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04
文章: 54
|
引用:
id要有連貫性......又不是專案.CASE BY CASE. 別期待只想炒股價的老闆,經營企業有一致性.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04
文章: 54
|
引用:
就是他,開啟台灣印股票換現金給科技新貴的歪風 怎麼不直接加薪? 二十年前還喊21IN21........21世紀要有21家上市公司. ![]() ![]() ![]() 去看看美日大廠,有這麼愛ipo的 ![]() ![]() ![]() 明石,建石,德石,連石,元石,啟石,宇石,.......... ![]() ![]() ![]() ![]() ![]() 搬一堆石頭來砸 ![]() ![]() ![]() 此文章於 2011-03-10 05:41 PM 被 MIB 編輯.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an 2008
文章: 195
|
引用:
這就要看老闆怎麼想了。 如果只是一個吸睛的產品,ID是不需要連貫性的。 但是是整個統一到自己的產品線,這就要看老闆的態度了。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an 2008
文章: 195
|
引用:
.....股票換現金是歪風阿...也許吧。 這邊就不評論了 ![]() 舉他只是想讓你了解分家的影響。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Oct 2001
文章: 419
|
引用:
要不要換個說法. 蘋果敢給別家代工嗎? 有別家吃得下這產能? 另.別小看台灣"代工"業.很多你碰到的3C產品.可都是台灣"研發"出來的 引用:
眼光放大點吧. 閣下根本沒在業界待過 很多"品牌"根本只剩"品牌" 其餘一切全由這些"代工"廠決定 這樣講你聽的懂吧. 引用:
哈哈哈哈哈哈哈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04
文章: 54
|
引用:
有什麼影響,總體利潤有增加,還是營收灌來灌去. 明明就是被外資分析師牽著走,要去炒股價的老闆們.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an 2008
文章: 195
|
引用:
................你還是去了解一下會比較好。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Oct 2001
文章: 419
|
引用:
引用:
為何以上各位會認為代工廠"研發"層次較低? 純粹只是不了解而已 很多品牌只剩下"行銷". 而其研發.生產.庫存.進料等都是代工廠完成的 另."品牌"利潤極大? 這更是笑話...... 代工可以幫許多"品牌"代工而"品牌"只能賣自己 懂意思嗎?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04
文章: 54
|
引用:
apple很難換代工廠,也很少換 去把代工廠買下來,還比較好吃到蘋果. 至於產能,除了iPHONE,iPod,iPAD 蘋果電腦產品市佔率超過10%,產能不是很大的問題. 引用:
貼牌是吧,價格決定一切.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04
文章: 54
|
引用:
沒錯啊,只能拼價格的品牌啊. 當然只剩行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