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ug 2001 您的住址: 台中or桃園
文章: 1,136
|
引用:
570台幣512GB比SD卡還便宜.... 對岸的只買1. 海康, 2. Acer GM7/7000, 9系列沒試過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Mar 2002 您的住址: 蒿棘居
文章: 1,437
|
迷思
神話、幻想。為英語Myth的音譯。 泛指對各種自然、超自然、文化現象起源的神聖或宗教性的敘事, 是特定世界觀或文化價值的部分來源。 如:「對古老中國完美的幻想,是千古以來文化的迷思。」
__________________
路很長,夢卻難圓 如果可以,我想縮短天空和大地的距離,夢想和現實的差距...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Aug 2004
文章: 342
|
引用:
筆電有散熱的考量, 應該優先考慮PCIE 3的規格, 不要選PCIE 4的, PCIE 4控制器的發熱量很大. 我的筆電就用PCIE 3的SSD, 有DRAM也不會有溫度過高的問題.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Oct 2017
文章: 524
|
有無的DRAM跟SLC快取外寫入速度不太有正相關,
一般跑nvme的協議的SSD通常就支援HMB, nvme從1.2版就支援HMB了,所以在OS、韌體、主控都支援的情況下, 並不用額外驅動程式的介入, 所以一堆nvme的dramless SSD的效能表現不差,也是基於這HMB的緣故, 提供了部分媲美中高階有dram型號SSD的效能表現; 有無dram,比較有差的就是SATA(AHCI)的SSD了, 由於沒有HMB的加持,導致主控在進行寫入操作時,得頻繁去讀取flash顆粒的FTL表, 此時效能就會受限。 至於SLC外的傳輸速率,這是牽扯到flash顆粒、主控、韌體等眾多因素, 僅只是表現出該SSD本身的部分設計特性而已, 並不能看SLC外的傳輸速率就來評斷該SSD的好壞。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Oct 2017
文章: 524
|
引用:
溫度高低,其實得看主控型號, 而不是看PCIe版本... 現階段不少PCIe 4.0的主控溫度表現比起舊型號主控的PCIe3.0 SSD還要低溫...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Aug 2004
文章: 342
|
引用:
看PCIe版本是簡單的方法, 對於懶得去看主控IC型號的人有幫助. 對於熟知哪顆SSD用的是哪家主控型號的人來說, 如果有能力去查用的是幾奈米製程, 並且比較溫度表現差異, 我沒意見. 此文章於 2025-10-29 07:43 PM 被 ericshliao 編輯.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Dec 2008
文章: 796
|
我是有個疑問
Gen5 SSD 放在 Gen4 slot 跑 Gen4 SSD 放在 Gen3 slot 跑 會不會因為跑不了全速所以變比較涼快?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Nov 2011
文章: 259
|
引用:
看是和誰比 PM9B1 在GEN4跑測試 75度 在gen3跑 72度 外接5GB/S上限 69度 G2這類gen3的SSD 大概只有60度+而已 假如是那種靠HMB的產品 溫度通常還會更低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Nov 2011
文章: 259
|
回到主題 不要迷信測速軟體的連續寫入和讀取數值 那對一般使用者其實沒啥用處
要看就是連續4K讀取(載入系統、程式) 隨機寫入(系統、程式暫存) 和4K混和讀寫(高壓使用表現) 一般使用者看前兩個就夠了 然後這數字直到一定門檻後(讀取4KQD32破百 寫入4KQD1破50) 一般使用上體感也沒啥分別 使用上會有差異就長期使用後或者容量過半造成的性能下降 這種單靠測試是很難看出來的 畢竟牽扯到顆粒等級 主控等級 廠商策略 再回主體 真正對有無dram很敏感的就SATA SSD 沒dram的話 除非是mlc靠本身寫入還能有一定程度外 真的建議別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