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09
文章: 8
|
引用:
的確,水稻田其實只有在一開始需要多一點的水。雨天時還可以避免土壤沖刷,補充地下水。台灣會缺水是因為雨季固定,沒有很規律的降水,也不是因為種太多稻。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12
文章: 0
|
有人稱水田,就是我說的如種植 筊白筍的那種田
就是面對台灣水稻種植缺水的方案之一, 因為水田抗旱的能力比較強,台灣這種雨量分布不平均的地方,可以調節雨水需求,兼具蓄水防洪之類的效果 也就是雨量多時,水稻田可以兼蓄較多的地表雨水, 而旱期時,也較一般的旱田能多撐一段時間才仰賴農田水利灌溉 外行人以為 改種旱作就好.當成以為農產品是很均質化的商品, 你臨時改種玉米 品質就跟別人專門作玉米 一樣 這種人 怎樣趴的都不知道 以為務農不就是土地的氮肥鉀肥 隨便你改, 土質也任你要怎樣改就怎樣改 大概是 FB玩太多了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08
文章: 5,843
|
有人又在搞笑話了
農民有需求的時候? 農民的需求就是~我要水時~給我水 管你是抽地下水還是地面水~反正你政府把水生出來就對了 反正我就是要 漫灌 ---------- 有人搞不懂近幾年 噴灌 是怎麼推廣的 政府請人去各農戶去推廣~並且有補助金 這樣那些中、老年的農戶才會接受 有需求就會自己引進? 別說笑話了好嗎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12
文章: 0
|
引用:
如果台灣是如阿拉伯那種地區,沙漠化嚴重,噴灌的確是很重要 但是台灣不是 至於你單線思考的邏輯我實在也很難跟你說清楚,水利的放流,不是只有單單農田使用 河流的自然生態也必須兼顧, 你以為用了比較省水的方式種植作物就是省水 但是台灣除了缺水,也鬧水災, 我舉例來說好了,有人說淹水是因為河流蜿蜒太過,阻礙水流,所以截彎取直 這種邏輯絕對說的通,但不是絕對,要看現場狀況 不然,截彎取直後反而更容易淹水的情況,你不是沒見過 此文章於 2012-10-30 10:47 PM 被 TigerTigerTiger 編輯.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08
文章: 5,843
|
耶奶
你那叫 深水灌溉 ![]() 給你關鍵字了 去查查吧 ![]() 引用:
台灣有雨季跟旱季啊 旱季就該用噴灌啊 還是耶奶覺得旱季也要漫灌? 然後旱季要怎麼深水灌溉 此文章於 2012-10-30 10:53 PM 被 weirock 編輯.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12
文章: 30
|
輔助是綁票
不輔助是跑票 這道理你還不懂嗎 ![]()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09
文章: 8
|
引用:
光這點,你就說不過去。小農經濟會維持住一定的農業人口,人力不足時,鄰居互相補足。大農經濟會只剩少數的農業人口,然後把臨時工人視為資本支出,必要時由外地引進,你要台灣去哪招募大量的臨時工啊。 台灣農政單位業不是完全沒做事,你我想到的,他們都有研究過。只是,台灣農業不受重視很久了,你要政府把大量預算投入農村再造? 大部分的決策者一定認為發休耕補助比較划得來。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12
文章: 0
|
引用:
你當作這種東西,是準備兩套隨時上陣? 你知道5分田搞套噴灌系統要準備多少? 你知道5分田才賺多少? 此外,你知道如果你現在是水田,要改旱田,要怎樣改? 你當隨便亂改? 種植品種? 水田一飽穗全趴下去的下場是怎樣? 我是外行,你是大外行, 我爺爺那時候他也不敢亂改,整各村也就幾戶鄰居有弄 不過我爺爺蠻利害的,整村最早引進收割機的幾戶農家就是他 第一年一弄,收兩期後,隔年所有農家都開始改田埂,為了能讓收割機下去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08
文章: 5,843
|
引用:
維持住一定的農業人口? 多數都是中、老年人~怎麼維持? 現在的體制有多少新血想加入? 這種作法還不是能拖就拖? 引用:
耶奶 那我們這做溫室+噴灌的~都是賺錢的大外行了 不及格啊~退回重寫 此文章於 2012-10-30 11:05 PM 被 weirock 編輯.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05 您的住址: Greed Island
文章: 402
|
水稻之所以會被以為要很多水 是因為再插秧的時候水要滿出來
那也是為了避免插秧後雜草開始亂長 所以田裡面淹水 雜草又不能長了 長到一定的長度後 水就不用了 只有插秧非常需要用到大量水 抽地下水導致地層下陷這邏輯我親自問我父親 為什麼我們那抽了從日據到現在還沒下陷 他說只有插秧需要大量水 地下水來源也是從雨水滲入地表 所以拿地下水稻地表灌溉植物(蒸發掉 放掉 滲入地表繼續變地下水) 跟養殖漁業狂抽是不一樣的 可能等一下有人會把高鐵雲嘉拿過來比 那我也順便說好了 歷史課本上面說以前台北是湖 雲嘉那塊是沼澤 荷蘭從那邊拿梅花鹿脯 鹿皮出口 只是後來陸續改種水稻 那邊地基本來就鬆散 要看當年蓋的時候地基有沒有像101一樣打到岩石區 沒有就註定下陷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