM 被 code-hard 編輯. |
|
![]() |
![]() |
Amateur Member
![]() 加入日期: Jul 2008
文章: 36
|
引用:
等你去搞清楚ECFA 和FTA 的差別在哪,在來討論吧... 而開放衝擊問題,那天雙英會中也有提到,你可以去找一下資料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