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Nov 2002 您的住址: 氣候越來越不友善的中部首善之區
文章: 1,773
|
硬碟速度跟剪輯輸出比較有關係
轉檔的話,請問是用超級電腦在轉嗎 只要source跟destination在不同硬碟就可以提供約40MB/s的寫入速率 以AVI轉DVD來說,1400MB的DVDrip AVI(一般約兩小時影片)轉4400MB的MPEG2 軟體必須要可以快到兩分鐘之內完成才會超越硬碟傳輸率所能負荷,這是在開玩笑嗎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May 2002 您的住址: 板橋
文章: 5,112
|
引用:
這跟process power不見得有必然的關係,同一實體HD切partition光ghost到另一partition和ghost到另一實體HD的throughput相差就不可小覤了(所花時間相差不只兩倍吧,i.e. throughput有70MB/sec的HD這麼用時throughput絕對不是70/2=35MB/sec,可能連20MB/sec都不到 ![]() ![]() ![]()
__________________
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 ![]() ![]()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Nov 2002 您的住址: 氣候越來越不友善的中部首善之區
文章: 1,773
|
引用:
硬碟傳輸我實在不熟,見笑了 只是在我的觀念哩,玩影音會追求硬碟效能都是以做專業的剪輯工作居多 單純轉檔還是以尋求處理過程改良以及CPU的效能提升之上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May 2002 您的住址: 板橋
文章: 5,112
|
引用:
好說好說....鵝也只是針對樓主的title"請問轉檔要快用那種硬碟好"發言,至於source/destination放在同一實體HD上不太理想(尤其是這類以GB計的場合,i.e. 鵝印像中DV的AVI要1xGB/hr ![]() ![]() ![]()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Dec 2003
文章: 159
|
謝謝各位的回答,
小弟目前是預定用雙cpu雙核來轉檔,以為硬碟的快慢是會影響轉檔速度,所以才請教各位那種硬碟較好, 現在我知道只要source和destination放在不同的實體HD就可以了,非常感謝 另請問當系統碟的話,WD萬轉74G 16MB 和 Fujitsu SCSI萬轉 73GB U320 MAW ,目前是看上SCSI的多工,2顆價錢差不多,手邊是已有一塊U160的卡, 不知除了多工以外,其它方面那顆比較好?另U160的卡單接U320的HD是不是會無法發揮 其效能?謝謝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May 2002 您的住址: 板橋
文章: 5,112
|
引用:
補充一下,系統本身有swap/temp檔,有些AP也會建立自己的temp檔,這些都是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檔,好好處理不只對速度有所助益,對HD的壽命也會有幫助 ![]() 引用:
您都知道轉檔時只要不要浪費太多時間等HD就得了,系統用啥HD頂多只是影響開機到進OS/AP的時間,真有那麼重要嗎 ![]() ![]() 引用:
除非您的M/B有PCI-X或PCI-E能接SCSI卡,不然用U160或U320其實是沒啥差別的----33MHz PCI32的總頻寬也只有133MB/sec而已,光伺候U160就有點力不從心了,更別提U320了,不過U320 HD的throughput也未必就是320MB/sec,不搞RAID的話單HD能破1xxMB/sec就算很猛了,所以還是看好手中的小朋友最實在吧 ![]() ![]()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Dec 2003
文章: 159
|
真的是非常感謝,
讓小弟學到了很多,也省了荷包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