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an 2002 您的住址: 電影院
文章: 1,363
|
![]() 引用:
沒附軟體就算了, 今天收到包裹,打開這S07XLT的盒子, 發現裡面沒附SATA的連接線..... 所以我得另外買線了 ~ 拿到現貨又不能馬上裝 ~ 盒子上也不標明清楚內容物說 ~ 不然我就會先買好 ! 這點應該挺不貼心的說 ~~ ![]()
__________________
沒有所謂絕對是與非,只有見仁見智的差別. -------------------------------------------- CPU:i7 - 6700K (Skylake) 記憶體: Kinston HyperX Fury (2666MHz) (16G) 顯示卡:Galax GTX-970 Black Edition 主機板:MSi - Z170A Gaming M9 ACK 硬碟:美光 SSD 250G (2顆) 喇叭:Edifier S1000DB + Logitech Z906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08
文章: 750
|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Jul 2001 您的住址: Hsin-Chu / Chung-Li
文章: 3,543
|
引用:
新規格/新技術剛問市時, 哪個價錢不高? 不能用現行相對高價, 來推論未來沒市場吧..
__________________
指揮所:陣地準備好報告!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08
文章: 750
|
![]() 現在EBK比XLT要便宜,某屋
原本貴1000的 是怎?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12
文章: 11
|
在台灣出閹割版還蠻過分的!!!!!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5
文章: 6,087
|
此文章於 2012-11-01 06:48 PM 被 Sioux 編輯.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5
文章: 6,087
|
同大陸站有一連結標題為:全球最快先锋15X蓝光BDR-S08XLB将上市
連過去卻是上一代的內容...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Oct 2011
文章: 1,017
|
大陸市場大 他們丟不起 所以主力機種都放那邊 不過台灣放太監機也太過分了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5
文章: 6,087
|
奇怪看了一下淘寶半台8代都沒現身,明明大陸十一月初已經辦過燒錄倍速大猜謎了,而且日本已經那麼多款舖得滿地都是,製造日期甚至有幾個月前的...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12
文章: 220
|
想當初DVD時代經過快速的下降成本後,也是一台來到2K-3K價位
那時候個人認為DVD是巔峰時間,何謂巔峰? 也就是價位算是合理,品質也是優秀的時代 那時候正是PIONEER A08和BENQ 1620PRO的時代 又以BENQ 1620PRO來的最強,甚至品質超過後來的神機1640 1640也不是說不好,只能說成本下降嚴重,都不耐操 那時候BENQ 1620PRO,還有神片就是太誘便宜版的日製變色龍 那時候的片子到現在都還頭好壯狀,影片快轉也不LAG 相比後來2-3年後的機器...一台1K以下的時代 只能說慘不忍睹,那些年以後我燒錄的片子,現在一堆出問題 只能說沒有人願意來研發好的燒錄機�***廠的用料也每況愈下... ------- 講到這裡,剛好BD時代現在有點是跟當時候黃金交叉 現在應該也是剛好達到品質和價格的平衡,以及單層片子來的比較甜蜜點的時刻 不過我也只能說當時我燒DVD到後來的感想就是很後悔 原因有幾個大條的∼ 1.好得資料要備份出來要浪費很多時間,以及好得片子也有保存壽命,大量資料的移轉 根本不太可能 2.無法重製...燒完等同把那個錢也給燒掉,現在的外接硬碟備份還比較實在∼ 隨時可以更新或者刪除...BD片根本沒辦法∼ 我能說BD不死,但是他不會享受到當時DVD的蜜月期∼∼ 因為外接2.5" + USB3.0的備份速度,是遠遠高於BD的,以及敏捷度也是打啪BD... 2.5" 1TB現在只要2K出頭...3.5外接 3TB只要4K有找 現在小檔案和人手幾乎都有手機,要交換資訊只要用藍牙或者雲端 要稍微大一點的中型檔案在幾百MB甚至幾G都有隨身碟 真的幾百GB我也懶得用BD在那邊燒,誰有那個美國時間?直接外接USB 2.5"就解決 真的一般人交換資料也大概很少超過50G的應用 這種容量級別的應用,我想也不用拿2.5"了,直接FLASH隨身碟就解決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