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數位影音討論群組 > 影片討論區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滄桑悠無愁
Golden Member
 
滄桑悠無愁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l 2001
您的住址: Hsin-Chu / Chung-Li
文章: 3,543
引用:
作者xmx
天呀!這部的 IMDB 竟然可以衝到 7.9 分~
基本上我可以算是半個科幻迷~
但……這部我看到一半就開始不耐煩了~
有股衝動想直接快轉到結尾就好~ @@

誠實預告的評論說的真是貼切~
銀河系最無腦的艦長、再配上到處亂灑的狗血~
這種分數配上亂七八遭的劇情~
只能說阿宅們的力量果然非常強大~~


就現實的層面來說

也沒有第二部星艦迷航片, 能拍得比它好呀..
     
      
__________________
指揮所:陣地準備好報告!

舊 2013-10-01, 01:09 PM #5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滄桑悠無愁離線中  
Ivanshan
Se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2
文章: 1,134
引用:
作者滄桑悠無愁
就現實的層面來說

也沒有第二部星艦迷航片, 能拍得比它好呀..

Star Trek系列,無論是影集版或是電影版,美國的Trekkies怎麼看應該才是重點,畢竟全球Star Trek粉絲最多的是在美國,但本片卻在美國引起極大爭議。8月中旬在拉斯維加斯有一場Trekkies的聚會,他們也在會中票選Star Trek系列的最佳影片,本片排名第13名,也就是最後一名。這個系列電影的粉絲應該會問,電影版總共只有12部,本片怎麼會被選為第13名?因為那部諧仿版驚爆銀河系(Galaxy Quest,1999)被選為第7名,只比第6名的星際爭霸戰(Star Trek,2009)差一名,也就是說美國的Trekkies甚至認為諧仿版比本片好看。

而這個票選結果在美國還有後續發展。好萊塢使用推特(Twitter)的人比使用臉書的人要更加普遍,本片的編劇由上一集的Alex Kurtzman、Roberto Orci二人組續攤,再加上Damon Lindelof,這三位差不多都是導演J.J. Abrams的班底,他們大概都有推特帳號。其中,主力編劇Kurtzman為了這個票選結果,與Trekkies辯論,最後結果是Kurtzman宣佈關閉他的推特帳號。由於J.J. Abrams要拍星際大戰七部曲,所以大概也可以確定他的班底、也許包括將這個系列電影起死回生的編劇們,他們大概都不會再為第三集效力。由於Trekkies大本營的美國觀眾不喜歡本片,派拉蒙也許會有其他的想法。

至於「沒有第二部星艦迷航片, 能拍得比它好呀」,美國的Trekkies很顯然並不喜歡本片,而海外市場也不一定算是被本片給拉抬起來了。由於本片製作成本高達1.9億美元,比上集多出4000萬美元,派拉蒙顯然並不太滿意本片的最終票房。由於今年暑假檔堪稱是「大片墳場」,好萊塢破紀錄推出18部億萬大製作,目前差不多確定8部會有不少虧損(應該會虧幾千萬美元),其中4部是全球票房都垮掉(應該至少虧上億美元),好萊塢六大在暑假後的初步檢討,差不多統一口徑將會砍未來大片的預算,The Hollywood Reporter的報導提到,派拉蒙已經決定下一集要在加州以外地區拍攝,而且會到「稅務更友善地區(a more tax-friendly location)」拍攝。因為J.J. Abrams不想離家工作,所以為了遷就他,上集以及本片都是在加州拍攝,而這關係到2000萬美元(That was a $20 million issue.)。(J.J. Abrams為了家庭因素不願到外地工作,也是前一陣子傳聞他放棄星際大戰七部曲的關鍵之一,因為七部曲已經決定要在英國Pinewood片廠拍攝,據說後來的解決方案是,仍然在英國拍攝,但後製全部移回加州,所以傳聞迪士尼也為了遷就他,在好萊塢搭建提供七部曲後製的場地)

至於票房的部份,上集只有2D版本,北美就賣了2.577億美元,海外則是1.279億美元,其中,中國票房只有855.69萬美元,俄國也只有412.24萬美元,這兩個地區分別是好萊塢電影去年在海外的第二、三大市場。而本片加上了3D以及IMAX,在3D與IMAX加收票價墊高票房後,海外票房增加到2.382億美元,北美卻萎縮到2.287億美元,某種程度反映出美國Trekkies的看法。而本片的海外票房雖然因為加上了3D以及IMAX,因而比上集多出1.103億美元,但中國票房5691萬美元,俄國票房1051.59萬美元,這兩個3D電影目前的票房重鎮比上集增加了5474.66萬美元,也就是說本片比上集海外票房進步,有一半是依賴這兩個地區的巨幅成長(好萊塢3D電影近年在這兩地大概都有基本盤),若是再扣除3D與IMAX加收票價的助益,海外觀眾人數的實際成長其實相當有限,北美觀眾人數的負成長更遠大於票房數字呈現出來的差異。

至於本人對Star Trek的看法,我承認不是粉絲,但我看過前面的11部電影以及驚爆銀河系。4年前星際爭霸戰上片前好幾個月,我就陸續弄到前10集電影的DVD、其中前7集還都是雙碟版,全部看過一次後,接著就到國賓戲院看星際爭霸戰,看完的感受就是,Star Trek不是我的菜,接著就是把DVD一次處理掉(上網拍賣,還小賺一、兩千元)。至於本片,我會等本片在出租店變成舊片時,再租來看一下,順便讓客廳的重低音喇叭運動一下。

以下是美國的Trekkies於8月份中旬在賭城聚會的相關新聞網路連結,裡面附上了他們票選的結果,有興趣的朋友請自行前往閱讀。

http://www.giantfreakinrobot.com/sc...-franchise.html
 
舊 2013-10-02, 01:30 AM #5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Ivanshan離線中  
paperboxlion856
Power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6
文章: 528
引用:
作者Computer Cowboy
這叫劣幣驅逐良幣吧
真正的StarTrek要表逹出的是一種人文的思想, 一種會讓人深思或者反思某種思維或意念,
StarTrek - TNG最受推崇的那一集The inner Light, 完全沒有巨艦大炮的互轟, 也沒有眩目的特效。
引述Flyine論壇網友長安散人的發文:
『縱觀Star Trek:TNG系列總共七季178集劇集,“The Inner Light”是我最喜愛的一集。在這集中,沒有激烈的太空大戰,沒有奇異的外星生物,更沒有近乎魔法的先進科技,只有生活的片段和平靜的敍說。但平淡無奇的外衣又怎麼能遮掩住深邃思想的光芒?一部由視覺特效堆砌出來的商業大片或許在票房上能取得暫時的成功,但能經受住歲月的沖涮最後依然被人們記住的影片,才是真正成功的作品。
“The Inner Light”,正是這樣一部作品。它延續了吉恩•羅登貝瑞一貫宣導的深厚人文關懷和對諸如種族、生命、人性、愛等哲學命題的思考,在我心中,是幾能與約...

如果不是因為Star Trek前面堆疊這麼多內容,"The Inner Light"的平淡怎麼被顯現其可貴?
舊 2013-10-02, 01:47 AM #5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aperboxlion856離線中  
阿明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00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390
Red face

這片不是很喜歡,看完感覺就是這個艦長怎那麼可憐,所有事情都拿自己的命去賭一把,也沒個跑腿的幫他完成任務,都是自己一人無腦的在賣命,看不出是一個運籌帷幄又睿智的艦長,一直讓艦上所有人身陷危險之中,就變成一個純動作片啦,也沒特別驚喜的地方。
這集的導演好像是JJ亞伯拉罕,還滿失望的說。
第一集還好看些。
舊 2013-10-04, 05:09 PM #5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阿明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4:49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