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電腦硬體討論群組 > 顯示卡討論區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Xforce
Senior Member
 
Xforce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Feb 2002
您的住址: 宜蘭
文章: 1,341
AMD Cinema 2.0 Event (RV770 新世代 GPU 發表) 轉譯自 pc.watch

本文 轉譯 及 簡化 於
http://pc.watch.impress.co.jp/docs/2008/0617/amd.htm

http://pc.watch.impress.co.jp/docs/...7/kaigai447.htm

在6/16 (Nvidia GT 200 發表日)於美國舉行Cinema 2.0 記者會,會中透露新世代俱備1TFLOPS 處理能力的 ATI Radeon HD 4850 即將在六月二十五日上市。並展示與其競爭對手 GT200 消費電力,價格,與功能特色的比較。

@1TFLOPS處理能力的 Radeon HD 4800 即將於下周上市

低價200美金 且 俱備強大運算性能(1TFLOPS)的 HD4850,在平易近人的價格,仍有相當不錯的繪圖能力。

會中並展示新的相當於電影特效 Ruby Demo





@跳脫傳統思維的GPU設計理念


傳統市場 定位於 250W / 500美金以上的巨大獨立晶片有著電源以及價格成本上的缺點,而且研發期長達6到12個月,相當不利新科技的導入。

而世代產品線,也是從最高階,逐漸刪減功能下來。


而AMD 新的定位理念,則是將單一晶片的最高階 設定於150W/300美金的區間,往上可多晶片串接,向下則是傳統的單晶片功能刪減的產品

@新世代 GPU 產品線規畫,上市日期



開發代號 上市名稱 對象市場 競爭對手 上市日期

R700 未定 超高階玩家 GT200/9800GX2 八星期內
RV770 XT ATI Radeon HD 4870 高階玩家 9800GTX 7月8日
RV770 PRO ATI Radeon HD 4850 主流市場 8800GT/8800GTS/9600GT 6月25日


優良的製程,架構,每瓦效率,及面積效率。
     
      
__________________
AMD Athlon 64 3000+
Asus A8N-E nfoce 4 empowered
Simems DDR 400 512MB *2
Benq 1640
---------------------------------
舊 2008-06-17, 01:24 PM #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Xforce離線中  
wildboar
Senior Member
 
wildboar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Sep 2001
您的住址: 野放中...
文章: 1,400
這....算是跳脫傳統思維嗎?
我沒有看原文啦~~因為也看不懂,
但是我第一個想到Voodoo4的案例。
Voodoo4是單晶片,加上去就變Voodoo5...
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驅動程式的成熟度跟支援性啊~~
產品性能強好,驅動程式哩哩啦啦,或是遊戲或軟體不支援,
我一直想起SLI跟CF.....
 
__________________
舊 2008-06-17, 01:43 PM #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wildboar離線中  
Xforce
Senior Member
 
Xforce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Feb 2002
您的住址: 宜蘭
文章: 1,341
後藤弘茂 - 評論

@AMD - 1TFLOPS RV770 特點
RV770優點:55nm TSMC 製程,16mm長 面積約250平方mm,9億五千萬電晶體,消費電力約110W

相對同為1TFLOPS的GT200,65nm製程,580平方mm,14億數量電晶體消費電力 峰值200W以上

R700 為兩顆 RV770 組成,並談到GPU定位策略的改變
具有製造容易(良率成本),效能中上,及價格效能比的RV770,
http://pc.watch.impress.co.jp/docs/...7/kaigai04l.gif

接下來談到 NVIDIA Instruction-Level Parallelism指令階層的平行化,
與AMD VLIW(Very Long Instruction Word),理論效能的實現與效率

接著 GPU的泛式運算 談到AMD BrookGPU 與NVIDIA CUDA 對於異質運算的幫助

@GPU 設計路線的分野

談到 NVIDIA 470 平方 mm的GeForce 8800(G80) 與570 平方mm 的GeForce GTX 280(GT200),巨大化的體積,以及相當耗電

巨大化帶來的耗電,與製造良率問題。 相對的頻率降低與電力密度的上升
http://pc.watch.impress.co.jp/docs/...17/kaigai07.gif

@AMD的從前與未來

巨大化的R600-->PCIe Swtich串接的R600與獨立的記憶體-->封裝整合的雙晶片(像XBOX 360 Xenos 的 ROP EDram與主晶片的封裝整合,有頻寬與連接速度的優勢)
__________________
AMD Athlon 64 3000+
Asus A8N-E nfoce 4 empowered
Simems DDR 400 512MB *2
Benq 1640
---------------------------------
舊 2008-06-17, 01:51 PM #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Xforce離線中  
Xforce
Senior Member
 
Xforce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Feb 2002
您的住址: 宜蘭
文章: 1,341
個人感想--

NVIDIA 的Instruction-Level Parallelism 似乎走到了死胡同
Instruction-Level Parallelism 效能似乎對於電晶體數量,與記憶體頻寬設計,相當關連。

ILP 為了提升效能,有提升SP效率,增加SP數量,Thread dispatch的效率改善,ROP的搭配等方法。

再來便是記憶體頻寬與SP數量的搭配,增加SP數量,相對的記憶體頻寬需求也是正比的增加。

在製程限制(過大晶片),與記憶體限制(PCB 走線,寬度不可能無限上增)。

對於未來NVIDIA高階產品線,我是抱持著疑慮的態度。

另外一方面 AMD VLIW 架構也到了收成的時候
驅動也逐漸能發揮VLIW的效能,再者記憶體頻寬也不太吃。多塞SP。也不會像NVIDIA一樣吃電晶體。似乎有倒吃甘蔗之勢....

可能的未來

NVIDIA 可能會逐漸走向ILP跟VLIW的混合架構。
另外 GPU泛式運算,可能會有統合的API,(Apple grand central,OpenCL)
__________________
AMD Athlon 64 3000+
Asus A8N-E nfoce 4 empowered
Simems DDR 400 512MB *2
Benq 1640
---------------------------------
舊 2008-06-17, 02:12 PM #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Xforce離線中  
lobben
Senior Member
 
lobben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Oct 2006
文章: 1,384
引用:
作者Xforce
個人感想--

NVIDIA 的Instruction-Level Parallelism 似乎走到了死胡同
Instruction-Level Parallelism 效能似乎對於電晶體數量,與記憶體頻寬設計,相當關連。

ILP 為了提升效能,有提升SP效率,增加SP數量,Thread dispatch的效率改善,ROP的搭配等方法。

再來便是記憶體頻寬與SP數量的搭配,增加SP數量,相對的記憶體頻寬需求也是正比的增加。

在製程限制(過大晶片),與記憶體限制(PCB 走線,寬度不可能無限上增)。

對於未來NVIDIA高階產品線,我是抱持著疑慮的態度。

另外一方面 AMD VLIW 架構也到了收成的時候
驅動也逐漸能發揮VLIW的效能,再者記憶體頻寬也不太吃。多塞SP。也不會像NVIDIA一樣吃電晶體。似乎有倒吃甘蔗之勢....

可能的未來

NVIDIA 可能會逐漸走向ILP跟VLIW的混合架構。
另外 GPU泛式運算,可能會有統合的API,(Apple grand central,OpenCL)

冒著等一下可能會被NV fanboy譙的可能+1
單晶片越做越大已經是不可避免的事
再大下去甚麼良率成本都不管,光是對user來說就會很困擾

ATi 的雙核如果可以不透過PCIe Switch那效率應該會好很多吧
感覺這部分ATi是領先NV的

不過ATi在VLIW的效能我個人是持保留態度,畢竟這不是件簡單的事
至少目前還沒看到RV770對於SP利用率有明顯比R600/RV670好很多的證據
此外,NV拉攏遊戲開發者的能力與投注資源,短時間內ATi是難以撼動的
所以ATi 還是得加油才行
舊 2008-06-17, 02:24 PM #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obben離線中  
Arucueid
Master Member
 
Arucueid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Feb 2004
您的住址: 加拿大
文章: 2,391
目前來看就是這樣, 現行架構下要提高效能, 就要多塞幾個管線進去, 無可避免一定會越做越大

除非再來個架構番新, 提升單個 SP 的效率, 不然這個趨勢一定會持續下去,

雖然個人偏好單晶片架構, 但是耗電問題是真的很頭痛, 短期內是可以靠 Hybrid SLI 解決, 但是長期來說還是要有解決的方案,

個人認為, 耗電部分NV 可以開發成允許關閉部分核心, 像 2D 顯示的時候只需要開啟少部分的 SP 來做桌面的渲染, 如此應該會比Hybrid SLI 要透過內建顯示來的有效且簡單

至於AMD,將來應該會利用他的環形記憶體架構, 把兩個核心串起來, 共享記憶體資源以減低雙晶片造成的延遲
__________________

Rule #12: Never date a co-worker.
Rule #13: Never involve lawyers.
Rule #23: Never mess with a Marine's coffee if you want to live!
Rule #51: Sometimes you are wrong

純白の吸血鬼は微笑む:私を殺した責任、とってもらうからわ - アルクエイド ブリュンスッド
貴方に出逢い STAR輝いて アタシが生まれて
Was aus Liebe gethan wird, geschieht immer Jenseits von Gut und Böse - Friedrick Wilhelm Nietzsche

Cain was the first man ever to strike down another... and when the Lord came to him and said ‘What have you done!?’, Cain could not hide his crime. For the voice of his brother’s blood cried out from the very ground

The world has been your battlefield, everywhere you go. The blood of brothers and sons screams out against you. Perhaps you cannot yet hear it, because the soil is not your own, but you will... you will
舊 2008-06-17, 02:50 PM #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rucueid離線中  
everspiral
Elite Member
 
everspiral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Nov 2004
您的住址: 北平西路3號
文章: 4,614
引用:
作者Xforce
個人感想--

NVIDIA 的Instruction-Level Parallelism 似乎走到了死胡同
Instruction-Level Parallelism 效能似乎對於電晶體數量,與記憶體頻寬設計,相當關連。

ILP 為了提升效能,有提升SP效率,增加SP數量,Thread dispatch的效率改善,ROP的搭配等方法。

再來便是記憶體頻寬與SP數量的搭配,增加SP數量,相對的記憶體頻寬需求也是正比的增加。

在製程限制(過大晶片),與記憶體限制(PCB 走線,寬度不可能無限上增)。

對於未來NVIDIA高階產品線,我是抱持著疑慮的態度。

另外一方面 AMD VLIW 架構也到了收成的時候
驅動也逐漸能發揮VLIW的效能,再者記憶體頻寬也不太吃。多塞SP。也不會像NVIDIA一樣吃電晶體。似乎有倒吃甘蔗之勢....

可能的未來

NVIDIA 可能會逐漸走向ILP跟VLIW的混合架構。
另外 GPU泛式運算,可能會有統合的API,(Apple grand central,OpenCL)



我認為製程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但是台積電的研發速度似乎跟不太上

顯示卡的發展速度...
舊 2008-06-17, 05:44 PM #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everspiral離線中  
Xforce
Senior Member
 
Xforce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Feb 2002
您的住址: 宜蘭
文章: 1,341
引用:
作者everspiral
我認為製程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但是台積電的研發速度似乎跟不太上

顯示卡的發展速度...


NVIDIA是說要 六個月到九個月 效能要一翻

摩爾定律 是18個月 電晶體數量 會一翻

ILP效能要一翻,電晶體差不多也一翻

NVIDIA最後會被製程搞得很囧 XD
__________________
AMD Athlon 64 3000+
Asus A8N-E nfoce 4 empowered
Simems DDR 400 512MB *2
Benq 1640
---------------------------------
舊 2008-06-17, 06:01 PM #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Xforce離線中  
HardCorr
Golden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03
您的住址: 鳥不生蛋的地方
文章: 2,620
不過demo 好像比nV的還好看
舊 2008-06-17, 06:03 PM #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HardCorr離線中  
[email protected]
*停權中*
 
cph0516@yahoo.c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ug 2003
您的住址: 台北.板橋
文章: 4,241
製程問題的話NV不找台積電代工,去找Intel代工可能又會翻盤一次
反正哪邊便宜又好就往哪邊倒就對了
NV-PS3
ATI-XBOX360
目前來看360價格/畫面/遊戲/連網都站了上風
舊 2008-06-17, 06:19 PM #1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ph0516@yahoo.c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0:29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