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08
文章: 114
|
WD 開始研發 雙核心硬碟 應該說是 雙傳輸晶片 如文
http://www.slide.com/
這個 真是很 方便 貼圖網站 聽說 圖片永遠都 不會消失 以下的圖 都是 用這個網站 貼的 來源 Engadget 癮科技 跟 PCADV 電腦王 所謂雙 核心 就是 雙傳輸控制晶片 去搜索了一下 據說 M 牌的硬碟 之前也有 雙核心 只是 傳輸效能 並沒讓大家 有所期代 至於真正 效能 還是有待玩家 去 捉摸 http://www.pcadv.com.tw/?p=1133 http://chinese.engadget.com/2008/06...viar-black-hdd/ ![]() 1TB 3.5吋硬碟似乎是個分水嶺,目前除了Seagate、Hitachi外,再來就是WD了,不過先前所推的是以節能為訴求的版本,而這次 則是推出效能導向的「WD Caviar Black」系列。 WD Caviar Black為3.5吋大小,7200轉,32MB快取,目前只有兩種容量可選,750GB與1TB,但是與之前強調節能WD Caviar GP(Green Power)最大的相異處,就是負責處理資料的處理器有兩顆,可以看成雙核心的另一種呈現,效能有沒有兩倍是不知 道,但官方規格的傳輸率(Buffer To Disk)達到145MB。 以下 是 來自 PCADV 電腦 王 拆解WD RE3 500GB的正面照片,外觀與WD6400AAKS如出一轍,出廠後不到三週就送到編輯部手中。 在7月號雜誌的「科技焦點」欄目中,我們介紹到WD將會推出一些「雙核心」硬碟。如今編輯部已經搶先入手企業級版本「RE3 」,型號為WD5002ABYS。從正面外觀看來,與目前熱賣的WD6400AAKS完全相同,筆者看到這裡會覺得,其實RE3也像是 6400AAKS系列的企業級版本。 在官方網站上,明確說明新一代WD RE3的最主要特色:搭載兩顆資料處理器。 ![]() WD5002ABYS背面照片,看起來也跟WD6400AAKS差不多 ![]() 接下來開始拆電路板,只不過…雙核心在哪裡? ![]() 這是SATA介面控制晶片:Marvell 88i8845D-BHG2。它把16MB快取記憶體整合其中,因此在硬碟電路板上,找不到傳統TSOP封裝的記憶體。筆者上網查過,發覺WD6400AAKS也是用同一顆控制晶片。如果這顆晶片內建雙核心,那WD6400AAKS應該也是了? ![]() 這是意法半導體的馬達控制晶片,型號L7251 2.2,非常巧合的,WD6400AAKS也是用這顆。 ![]() ![]() 拆過以後,筆者還是看不出來所謂的「雙核心」是放在哪裡,也許這方面要更專業的人員才知道。雖然最主要的兩顆控制晶片都與WD6400AAKS共用,但是兩者在電路板中的佈線卻略有不同。只不過筆者會嘗試與WD台灣公司接觸,希望能有更明確的答案。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Mar 2006 您的住址: On Chip
文章: 2,202
|
目前密切注意WD RE3跟Hitachi 7K1000.B這2款
不過之前友站tuan的WD Caviar Black 1TB測試,這款是7200rpm/32MB buffer/雙傳輸晶片/單碟333GB的規格,效能測試結果似乎只有某一項成績特別猛... 不知道Caviar Black跟RE3的雙傳輸晶片是不是一樣的 ?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Feb 2004 您的住址: 台灣首都
文章: 2,649
|
__________________
No.1 文書機 AMD Ryzen9 7950X3D(16核32執行緒)+貓頭鷹D15散熱器 / MSI X670E Tomahawk WIFI / Kingstron DDR5-6000 CL30 32G*2 MSI RTX4080 VENTUS 3X / Kingston Renegade G5 2TB Gen5 SSD系統碟 / Lexar NM790 4TB儲存碟+HR10 2280 PRO散熱器 MSI MPG A850GF PCIE5金牌 / MSI 321URX OLED 32吋4K+Ergotron LX螢幕架/ MSI 321UR QLED 32吋4K +Ergotron LX螢幕架 FD define 7 compact機殼 / 羅技G903無線滑鼠 + Powerplay無線充電鼠墊 / 羅技G913紅軸無線鍵盤 B&O Beolit 20喇叭 + Fiio K9 AKM DAC + Isoacoustics L8R130喇叭架 / Teachnics AZ100無線藍芽耳機 + Fiio BT11藍芽接收器 No.2 下載機 AMD Ryzen9-9950X (16核32執行緒)+貓頭鷹D15散熱器 / MSI X870E Carbon / Micron Crucial Pro DDR5-5600 192G(48G*4) EVGA RTX 3060Ti FTW3 / Kingston Renegade G5 1TB系統碟 +SEAGATE 16TB / 海盜船HX750 80Plus白金牌 / DELL P2421 24吋 No.3 影音機 AMD Ryzen9 7950X (16核32執行緒)+貓頭鷹D15散熱器 / MSI B650 Carbon wifi / Kingston Fury DDR5-6000 CL36 16G*2 MSI RTX3080 suprim刺客版/ Kingston 反叛者 2TB +MX500 2TB / Panasonic 65Z95A 65吋MLA OLED / MSI A850GF 80Plus金牌 CHERRY MX10.1 矮紅軸 無線競電機械鍵盤+羅技AnyWhere3滑鼠 / Focal Super Bird2.1喇叭 / Acer FA1000 2TB / XPG SX8200 2TB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an 2002
文章: 1,268
|
為何不做雙讀取臂?
雖然成本可能會爆增很多 但對效能的提昇應該更明顯吧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Apr 2004 您的住址: 港都
文章: 6,019
|
引用:
雙讀取頭需要彼此同步才能發揮效率增加的效果,之前曾經有廠推出雙讀取頭的超高倍光碟機,可惜實際效能增加有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