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Feb 2005
文章: 342
|
假如2M4T多線程速度和自家K10 4C4T一樣快
可能單線程速度提升了不少吧! 2M4T一樣享有L3=8MB的快取~總共12MB快取 而且3.5G起跳?! ![]() 此文章於 2011-03-17 04:27 PM 被 K8FX 編輯.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10
文章: 1,048
|
前面貼過一次現在再貼一次
2C4T=2.5C 2M4T=3.5C(FX-4000) 4C8T=5C 3M6T=5C(FX-6000) 4M8T=6.5C(FX-8000) 6C12T=7.5C 8C16T=10C 6M12T=10C 正常來說FX-4000效能至少可以跟i5-760打平,耗電也會比X4更低 FX-8000贏2600K的機率可以說是100%..AMD自己也講過同樣是超執行緒他們的做法比intel更有效率 至於單執行緒,可能追不上intel,但贏現在飛龍也是100%的事...不然改架構幹嘛? 一個模塊、單核心可用2MB塊取+256bit FPU運算AVX,而且流水線也從飛龍的3條改成4條 光這樣想就知道單執行緒根本不可能倒退,時脈更高的情況下甚至有電掉intel的可能 我上面寫的比對就是依AMD自己的理論推算出來的結果 (1)一個模塊可以達到雙核80%的效能(160%) (2)增加50%晶片面積,提高80%的效能(180%) FX-8000會打輸2600K那代表這根本就是一個設計失敗的架構 ![]()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Feb 2004 您的住址: 南投
文章: 983
|
單執行緒不如上一代大概就只有P4吧
不過後來依靠狂拉時脈還是勝過P3了
__________________
★喜歡畫畫的大大請進(繪圖討論串)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y 2004
文章: 609
|
引用:
真是抱歉,應該是這樣才對 ![]()
__________________
rev.VII AMD Ryzen 9 3900x|ASUS Strix X570-i|Micron Ballistix Sport LT DDR4-3733 16Gx2 |GIGABYTE GTX1080 TURBO OC 03 USD|NuForce DAC-9 192K|Plinius 9100|ELAC BS312|LG 49UM7300 Abee RS01|be quite! Dark Rock TF| Corsair SF-600 DasKeyBoard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10
文章: 1,048
|
順便在說一下,偶認為SNB跟推土機和前代的CPU相比之下都有絕對的優勢,那就是AVX指令集
藉由這個指令集來運算浮點效能有翻倍的可能 還有就是AMD是認為單執行緒上的進步上非常緩慢,多核心又會增加大量功耗,所以才開發推土機架構 目的是在單核心提升的同時更有效率的增加多線程性能,而不是認為單執行緒不重要所以犧牲單線程來提高多線程 推土機模塊的原理是: 當一個模塊只有一個核心運作時,單線程性能100%(運用所有快取+FPU) 兩個核心運作時,共享快取+FPU,性能增加到160% 絕對不是很多人想的,是把單顆核心縮小性能降到80%然後塞兩顆 ( 雖然我以前也是這樣認為 ![]() 如果AMD放棄單線程,就乾脆把核心縮小到50%然後塞16顆不就好了,模塊化幹嘛 ![]() 此文章於 2011-03-17 06:52 PM 被 physx 編輯.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Dec 2003 您的住址: 高雄市
文章: 742
|
引用:
還是不要想的太美好 考慮耗電量的問題 GPU的時脈一定不高 而且割主記憶體來用 效能大不如獨顯上的VRAM 同樣是400SP 效能可能連5670的一半都沒有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想要多一點的3D效能 買獨顯才是王道
__________________
酷媽 RC310(黑銀) CoolerMaster GX-400W(銅牌) INTEL Pentium G620(2.6G) 微星 H61M-P21(B3) 創見JET DDR3-1333 4GX2(8G) MSI R6850 Cyclone 1GD5(OC) WD 320G AAKS(單碟) 先鋒 DVR-217BK(黑) BENQ G2411HDA(D-SUB) 用了十幾年的AMD 終於第一次換INTEL的 線上遊戲果然還是單核強才是王道XD 此文章於 2011-03-17 07:25 PM 被 liccaba 編輯.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an 2003
文章: 967
|
引用:
我倒是抱著比較樂觀的看法 雖說內建顯示跟主機版共享記憶體, 但是CPU直接控制顯示晶片效能應該不會差太多。看看Fusion E350的表現已經比很多入門的顯卡還可怕..... 尤其是最近AMD的顯示卡跳水的情況很嚴重,恐怕是為了讓路給Fusion跟7系列的準備吧。 PS. 湯姆老爹的測試, 這頁的成績..跟5450平起平坐 http://www.tomshardware.com/reviews...nce,2790-5.html 此文章於 2011-03-17 08:22 PM 被 ccyew 編輯.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ul 2008
文章: 115
|
引用:
猜測應該有衡量過效能才會把相對應的規格型號打上去, 所以說能夠到HD6550理論上應該會蠻強的。 ![]()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Feb 2009
文章: 351
|
引用:
基本上像樓上貼的資料跟以前780~890G的效能測試,都可以看得出來共用RAM不會對效能有致命性的打擊 GPU CLOCK我好像有說到是594,5670是775 真如目前新聞發行的話,效能應該還不錯啦 如果考慮到LLANO的CPU核心只是製程進化、砍L3的PII AMD給這個老核心多配點GPU效能出來一點都不過分XD 說讀顯是3D效能的王道有點不正確,應該說是唯一解才對XD 一張中高階卡就比頂級CPU還耗電了,當然黏不起來XD 此文章於 2011-03-17 10:01 PM 被 阿正 編輯.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May 2007
文章: 285
|
引用:
閣下是在下遇過第一個願意改錯字的,好感動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