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an 2008
文章: 195
|
引用:
代工廠決定不代表是貼牌,貼牌是另外一個意思。 至於產能不是問題............這.............你舉個例子看誰可以吃下來好了。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Oct 2001
文章: 419
|
引用:
Nike 會拚價格? APPLE. SONY 等等也都算嗎? 您太小看台灣的"代工"傳奇 從天上飛的.水面.水底.到處都有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an 2001
文章: 768
|
嗯,當人家已經連品牌都賣了
我們還在吵代工跟品牌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04
文章: 54
|
引用:
廣達吃過筆電,後來自己要衝量 至於iphone,ipad....台灣沒有下一家.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an 2008
文章: 195
|
引用:
應該是說沒人想要買台灣的品牌=___=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Oct 2001
文章: 419
|
引用:
就當是個笑話吧 ![]() "代工"絕對是個高深的科學....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04
文章: 54
|
引用:
貼牌的品牌多的是. Niike,Adibos,PUMP,Orange,SORY...... 這些品牌,除了價格還是價格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an 2008
文章: 195
|
引用:
產能有排擠效應,你吃了A, B的產能可能就吃不到。 且很多公司配合久了也不好推,如你接A三個世代的產品,現在A有第四世代產品要開始design了,你為了接APPLE推掉他?! 那到頭來你也可能兩頭空了。 別以為大廠RFQ那麼好搶,搶下來吃不吃的下去又是另外一個問題。 現在再看產能,別以為問題點只有在產能阿....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04
文章: 54
|
引用:
製程才是吧.........不管是化工,機械,紡織,電子,設計. 把代工神格化,對產業沒有益處.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Oct 2001
文章: 419
|
引用:
是喔.....這些品牌要跟誰拚價格丫? LBT牌嗎?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