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Mar 2002 您的住址: Formosa
文章: 114
|
![]() 如題,這台是日製的,它的出廠時間為:1999/September,我剛剛拿了一片74分鐘長的音樂CD(非一般自行燒錄的片子,而是正版壓製的)來測試抓音軌的能力,一開始的速度是18X,到最接近外圈時的速度是39X(將近40X),這樣的音軌抓取能力令我相當滿意,不曉得有沒有比YAMAHA的"獵音者"還強呢?
另外,我這裡也有一部PX-40TSUW,它的音軌抓取能力就沒有PX-40TSi來得好,不知道兩者除了介面(一個是50PIN,另一個是68PIN)之外,究竟有何差別呢?我覺得PX-40TSUW的收藏價值應該比實用價值來得高,而且我也有比較過兩者在讀取各種CD片的能力,仍然是PX-40TSi遙遙領先,希望各位不要迷信貴的東西就一定比較好,我當初花了$6000跟普傑買的PX-40TSUW竟然不如花$1900買來的二手PX-40TSi! 至於PX-320A我也有一部,不過我是用1394的外接盒把它裝起來,要看DVD時,才打開電源,感覺上好像很奢侈,但是我真的很喜歡Plextor日製的產品,它們品質的確很棒,我想跟我一樣的同好們應該不少,還有NICHIMEN的燒錄機我也超喜歡,我這裡有三部BP-4,它們全部燒過的片子還不到500片,還算很新,當三部一起燒的時候,的確非常節省時間,目前也只剩日棉的機子還有出SCSI介面而且還是高倍速的! 以前我有一台Pioneer DVD 305S,它也是SCSI介面,當初花了$5000跟"聯強"買的,買來純粹是擺好看的而已,只有看DVD影片時,才用得著它,結果我就把它賣掉了,它雖然號稱有40X CD-Rom的讀取能力,可是我覺得頂多只有32X,而10X的DVD讀取速度,也只是"灌水"的,它的讀取能力還不如RICOH MP-9120A(DVD 8X)來得好,我也有比較過這兩台機子,發現Pioneer的機子很容易挑片(DVD的片子),播放的畫面很常出現馬賽克,RICOH的這台機子則幾乎沒有發生過這種情形,這是我個人的使用經驗,供大家挑選機子時,做為參考依據也好! 以上囉嗦了一大堆,都是小弟的使用經驗和淺見,希望有興趣的朋友也能多多回應或是來信聊聊,我要睡覺去了!^_^
__________________
Life is like a routine, so it's not necessary to recall too much!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HP1995前
文章: 123
|
40TSUWi是Ultra Wide介面
有40MB/sec 40Tsi 為20Mb/sec 首先要您的SCSI卡有支援Ultra Wide 然後可以比比抓印象檔的時間 或是處理時間 且TSUWi 有CAV (Constant Angular Velocity) 且大大說的"音軌抓取能力" "能力"指的是什麼呢? "比較過兩者在讀取各種CD片的能力,仍然是PX-40TSi遙遙領先" 這邊講的能力 又指的是? 不是吐嘈 只是討論 |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2 您的住址: 新莊
文章: 11
|
說實在的SCSI介面的光碟機與燒錄機,非常好用有耐超。
我本身也是一位Plextor的愛用者,真的是很敗家。Plextor的產品在台灣販售,真的是很貴,得努力的存錢才能買到「真正的好貨」。 回應 Everyman 的話, Everyman也是敗家一族的成員之一。看您列出使用的機器非常高檔,連我都自嘆不如!話說回來,Pioneer A305S 我也有一台,剛買來使用時抱怨連連,感覺上沒有預期來的好用。在去過這個網站The firmware page (http://www.firmware.fr.st/)更新了最新的韌體之後。它讀取音軌的速度提升為13X,資料讀取的速度為22X。 原來對拷燒錄VCD只能以4X速行進,現在則是與我的Plextor 1210S同步以12X工作。至於DATA對拷來說,從買來使用至今都是很順利以12X燒錄。真是很奇怪,大問哉? 這台機器除了看影片,與些許的燒錄運作外,我總是覺得使用Plextor 20TS、40TS都比它上手許多。說實在的,20TS使用了近四年的時間,偶而發點小脾氣外,都很好用、很耐超!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Mar 2002 您的住址: Formosa
文章: 114
|
引用:
我用的SCSI卡是AHA-29160(64-bit),AHA-2940U2,AHA-2940UW,我本身也有搜集AHA的SCSI卡,下個月要再買AHA-29160N給我那一台32-bit的主機板用,所以我的SCSI卡資料頻寬完全在40MBs以上(含),而且把它們接在同一張卡或不同卡上都試過了;至於所謂的"音軌抓取能力",指的是讀取音樂光碟成為映像檔的時間而言,PX-40TSi只用了2分多鐘就可以讀取一片74min.的音樂光碟,PX-40TSUW則花了至少4分鐘以上,您說這不算是"遙遙領先"嗎?其它的光碟片也是差不多的情形,所以我才非常懷疑PX-40TSUW的讀取"能力",這些是個人經驗,我只是比較想知道為何68PIN的會輸給50PIN的,不解??? 順便列一下有關處理能力的周邊配備吧: M.B.: Tyan 2466N(4M) CPU: AMD MP2000+*2 RAM: Total 1G=512MB(ECC Registered)+256MB*2(None ECC)(都是Samsung顆粒,DDR 266)
__________________
Life is like a routine, so it's not necessary to recall too much!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Sep 2001 您的住址: 高雄 屏東 光華
文章: 1,506
|
引用:
嗚 看來沒有說話的餘地了 配備差您太多了... ![]()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Dec 2001 您的住址: 桃園中壢
文章: 461
|
引用:
雖然手邊都沒有這些光碟機,但是建議到http://www.cdspeed2000.com/go.php3?link=daeresults.php3 這是CDSPEED2000網站公佈的數據,很明顯 DAE的比較,TSI贏過TW,個人意見,供你參考....
__________________
我聽音樂的好伙伴: SONY XA3ES、Emu 1212m+Proceed dap+YBA 2+AE2 MK2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May 2002 您的住址: 淡水
文章: 122
|
我記得 plextor 如果用原廠的 audio capture 程式的最高品質設定來抓音軌,
都不會很快, 好像8x是很正常的... 既然你兩台都有... (真羨慕.......!!) 能不能麻煩你這樣測一下? 當然如果能用 EAC 測測看那是最好了... 還有兩台的聲音(運作時機械的聲音)有沒有差異呢? 還有, 40x cd-rom 用的到 scsi uw 的傳輸能力嗎? 感覺上好像沒有必要??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Mar 2002 您的住址: Formosa
文章: 114
|
引用:
__________________
Life is like a routine, so it's not necessary to recall too much!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00 您的住址: 躺在美麗撫子的懷裡
文章: 10,113
|
引用:
Pioneer DVD 305S這台我也有 不過只拿來看DVD而已(已更新可看全區的韌體) 不知更新為您說的韌體是否讀片的能力還會提升嗎?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Mar 2002 您的住址: Formosa
文章: 114
|
引用:
我以前也有這樣做過,但實質的改善並不會太多,而且有的DVD片仍有挑片的問題存在!(我這裡有一片"第六感生死緣",用305S播放簡直是"一踏糊塗!")
__________________
Life is like a routine, so it's not necessary to recall too much!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