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Nov 2002
文章: 482
|
1.8吋儲存裝置的春天Kingston SSDNow V+180 64G簡測
行動上網技術提升及消費市場需求強勁成長下,使輕薄型行動電腦在全球市場預期將會有極高的成長率,其實iPad、iPod或是Android系統等行動上網裝置、平板電腦儲存設備需要容量不見得要很大,
若需要高容量的儲存裝置大多是以3.5吋硬碟為主流,但是3.5吋硬碟對震動卻很敏感,而且相對於2.5吋或是1.8吋硬碟來說也有比較重、耗電較高的問題。筆記型電腦和行動裝置需要體積較小、耗電更低、 重量更輕的硬碟,而這也正是筆記型電腦絕大部分都是採用2.5吋硬碟的原因,更不用說超輕薄筆記型電腦和許多移動式的消費型電子產品都採用1.8吋硬碟,目前高階行動電腦SATA介面的1.8吋硬碟產品, 仍是以傳統的5,400轉硬碟為主,其與2.5吋硬碟相較之下,具備更高攜帶性以及耐用度等特性。因此體積小、重量輕、耗電極低的1.8吋硬碟,更能讓iPod之類的行動裝置更為受用。但是受限於1.8吋的體積, 1.8吋硬碟效能都比2.5吋、3.5吋差上一大截,因為先天體積和電力的限制,使得1.8吋硬碟的最高轉速只有4,200轉或是3,600轉的產品,傳輸速度也不高。 固態碟(SSD)存取效能性能極佳,也隨著市場接受度越來越高,廠商不斷的研發新控制晶片及利用SSD體積較為迷你的先天優勢,SSD產品也將觸角推向1.8吋硬碟市場,另外也採用新的Micro-SATA連接器, 有效減少傳輸介面體積,也增強了輕巧型高階行動電腦的效能。Kingston身為全球第一大獨立記憶體模組製造廠,推出1.8吋超迷你SSDNow V+180 SSD產品,其效能表現絕不容小覷, 旨為滿足現今消費者對行動裝置輕巧便利的產品需求,此系列迷你固態硬碟,在僅僅1.8吋大小的固態硬碟上,特定筆電、小筆電和平板電腦升級的機會,提供兼具優異效能、耐力及產能的高品質表現, 是消費者行動工作時的最佳選擇。 Kingston SSDNow V+ 180產品規格與特色: * 連續速度*:最高230MB/秒(讀取);180MB/秒(寫入) * 創新設計:1.8吋規格,使用MLC快閃記憶體 * 安靜無聲:無活動式機械零件,運作安靜 * 防震耐撞:無活動式機械零件,可使用於較惡劣之環境 * 快取記憶體:128MB快取記憶體 * 支援S.M.A.R.T功能:自我監控、分析、報告技術 (Self-Monitoring, Analysis and Reporting Technology) * 保固年限:三年保固 * 傳輸介面:Micro SATA (mSATA) 1.5 Gb/秒 及3.0 Gb/秒 * 儲存容量:64GB, 128GB, 256GB * 體積大小:54mm x 78.5mm x 5mm * 重量:48克(+/- 2克) * 作業振動:2.7G * 非作業振動:20G * 作業撞擊:1500G * 電力需求:運作中:2.9W (TYP);閒置中:47mW (TYP) * 預期壽命:1百萬小時MTBF Kingston SSDNow V+ 180 固態硬碟系列 料號 產品容量與特色 SVP180S2/64G 64GB 1.8” SATA SSD(僅固態硬碟) SVP180S2/128G 128GB 1.8” SATA SSD(僅固態硬碟) SVP180S2/256G 256GB 1.8” SATA SSD(僅固態硬碟) 官網硬體介紹及規格 http://www.kingston.com/taiwan/ssd/vplus-series.asp 外盒圖 吊卡式包裝,顯現出1.8吋SSD的嬌小,Kingston SSDNOW V+ 180 64G固態碟屬於3年保固產品。 包裝背面 有簡單的多國語言介紹,菲律賓封裝產品。 SSD及其配件 SSD本體及說明書。 說明書 SSD 外殼為金屬,質感不錯,手感也挺紮實(有沉手的感覺),支援TRIM及SMART功能。 官方最大線性資料讀取量 – 230MB/秒 最大線性資料寫入量 – 180MB/秒。 SSD背面 其一螺絲孔貼上保固貼紙,不管他一樣拆解了再說。 拆解圖囉!! ![]() 採用Toshiba控制器+美光128M快取緩衝記憶體+8顆Toshiba TH58NVGD7FBAK2 MLC NAND FLASH組成。 實際大小 長約3個10元硬幣。 實際厚度 厚約3個10元硬幣。 與2.5吋硬碟的大小比較 ![]() ![]() 可以測試1.8吋裝置Micro-SATA連接器平台比較少見,所以採用轉接頭到一般ITX主機板上當作測試平台, ![]() Micro-SATA轉SATA轉接頭 ![]() 一個是買錯的SATA轉Micro-SATA轉接頭,正確應該是要買Micro-SATA轉SATA, 小小一個轉接頭也是不便宜,兩個買下來也要0.5K左右。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Nov 2002
文章: 482
|
原本是設定於Asrock ION 3D HTPC主機上測試,但是就是ION 3D抓不到裝置(應該是SATA裝置供電部分問題),所以就改以ITX主機板ASUS M4A88T-I DELUXE當測試平台,
另外以體積來說1.8吋對上2.5吋也算越級挑戰,不過當然SSD跟傳統HD比是不太公平的。 接下來就是上機實測囉 測試平台部分 測試環境 CPU:AMD Athlon II X4 645 RAM:Kingston Vaule Ram DDR3 1333 4GX1 MB:ASUS M4A88T-I DELUXE(880G+SB710) VGA:OnBoard(HD4250) HD:Kingston SSD NOW V+ 64G(系統碟) Kingston SSD NOW V+ 180 64G Hitachi 5K500 320G POWER:DC12V 120W COOLING:空冷 作業系統:WIN7 X64 Kingston SSD NOW V+ 64G 及Hitachi 5K500 320G,AHCI模式下效能測試比較 HDTUNE 讀&寫 SSDNow V+180 SSD ![]() Hitachi 5K500 320G ![]() 相較於2.5吋傳統硬碟表現SSDNow V+180 SSD表現相當不錯,存取時間也相當快,充分表現出SSD的特性。 支援的技術&檔案效能測試 SSDNow V+180 SSD ![]() Hitachi 5K500 320G ![]() 表現相當不錯,存取時間也相當快,充分表現出SSD的特性。 IOPS測試&額外測試 SSDNow V+180 SSD ![]() Hitachi 5K500 320G ![]() AS SSD BENCHMARK SSDNow V+180 SSD ![]() Hitachi 5K500 320G ![]() IOPS因採TOSHIBA解決方案,較INTEL或是SANDFORCE系列控制器慢些,存取時間還是相當快,充分表現出SSD的特性。 ATTO SSDNow V+180 SSD ![]() Hitachi 5K500 320G ![]() SSDNow V+180 SSD效能表現,讀取最高有接近220MB/S左右的傳輸效能,寫入效能部分接近180MB/S的效能。 接近原廠標示的效能。 CrystalDiskinfo SSDNow V+180 SSD ![]() Hitachi 5K500 320G ![]() SSD支援TRIM及SMART技術,比較可惜是不支援NCQ(AMD平台上會有效能小差異),但對行動裝置來說SSD的傳輸速度可說是十足受用。 CrystalDiskMark SSDNow V+180 SSD ![]() Hitachi 5K500 320G ![]() SSDNow V+180 SSD效能表現,讀取最高有超過200MB/S左右的傳輸效能,寫入效能部分超過180MB/S的效能,也接近原廠標示的效能。 AIDA(原EVEREST)硬碟測試 SSDNow V+180 SSD ![]() Hitachi 5K500 320G ![]() HD TACH SSDNow V+180 SSD ![]() Hitachi 5K500 320G ![]() 小結:Kingston SSDNow的產品效能較傳統硬碟高出不少,SSDNow V+180 SSD傳輸效能真不是蓋的,讀取最高有接近220MB/S左右的傳輸效能,寫入效能部分接近180MB/S的效能。 相較2.5吋或是1.8吋等傳統硬碟,表現可說是相當亮眼,可以提升系統資料的傳輸處理速度,讓使用者能更迅速有效地同時載入、轉換,和執行多個不同的應用程式。 毫無疑問完美取代裝置中1.8吋傳統硬碟的表現,也因無活動式機械零件,亦較無機械故障之虞,展現SSD固態硬碟耐震耐摔的特性,在應用於可攜式行動上網裝置上大幅提升產品耐久性, 讓消費者於使用上,更無後顧之憂。SSD固態硬碟較傳統硬碟較不耗電,可延長行動裝置電池使用時間,讓消費者能有效地長時間工作,當然SSD的寫入壽命是比較有待時間考驗, 但是經過科技的演進及廠商的研發改善,相對之前的SSD產品,新的SSD產品給予使用者的信賴度會越來越高,另外SSD的價位仍是偏高,仍是期待能降至讓更多使用者滿意的價位, 讓消費者有福氣輕鬆享受SSD的效能表現。 |
||
![]() |
![]() |
Elite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02 您的住址: 地球的上面..
文章: 5,854
|
![]() 不相信TOSHIBA的控制器...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Nov 2002
文章: 482
|
引用:
確實SSD控制器來說表現目前是比較差的!! ![]()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Mar 2003 您的住址: Vancouver, Canada
文章: 15,006
|
這個玩意以前有想買
可是問題出來了 要找一個盒子給他住不容易 因為是 MICRO SATA 在電腦裡面使用 得用 MICRO SATA TO SATA 有點多餘 NB 無法使用 很多 1.8 都是 ZIF 接頭 因為價位直接買 2.5" 比較值得 價錢 CP 比較漂亮 當外接 跑 SATA II 也沒什麼特別的地方 除非有盒子支援 USB 3.0 (沒看到過) 不然定位個人看來有點奇怪 |
![]() |
![]() |
Elite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02 您的住址: 地球的上面..
文章: 5,854
|
![]() 引用:
這玩意兒的控制器(T6UG1XBG)不支持NCQ...!!.. ![]()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Aug 2005
文章: 3,123
|
那個1MB會不會太慘烈一點?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May 2002
文章: 2,919
|
![]() ![]() ![]() ![]() ![]() 終於看到零件上Japan字樣... 不過看到SSD價錢 , 就覺得很不平民...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Oct 2004
文章: 890
|
引用:
難怪從4k/4k-64threads中...簡直看不出來他是一台SSD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