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電腦硬體討論群組 > 系統組件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野口隆史
Elite Member
 
野口隆史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r 2001
您的住址: Rivia
文章: 7,036
預設memory cache的大小你也說錯了
它是根據系統memory大小改變的,並非你所說的為一個固定值
http://kb.mozillazine.org/Browser.cache.memory.capacity

這裡面的數值跟你引述的wiki是同樣的內容
不知為何你會得到固定值的結論?!

而ramdisk主要放的是disk cache
跟memory內放的內容是不太一樣的
兩者沒有重疊問題!哪裡會是擺好看的?

而查看快取內容哪裡是about:config??
明明就是about:cache....
奇怪的是,最後的結論又是memory cache跟disk cache存放內容不一樣?!
自己反駁自己?!問題最後又回到原點了不是嗎?
     
      
__________________
Folding@home with GPGPU集中討論串

Unix Review: ArchLinuxSabayonOpenSolaris 2008.5Ubuntu 8.10
AVs Review: GDTCAntiVir SSESSKIS 09NIS 09Norton 360 V3

I Always Get What I Want.
舊 2010-10-08, 01:13 PM #1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野口隆史離線中  
AlanLive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6
文章: 143
目前觀察到的是

關閉 Disk cache 的狀態下,Memory Cache 似乎會「接手」原本應該要放到 Disk cache 上的「資料」(緩存文件)。

同時開啟 Memory cache 跟 Disk Cache 的情況下 (這也是預設的設定),則各自保存屬於自己範圍的「資料」(緩存文件),
這時可以觀察到 Memory cache 保存的數據比關閉 Disk cache 時來的少,推測大部份的資料通通存到 Disk cache 上面去。

這個情況下 Disk cache 的所在位置就相對的重要,HDD、SSD、Ramdisk 切出來的空間,很明顯的在速度上後兩者擁有很大的優勢,而這也是大家說為何把 Disk cache 放到 ramdisk 上速度會變高的「關鍵要素」。

而我要提的是,關閉 Disk cache,全部交給 Memory cache 做緩存,跟使用 Disk cache 做緩存這兩種做法的「比較」。
 
舊 2010-10-08, 01:21 PM #1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lanLive離線中  
AlanLive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6
文章: 143
引用:
作者野口隆史
預設memory cache的大小你也說錯了
它是根據系統memory大小改變的,並非你所說的為一個固定值
http://kb.mozillazine.org/Browser.cache.memory.capacity

這裡面的數值跟你引述的wiki是同樣的內容
不知為何你會得到固定值的結論?!

而ramdisk主要放的是disk cache
跟memory內放的內容是不太一樣的
兩者沒有重疊問題!哪裡會是擺好看的?

而查看快取內容哪裡是about:config??
明明就是about:cache....
奇怪的是,最後的結論又是memory cache跟disk cache存放內容不一樣?!
自己反駁自己?!問題最後又回到原點了不是嗎?


固定值那個意思是 "Number of entries" 是鎖死的 (上限是 8192),所以就算分配 100G 的快取記憶體,
能保存的「網頁碎片」也會受到限制,
不過這部分跟我提的東西沒啥直接關係。

about:config 那個我打錯了,超過時間無法編輯。

兩種快取的「派工」的確有所區分,Disk cache 比較完整,
問題是把 Disk cache 關閉後,Memory cache 是否會接受 Disk cache 一部分的工作 (或者所有的工作)。

此文章於 2010-10-08 01:32 PM 被 AlanLive 編輯.
舊 2010-10-08, 01:26 PM #1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lanLive離線中  
野口隆史
Elite Member
 
野口隆史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r 2001
您的住址: Rivia
文章: 7,036
關閉disk cache確實會讓memory cache接手disk cache的工作
但是這樣的意義何在?一旦你關閉Firefox
disk cache/memory cache的內容既馬上消失
再加上Firefox並沒有如Chrome或IE的multi process架構技術
而addons或plugs品質摻差不其,有memory leak現象是很常見的事情
一旦發生memoru leak,關閉Firefox重開是很平常的事情
難道你只為了讓memory cache接手disk cache的工作
就每次關閉重開Firefox就把那些data重新下載一遍嗎?
這樣豈不是徒增網路資源的浪費不是?
__________________
Folding@home with GPGPU集中討論串

Unix Review: ArchLinuxSabayonOpenSolaris 2008.5Ubuntu 8.10
AVs Review: GDTCAntiVir SSESSKIS 09NIS 09Norton 360 V3

I Always Get What I Want.
舊 2010-10-08, 01:40 PM #1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野口隆史離線中  
AlanLive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6
文章: 143
引用:
作者野口隆史
關閉disk cache確實會讓memory cache接手disk cache的工作
但是這樣的意義何在?一旦你關閉Firefox
disk cache/memory cache的內容既馬上消失
再加上Firefox並沒有如Chrome或IE的multi process架構技術
而addons或plugs品質摻差不其,有memory leak現象是很常見的事情
一旦發生memoru leak,關閉Firefox重開是很平常的事情
難道你只為了讓memory cache接手disk cache的工作
就每次關閉重開Firefox就把那些data重新下載一遍嗎?
這樣豈不是徒增網路資源的浪費不是?


若真是接手了 Disk cache 的工作,那就能證明,Memory cache
跟用 Ramdisk 切出來的虛擬 Cache,本質上沒有不同。
Disk cache 只是多了在 Firefox 啟動時立刻享受到「快取資料」帶來的好處。
若設定每次關閉 FX 時清除 Cache 就沒效果了。

還是希望 FX 能突破 "Number of entries" 的限制,
這樣就能把一年份的 Cache 通通塞到裡面,
當一個超大的「個人快取空間站」,
只有 8192 實在太少了。

此文章於 2010-10-08 01:54 PM 被 AlanLive 編輯.
舊 2010-10-08, 01:51 PM #1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lanLive離線中  
野口隆史
Elite Member
 
野口隆史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r 2001
您的住址: Rivia
文章: 7,036
沒有意義!這就好比是CPU快取一樣
永遠不嫌大,也永遠不嫌快!
快取的意義在於在該session中盡到快取的最終目的
既是省時高效,降低你網路資源的浪費與時間的等待
這個session的內容未必會很大程度重複於下個session
你cache all time可利用性資源極低
適當大小的cache命中率反而還來的比較高
如果你認為cache限制應該改正
可以加入Mozilla社群參與開發或提交意見
不過他們應該是不會採納的
__________________
Folding@home with GPGPU集中討論串

Unix Review: ArchLinuxSabayonOpenSolaris 2008.5Ubuntu 8.10
AVs Review: GDTCAntiVir SSESSKIS 09NIS 09Norton 360 V3

I Always Get What I Want.
舊 2010-10-08, 02:01 PM #1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野口隆史離線中  
Raziel
Elite Member
 
Raziel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Dec 2006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8,344
cache也是有TTL時間性的, 不是越大越好, 也有很多content本身就是non-cacheable

真的可以給您放八十億筆資料, 不見得真的就會比較有效率. 現今internet很多資料越來

越動態,在實務上可能也不會cache這麼長的時間, 反而會讓快取命中率變差.
舊 2010-10-08, 02:05 PM #1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Raziel離線中  
AlanLive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6
文章: 143
各大 ISP 的 Porxy 資料庫我想應該有上百 G 的網頁快取在裡面,
但掛上它們提供的 Proxy 後也不覺得開網頁會變慢什麼的,
所以在本機弄一個 1G 或以上的的快取空間站應該也不會有什麼問題才對。

而網頁快取的比對過程我不太清楚,但 ram 有超快的隨機存取速度,所以應付幾十萬筆的快取資料應該綽綽有餘。
真要說有問題那也不會是 ram 的問題,也有可能是 Firefox 跟不上這個龐大的比對過程。

non-cacheable 的問題我用 BetterCache 這個套件解決,該作者也覺得不讓使用者 Cache 網頁內容不合常理。(敏感資料除外)

另外,剛剛發現 8192 的限制是個 bug,
終於在八年後的今年 7 月修正了。

這幾天來試試看是否真能突破 8192 的限制。

https://bugzilla.mozilla.org/show_bug.cgi?id=175600

此文章於 2010-10-08 02:18 PM 被 AlanLive 編輯.
舊 2010-10-08, 02:12 PM #1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lanLive離線中  
野口隆史
Elite Member
 
野口隆史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r 2001
您的住址: Rivia
文章: 7,036
那你也要有夠多的存取數目幫你"更新快取"
Hinet用戶有多少?你一個人的用量難道可以跟ISP流量比肩?
最後還不是一樣上網抓取資料,等到你下次要用的時候它又變了
不又要重抓一遍?兩者根本沒得比...
__________________
Folding@home with GPGPU集中討論串

Unix Review: ArchLinuxSabayonOpenSolaris 2008.5Ubuntu 8.10
AVs Review: GDTCAntiVir SSESSKIS 09NIS 09Norton 360 V3

I Always Get What I Want.
舊 2010-10-08, 02:20 PM #1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野口隆史離線中  
AlanLive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6
文章: 143
論壇上一些頭像、簽名檔圖片這些很久才改變的「網頁物件」都在快取資料庫上,
一年內存取這些圖片的次數若為 1000 次,快取的空間不夠大,
這些「物件」很快就消失或被別的網頁蓋過,但如果有辦法長時間保存下來,那省下來的流量跟下載速度應該也是可觀的。
除非使用者上了 A 網站,要過幾年才會再上一次該網站,
這情況下的把網頁快取起來才沒有意義。

為了追求上網的極致速度,這應該是可以納入考慮的範圍吧。

這裡有一篇支持提高緩存空間大小以提升速度的文章
作者好像在 Google 跟 Yahoo ! 都待過
他覺得現在瀏覽器只追求 JavaScript 的速度,
而忽略了快取的重要性,畢竟現在硬碟空間已經不比以前那麼稀有了。
他提出數據說明有很大一部份的網路使用者沒有真正的利用到「快取」帶來的好處,
而瀏覽器預設的快取限制過小是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之一。
http://www.stevesouders.com/blog/20...rowser-caching/

接著好像就有人跑去跟 Google 說希望提高快取空間提升用戶瀏覽速度
http://code.google.com/p/chromium/i...detail?id=53541

而 Mozilla 已經打算提高 Firefox 的預設快取容量上限

此文章於 2010-10-08 03:49 PM 被 AlanLive 編輯.
舊 2010-10-08, 03:43 PM #2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lanLive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4:08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