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un 2002
文章: 187
|
引用:
HardCorr 兄能近拍這麼清晰,實在不簡單. 照這2張看來,清晰度實在分不出來. 但是-很清楚可看到底色稍有不同. 若排除相機因素. 我倒認為是(D-SUB)下面那張比較藍一點. 這是因為RAMDAC轉換的位準關係. (不見得是錯的) 若是也調一下色溫直,讓2張一樣色溫. 那麼要在15" 1024*768 底下看出D-SUB 與 DVI 的差別就很難了. ![]() ![]() ![]()
__________________
買液晶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不能馬虎. 眼睛出問題再來花錢做雷射就更划不來了 雖然是一分錢 一份貨. 但是也要多打聽誰是"不肖"商.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un 2002
文章: 187
|
補充一下:
D-SUB 色溫是 由MONITOR 上面調整--可將6BITS 面板做抖色成16.2百萬色. DVI 色溫是很多是由VGA卡上的DRIVER 調整. 至於某些6 BITS 面板本身就做抖色處裡的技術,就請板上其他面板廠大哥幫忙解釋了.
__________________
買液晶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不能馬虎. 眼睛出問題再來花錢做雷射就更划不來了 雖然是一分錢 一份貨. 但是也要多打聽誰是"不肖"商. |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Aug 2003 您的住址: 非洲
文章: 69
|
請問一下這樣子表現差距算很大嗎?
若一台有DVI比一台沒DVI的LCD需多花3000元(DVI接頭的VGA較貴.DVI線). 若不大.好像不如把錢花在更好的規格及品牌服務的DSUB.LCD上.效果差距去更顯著 差別若大.那當然是選擇有DVI的好
__________________
Nicky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un 2002
文章: 187
|
引用:
這就是我測試過多款DVI 卡與LCD 後的結論 1. 1024*768 (含)以下解析度,用 D-SUB 與DVI . 原則上看不出差異. 但是 D-SUB 的 先決條件是 要 按一下AUTO. 把PHASE 與CLOCK 對正即可與 DVI 相同效果. 再加上正確的抖色處理. 顏色會比DVI 鮮豔. 因為15"的面板大多數都是6BITS. 2. 1280*1024 ~1600*1200 以上就用 DVI 介面. 會比 D-SUB 好很多. 3. 超過1600*1200以上.的 DVI 卡與 面板都屬 專業用途. 價錢可以買輛汽車. 應該不屬於我們的討論範圍.
__________________
買液晶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不能馬虎. 眼睛出問題再來花錢做雷射就更划不來了 雖然是一分錢 一份貨. 但是也要多打聽誰是"不肖"商. |
|
![]()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2
文章: 3
|
謝謝你的清晰解釋,那就是17"以上就選DVI.
__________________
森田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02
文章: 15
|
引用:
解釋的很清楚,謝謝 |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2
文章: 18
|
引用:
底色稍有不同,其餘差不多.很好的比較.
__________________
宮澤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03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2,000
|
能不能去拍NOKIA Display Test裡面的聚焦之類的
你那個垂直的部分怎麼那麼鳥?是本來就這樣嗎? 我記得我看到好的LCD是一格一格對的清清楚楚的...垂直水平一樣好 倒是我的CRT垂直水平差很多...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Dec 2000 您的住址: 充滿輻射 電磁波的地方
文章: 1,117
|
引用:
我之前有拍過 給大家看一下吧 SNAPSHOT MACHINE: SONY F707 500萬畫數擷取 測試作業系統:WINXP 1024*768 圖為 下方 此張為 NVS280 類比輸出 1 此張為 NVS280 類比輸出 2 ----------------------------------------------------- 此張為 ti4400 dvi 數位輸出 1 此張為 ti4400 dvi 數位輸出 2 原圖 如下 可在這邊下載 完全沒動過 只有改檔名 而已 nvs http://homelf.kimo.com.tw/kkndlin/nv-1.JPG http://homelf.kimo.com.tw/kkndlin/nv-2.JPG ti4400 http://homelf.kimo.com.tw/kkndlin/tid-1.JPG http://homelf.kimo.com.tw/kkndlin/tid-2.JPG
__________________
拍謝.... 若有得罪之處 尚請見諒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