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數位影音討論群組 > 影片討論區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新天堂樂園
Advance Member
 
新天堂樂園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Sep 2001
文章: 457
弔詭的「生命現象」

轉貼From《紀錄片映像報》
http://maillist.to/documentary

弔詭的「生命現象」  文/林木材

  我們都明白電影中所可能涵蓋的知識與力量,每個人走進戲院,當然也帶著各自的期望與目的,但在過分商業的運作機制之下,重金的包裝與行銷,連絕對奢華的影城也出現了(台北大直六福皇宮大千電影院),週邊飲食的販賣,俊美的明星巨形看板,使得大眾往往忽略電影除了娛樂之外的其他價值,「電影」被操縱成為一種理所當然的「商品」,而「看電影」這樣的行為,更直接成了一種純粹消費行為。

  台灣電影不振是不爭的事實,不過在今年卻破天荒的有著多部紀錄片被推上院線,(包括了《跳舞時代》、《歌舞中國》與《海洋熱》),加上麥克摩爾所製作的《華式911》在國際得獎頻頻,使得紀錄片的聲勢高漲討論風波不斷,曝光的機會增加,也喚起了的更多人的注目。

  紀錄片在台灣長期處於極小眾市場,甚至必須在影展與某特定節目中才能窺見。而「全景映像季」這次以台灣人民共同記憶的九二一為主題,打破了過往紀錄片上院線總是特殊題材(如陳俊志的《美麗少年》,同志題材)的範疇,一直以「人」(平民百姓)為紀錄對象,強調「蹲點」紀錄方式,作者往往涉入其中,與被攝者所產生的互動關係(社會實踐的一種)都是全景的一貫特色。而《生命》一片場場爆滿,幾乎肯定成為今年最賣座的國片,不過當這樣的稍具私密情感的紀錄片被搬上大螢幕讓觀眾買票觀看,紀錄片本質與商業之間的衝突矛盾,是首當其衝必須面對的問題。

  強大的「生命效應」蔓延著(之後會在中部與南部放映,可能超越《月亮的小孩》,成為台灣最多人觀賞過的紀錄片),好多好多人看過了之後,紛紛說出「我好慚愧」、「我真是膚淺」,感動掉淚的人更是不在話下,《生命》所引起的迴響當然無庸置疑,成為一部對於作者本身、被攝者、觀眾甚至是整個大環境都有正面影響的典範作品。但當我們觀賞著影片中主角用各自方式撫平生命創傷的過程,那些曾被紀錄下的任何言語舉止,都將變成永恆。或許能夠盡量避免,但誰都無法預料這些鮮活主角對著鏡頭發洩情緒與訴說心情時,對於所可能指涉到的任何人、事、物是不是會造成任何負面的傷害,況且紀錄片上院線,是只要有錢(願意排隊)就得以觀賞,開放性的觀影方式暴露了被攝者的尷尬處境,更考驗著作者的能力與良知。

  《生命》固然值得推薦,它特殊的敘事與形式,使得觀眾清楚明白的得以進入主角心境,許多觀眾都直呼「好看」、「感動」,但這種觀後感會不會僅止於消費式的?那麼紀錄片《生命》又與一部極至感人的劇情片有什麼差別呢?我想這應該不是全景力求推上院線讓更多人得以觀賞的初衷。

  《生命》拓展了一般人對紀錄片的印象,許多人不再苦於無門接觸紀錄片,但我們更必須明瞭,《生命》只是台灣眾多紀錄片裡的其中一部,若將吳乙峰(不等於全景)奉為圭臬主流,不僅僅會把紀錄片推入「作者論」的陷阱裡,遺忘了被攝者的重要性,只是成就了作者(導演),更可能扭曲紀錄片的意義。另外,雖然《生命》仍延續了吳乙峰的一貫特色,但在《天下第一家》卻出現迥異的風格,若僅僅只看過《生命》,那這個「生命現象」可能使得眾多創作者紛紛效法所謂的「吳式」紀錄片,但卻只能成為空有溫情表面,無法達到真正關懷與高度人道精神的深層內在。

  將紀錄片推向院線市場,實在是一個與民接觸的好管道,但是多少創作者能向全景一樣總是堅持到底,雖窮困但展現憾人的氣力。有人宣稱讓《生命》成為公共財[p1] ,但我們是在「觀看」他人的生命,而不是「買斷」他們的生命,這樣的做法是否有尊重片中所有的被攝者呢?說穿了不過是個觀看者一廂情願之請罷了。當紀錄片成為必須顧及消費導向與商業利益的同時,可以想像的剝削被攝者與違背拍攝倫理也將開始。「紀錄片」或許是台灣電影的另一個希望,但這個「生命現象」只是偶然,並非絕對。
--------------------------------------------------------------------------

[p1]2004.09.23
中國時報,讓《生命》成為公共財,文/陳豐偉
     
      
__________________
電影•人生•夢!
http://www.wretch.cc/blog/fansss
小弟的個人BLOG,歡迎光臨指教!

強力推薦一份關於紀錄片的電子報:《紀錄片映像報》
http://maillist.to/documentary
歡迎訂閱!
舊 2004-09-28, 11:50 PM #5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新天堂樂園離線中  
jjong
Amateur Member
 
jjong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Dec 2001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49
Thumbs up 豁然開朗

引用:
作者Jummie
我最近愈來愈覺得《生命》並非為一部紀錄片,而是一部電影,而且是有劇情的那種,
還是一部承襲自臺灣新電影的電影。
他包裝於九二一地震的外在,探討的卻是極為私密的內在。
我看完電影的感覺也與你差不多,女朋友也是...

「另外自己看完後,覺得沒有很感動,
甚至還沒有在螢幕前看大家討論區的內容來的感動,
不知道是不是期望太高的關係...」

但最近這幾天卻不時的在想著《生命》這部影片的含義,
我覺得,我被報導引導著走錯了方向,讓我只想到他是部關於九二一方面的題材,
但事實上,導演想呈現的卻不是地震發生後的故事這麼簡單,
否則他把自地震發生後自今的種種剪輯出來,也是一部令人動容的作品,
但是,導演其實把自己身處在那個環境下,突然有所感觸的那一面給呈現出來,
從茫然無助、尋求幫助、探索未來,直到檢視生命,
到最後卻發現,這原來是導演自己在面對自己生命的一個...


是的
聽您這麼一說,我突然懂了
把我的疑惑都解開了
是的
突然我覺得重點在恐怕就是您說的
導演在抽離的角度看著紀錄的對象
看著他們不斷向生命另一個階段前進的同時
導演自己的生命又如何進程呢?
當然我不是導演
如果是我能有勇氣去面對
甚至是剪接呈現給觀眾嗎?
 
舊 2004-09-29, 12:09 AM #5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jjong離線中  
bart1
Power Member
 
bart1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Oct 2002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577
昨天看完"生命"這部紀錄片的時候
每當影像和聲音出現獨白的時候,不爭氣的眼淚就不停地流下
或許當面對生命這樣一個議題的時候,我們知道自己是渺小的
看到別人堅毅強韌的生命故事,讓我們不斷反省自己的生命又是如何

昨天早上看完電影之後,導演意外現身
告訴我們他拍這部紀錄片的一些想法,我邊聽邊點頭
我完全同意導演的理想和觀點,很開心知道他依舊關心臺灣的在地故事
就像是他早期作品"月亮的小孩"一樣

"生命"本身就是一部有生命的作品
"生命"啟發我們但不影響我們
因為"生命"知道每個人都有尋找自己生命出口的方式





忍不住想要支持全景的用心,就預購了一整套新的紀錄片
希望大家多支持他們用心去紀錄臺灣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
電影就是這麼奇妙
從出生到死亡,三個小時就能讓你經歷過人生的起起伏伏...
舊 2004-09-29, 09:35 AM #5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bart1離線中  
視體撞擊
Major Member
 
視體撞擊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Sep 2003
您的住址: 我房間
文章: 135
小弟拙文

小弟寫在我的blog中的拙文:

到了總統戲院看了吳乙峰的《生命》,我有時會覺得全景是台灣最值得尊敬傳播公司之一,為什麼,因為他們是真心為了他們所關心的人而拍。

有些人拍片為了名與利,有些人拍片為了追求藝術的極致,也有一些人是為了他們所關心的人,想為了他們而拍,我覺得後者才是最高境界,在影片中吳乙峰特別關注在幾位災後失去親人的人們,花了約三年記錄了他們的生活及心態轉變,另外吳乙峰還插入兩條看似跟921地震無關的兩條線:他中風的父親,還有只以畫外音出現跟他討論該如何拍的朋友。他對他中風的父親的一些想法與思念,其實是跟那些倖存者們的心態是可以互相映襯的:同樣對現狀無力改變,卻必須要想辦法適應,並重新找回自己生存下去的力量,那些人的力量有些是靠者新生命,有些人出國,有些人靠著愛情,而吳乙峰的力量則是繼續紀錄下去,實現他的理想。至於一直跟他討論的朋友,看似只是在跟吳乙峰討論,中間還突然跟他不合而停止討論,但這個「人」卻在結尾出現令人意外的轉折,這個安排其實更道盡了生命的無常,但是亡者已逝,能讓活下來的人認真的活下去才是重要的,我想這是這部紀錄片要表達的吧。

不過像我這種把紀錄片拍的華麗又節奏輕快的人,看這部步調深沉的片時,也忍不住在閒場時打了好幾次哈欠(不過不是片子不好,是我自己口味的關係),但當我看到影片中的幾個人訴說著他們的他們的想法時,卻又讓我精神飽滿,因為我可以清楚的從們的眼神,他們的口氣中感覺到他們的難過、無奈、以及他們在事過境遷後的改變,看得出來吳乙峰是真正用心用力記錄著他們,吳乙峰本人甚至在一段對一位已經想死念頭的女子的訪談中,親自在鏡頭前斥責他的想法,就紀錄片而言,這種作者親自進入影片中的狀況是極少見的,卻也可以看到他對這些人的感情。

其實台灣的紀錄片質與量都很好,只是一般大眾都不清楚,這次這部紀錄片很難得的上了院線,總統戲院的環境也比我想像的好,這次的觀影經驗可稱難得,如果你對《生命》有興趣,這是一次機會,不然也也可以選擇購買他們的dvd,這部片或許不像好萊塢片富娛樂性,但當中的真實與感情仍然值得一看,如果你是那種看到紀錄片或步調慢的片就一定會睡著的人,那讓我老王賣瓜一下,你可以先從《他鄉際遇》這部快節奏和真感情兼具的作品慢慢看起,慢慢品嚐紀錄片的內涵與深度。
舊 2004-09-29, 11:13 AM #5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視體撞擊離線中  
Jummie
Senior Member
 
Jummie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Sep 2001
您的住址: 臺北市
文章: 1,169
以DV拍攝不符合報名規格 「生命」賣座卻無緣騎金馬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0100301,00.html

張士達/台北報導

吳乙峰導演的紀錄片「生命」,眼看即將成為今年最賣座的台灣電影,卻因是以DV拍攝,不符合金馬獎報名「影片」的規格,而註定無緣騎金馬,也再度突顯出金馬獎規定以及國內電影法規不合時宜的問題。

雖然數位影像早已是潮流,但仍在戲院一票難求的「生命」,卻也因為這個「數位」的身分,而成為近期國片最賣座卻無緣角逐金馬的弔詭案例。事實上,金馬獎堅持只接受以影片形式報名,但對作品原始媒材並不過問,因此近年來許多國片都以數位拍攝,然後再轉拷成影片去報名。但「生命」如今在戲院也是直接以DV放映,脾氣直率的吳乙峰堅持「我幹嘛要為了他們(金馬獎)專程花錢去弄一個拷貝?」

其實「生命」早在日本山形影展獲頒優秀賞時,就因DV規格無法獲得新聞局頒發一趧v展獲獎作品應有的補助獎金,只能被歸類為廣電處業務。如今金馬少了「生命」這部優秀作品,更應刺激執委會思考早該正視的參賽規格問題。

【2004.10.01 中國時報 】
__________________


blink Nattie's eyes 眨眨娜緹兒眼睛
The Next Enormous Wave of Taiwan Cinema 臺灣電影後浪潮

我寧願遊蕩在妳身邊做七天的野鬼,跟隨妳,
就算落進最黑暗的地方,
我的愛,也不會讓我成為永遠的孤魂。 -李慕白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舊 2004-10-01, 12:13 PM #5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Jummie離線中  
jjong
Amateur Member
 
jjong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Dec 2001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49
Thumbs down

引用:
作者Jummie
以DV拍攝不符合報名規格 「生命」賣座卻無緣騎金馬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0100301,00.html

張士達/台北報導

吳乙峰導演的紀錄片「生命」,眼看即將成為今年最賣座的台灣電影,卻因是以DV拍攝,不符合金馬獎報名「影片」的規格,而註定無緣騎金馬,也再度突顯出金馬獎規定以及國內電影法規不合時宜的問題。

雖然數位影像早已是潮流,但仍在戲院一票難求的「生命」,卻也因為這個「數位」的身分,而成為近期國片最賣座卻無緣角逐金馬的弔詭案例。事實上,金馬獎堅持只接受以影片形式報名,但對作品原始媒材並不過問,因此近年來許多國片都以數位拍攝,然後再轉拷成影片去報名。但「生命」如今在戲院也是直接以DV放映,脾氣直率的吳乙峰堅持「我幹嘛要為了他們(金馬獎)專程花錢去弄一個拷貝?」

其實「生命」...



時代在轉變
技術在改進
人心也在改變

金馬獎的意義與價值
是否也應該改變了呢?

已經沒有國片市場的現在
金馬獎似乎應該擴大他的對象
以免有一天淪落到沒人要來報名參賽的窘境
舊 2004-10-01, 03:49 PM #5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jjong離線中  
Jummie
Senior Member
 
Jummie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Sep 2001
您的住址: 臺北市
文章: 1,169
拍出921震殤
導演吳乙峰 獲邀到阪神
http://udndata.com/ndapp/Story?no=3...news_id=2646430

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

執導921大地震紀錄片「生命」的導演吳乙峰,已獲邀將到日本參加明年阪神大地震十周年紀念活動。甫開幕的霧峰921地震教育園區,未來也將在園區內的影像館長期播放「生命」。

921大地震剛滿五周年,阪神大地震也將在明年元月屆滿十周年。

范巽綠認為,921大震後不少人主動前來關心台灣災情;2000年,她帶著中部災民前往日本「取經」時,他們不吝分享日本災後重建經驗,雙方互動關係密切。

小林郁雄相中了以紀錄片「生命」感動陳水扁總統等人落淚的吳乙峰,將邀請他參加明年1月17日阪神大地震十周年紀念活動。范巽綠表示,獨具特色的建築使921地震教育園區的吸引力倍增,園區內隆起的斷層帶、震裂的校園建築及影片將保存921地震的記憶。

【2004-10-03/聯合報/B7版/文化】
__________________


blink Nattie's eyes 眨眨娜緹兒眼睛
The Next Enormous Wave of Taiwan Cinema 臺灣電影後浪潮

我寧願遊蕩在妳身邊做七天的野鬼,跟隨妳,
就算落進最黑暗的地方,
我的愛,也不會讓我成為永遠的孤魂。 -李慕白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舊 2004-10-05, 01:07 PM #5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Jummie離線中  
twokeys
Elite Member
 
twokeys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Feb 2002
您的住址: 台南
文章: 4,476
月亮的小孩vcd哪裡買得到呢?
__________________
部落格

相簿
舊 2004-10-17, 07:29 PM #5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twokeys離線中  
Jummie
Senior Member
 
Jummie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Sep 2001
您的住址: 臺北市
文章: 1,169
引用:
作者twokeys
月亮的小孩vcd哪裡買得到呢?


只有出 DVD 哩!詳情可參考
http://www.docu.org.tw/wiki/Group/FullShotBuy
__________________


blink Nattie's eyes 眨眨娜緹兒眼睛
The Next Enormous Wave of Taiwan Cinema 臺灣電影後浪潮

我寧願遊蕩在妳身邊做七天的野鬼,跟隨妳,
就算落進最黑暗的地方,
我的愛,也不會讓我成為永遠的孤魂。 -李慕白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舊 2004-10-17, 08:47 PM #5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Jummie離線中  
Jummie
Senior Member
 
Jummie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Sep 2001
您的住址: 臺北市
文章: 1,169
自由時報電子新聞網 > 影劇焦點

紀錄片「生命」 創造台灣電影奇蹟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4...today-show1.htm

〔記者王萱儀╱台北報導〕從九月十八日在台北一家戲院上映到現在,「全景映象季」的台北票房數字已經逼近八百萬大關,儼然截至目前為止最賣座國片!

「中興新村來了五百多個觀眾啦!還有很多人排在外面進不來,放映師說他做三十多年了沒看過這種事!」九月十八日,「生命」在台中、台北聯映的第一天,吳乙峰興奮的聲音從話筒裡傳出來:「連小孩子都很安靜的看到字幕放完,大家還起立鼓掌,垃圾筒裡頭都是衛生紙!」

口耳相傳 要身邊的人去看片

從那一天起,「生命」就在台北不斷延燒,政府單位、辦公室、社團教室,看過的觀眾個個口耳相傳,要身邊的人也去看片。在散場的戲院外頭,你告訴吳乙峰自己大學剛畢業,他說:「那從大一到大四的學弟妹都交給你了」;你說辦公室的人都來看片了,他說:「那隔壁辦公室的就交給你了」;你說老師有規定要來看片,可不可以去學校放?他一定告訴你:「要進戲院來看啦!」

「讓院線的人知道,原來紀錄片也可以吸引觀眾,對我來講這就是革命性的一步。」吳乙峰說:「戲院老闆也覺得奇怪,票房怎麼都掉不下來,一個禮拜比一個禮拜好?」

一開始當然不會這麼輕鬆,相較於劇情片,紀錄片本來就是一般觀眾在「休閒」時不會想看的類型。當時台北華納威秀一天要價十八萬,其他戲院也要求包場費,要不是中華電信老闆賀陳旦因為看「生命」看了六遍,大為感動,願意贊助台北包廳費,Sony從國外進了兩台DV投影機,接著NGO團體、網路寫手會等也大力推薦,「全景映像季」不會一開始預售票就衝到快兩萬張。

「我電視上兩次就不想再看到自己了,最重要的是觀眾看完以口碑傳出去,」吳乙峰說。於是最先放映的總統戲院多演了兩週,本週開始移到樂聲戲院;後來跟進的欣欣晶華也是上映兩週之後又再加映,什麼時候下片還不確定。算算到上週末票房已經逼近八百萬大關,今年賣得最好的國片「十七歲的天空」,全省票房加起來也是八百萬。

台北票房佳 南部也看好

台北票房好了,高雄十全戲院老闆願意花三十萬買DV投影機,已經開始放片,十月二十二日雲林斗六「中華電影城」要加入,十月三十日台中「新光影城」與「萬代福」也要聯映。

「現在看起來好像有賺,但其中戲院抽大概一半,我們從七月開始宣傳,每個月開銷要九十萬,目前也只有打平而已。」吳乙峰笑稱自己現在是「全景」頭號銷售員,因為過去五年都在災區拍片,「全景」其實還有一千萬的洞要補。

「我們十二個人,以前分兩半,六個人去拍紀錄片,六個人去做工商簡介賺錢,騎機車要戴安全帽這種,賺錢來補,累了就換組。最近他們沒經過我同意就把我分配到賺錢這一組。以前我都不敢說要跟人家募款,講出來都覺得不好意思。我第一個試的是跟我媽募款,她連錢也不願意捐,把錢捐到廟裡去,她說這樣可以保佑我平安健康,捐給我們基金會沒有未來。」

「這次的熱賣也許只是一時的蛋塔現象,可是我不相信。」吳乙峰說:「因為台灣還有更好的紀錄片和劇情片創作者需要大家支持,但重點是,你要到戲院來,你進來代表什麼?有觀眾,有觀眾就有回饋,他們就可以繼續創作。我有一個相信,相信有個好的影像可以讓人家再經驗,然後這個社會就會變得更好,我們會繼續做下去。」
__________________


blink Nattie's eyes 眨眨娜緹兒眼睛
The Next Enormous Wave of Taiwan Cinema 臺灣電影後浪潮

我寧願遊蕩在妳身邊做七天的野鬼,跟隨妳,
就算落進最黑暗的地方,
我的愛,也不會讓我成為永遠的孤魂。 -李慕白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舊 2004-10-20, 02:07 AM #6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Jummie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6:16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