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Jun 2002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601
|
樓主的問題,應該是片子問題
樓上的問題,片子或機器的問題都有可能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May 2005
文章: 277
|
引用:
400x 電顯? 嘿~~膠片要如何"固定"?不是說夾起來在載物台上唷! 倒是那個放射線...MO? DVDRAM?
__________________
----------- 潛... |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Sep 2003
文章: 56
|
引用:
用掃瞄探針顯微鏡掃出來的CD表面(單位:奈米) ![]() 使用光學顯微鏡放大1000倍之DVD表面(比例尺有可能是錯的XD) ![]() 給大家參考一下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Apr 2002
文章: 308
|
![]() 話說我的1620連,Mitsubishi也會燒成一塊與一塊顏色不同的區域 ![]() 我想不是燒錄機年限到了,就是光碟片年限到了 ![]() 買25片裝DVD放了一年還沒燒完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Oct 2001 您的住址: 飛的國度
文章: 438
|
引用:
感謝大大提供圖片 但可否請大大說明一下 這樣的結果是 好還是不好?
__________________
追飛就是...一種追求飛的快感的感覺∼ ![]() |
|
![]() |
![]() |
Amateur Member
![]() 加入日期: Jun 2004
文章: 42
|
引用:
拿三菱、太誘來測試看看如何? 如果依理論而言,應該越均勻、規律的分佈,會愈好才是 這兩張圖看來不怎麼好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Oct 2005
文章: 747
|
那是片子的問題,在還沒有燒錄前就因該看的出來...
不過benq 1640最近過年後出的品管真的有很大的問題,因為我又抓到新品就有分位瑕疵的狀況.. 反觀同張片子換台nec 3550跟去年十二月的benq 1640來燒又沒有問題....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Sep 2003
文章: 56
|
引用:
基本上這兩張圖只能顯示CD&DVD的表面形貌,跟燒錄品質應該是沒關係的。(應該拉....不確定) 至於資料軌上面凸起的顆粒,就是燒錄而成的資料。 這兩張都是拿燒錄過後的光碟片來測的。 不過好像蠻有趣的,有空來玩看看。 謎之音:太誘一片一個便當耶..... 此文章於 2006-04-23 10:58 PM 被 akdzuikaku 編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