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Oct 2002 您的住址: 另一個地球
文章: 4,558
|
引用:
問題是很多品牌包裝米最大的LOGO面幾乎都沒寫混米 都在小小的原料格上面寫上趴數... 美國米的一等米我沒有吃過 比台灣的好吃嗎?
__________________
大家快來加入World Community Grid(BOINC for Android)與Folding@home(Folding@Home for Android)的行列,一同找出重大疾病(愛滋、癌症、帕金森氏症...等)的解決方案 [YOUTUBE]PPc7gsZIk24[/YOUTUBE] ![]() ![]() ![]() ![]() ![]() ![]() ![]() ![]() ![]() ![]() 網路果然很危險,動不動就會被告... ![]() ![]() ![]() 發現自己越來越痴漢了... ![]() ![]() ![]()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ug 2001 您的住址: 台中or桃園
文章: 1,134
|
引用:
一般人念了EMBA只能進公司當文員(我認識不少PM以及主管會去念) 吳寶春念了EMBA可以統領整家公司,就算他沒有很懂,那麼至少他理解他底下的經理人想做的事情是否合理 -- 我真的看不出為什麼不能給他念EMBA... 如果學了一樣東西就只能把這技能當作這個東西來用,而無法跨領域,這只能是"技工",而成不了"匠" EMBA的學術地位老實說:非常低 至於MBA,那又是另一回事了...(但實際上還是不太高,以單純學術地位來說還及不上論文畢業的碩士) EMBA不是在乎那學位,而是在乎是否能夠針對學來的知識當作武器來加以應用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ug 2001 您的住址: 台中or桃園
文章: 1,134
|
引用:
我念大學的時候,國內某大學也是當無上限,無重點,無模擬考 考題就是針對老師編寫的講義的應用 考出來,該班級60%當掉,並檔修下學期的課程 我是其中一個被當的,但是可以修下學期,然後還是被當Orz 該科目,後來我是親自去請教老師為什麼別人會過而我不會的唸書方式才過的... -- 自此以後我改變了我學習的方式,學習重點不是在於內容,而是作者想表達的精神 有了骨幹,血肉當然就可以自然的長出來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Sep 2004
文章: 359
|
公平性這邊大家也講了很多。另一樓也有不再贅述。
最近的新聞好亂,光同一個新聞還可以有不一樣的版本 ![]() ![]() 天下的採訪(有糾正中時的報導):吳寶春有詢問要讀EMBA是否合資格。 結果被打槍,後來新加坡派人來面試,才有某人在說要留人。 所以走後門?也不是吳先生自己去走後門。 而且他自己也說:不要為我開先例。 而被糾正的中時(可能是錯誤的)則說吳寶春從沒申請。 而樓主在說產業人士外流才是個人最擔心的。 所以我才會認為各行各業的人才都應該留住。 人家新加坡不論在外商公司申請進駐都有設專門的申請單位,流程又超快。 我看過新聞是一~兩天搞定。 招攬專業人士也不在話下,像這次吳寶春想讀書,新加坡派專人來,還不用 他飛過去,哇靠,新加坡能做到這點真的揪感心。是各位有機會的話是 要去新加坡還是在台灣? 吳寶春是個帶頭羊(不是三隻羊 ![]() 相關制度上在學校來說絕對合法,可是會讓有專業背景想讀EMBA, 可是讀不了的,那些後續的專業人才會何去何從?(阿基師也有類似看法)。 相約一起去新加坡吧? 我很期待台灣至少和日本一樣,各行各業都受尊重(雖然他們也很重學歷) 人家電視冠軍什麼行業都有不可思議超強的人,我覺得除了那些專業人才 自我要求之外,只要努力精進的專業師傅,通常都很受尊重。 國人對學歷的迷思,何時才能結束呢? (我個人猜想,若新聞報導屬實,他自己曾經說過不要為我開先例的話, 再加上往後新加坡有申請過,吳寶春"應該"不會在台灣讀,在台灣讀 只會引起更多麻煩,或許這樣也好,不走後門,也不用改制度) 引用:
__________________
![]() 此文章於 2013-03-24 10:27 PM 被 spplkk2003 編輯.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13
文章: 0
|
引用:
這下可更加有趣了。 ============================ 吳寶春上學記,原文在這裡 http://blog.chinatimes.com/eat/arch...24/6653867.html 2013-03-24 12:20 今天一大早,接到同業的來電,他問我吳寶春的新聞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中時電子報已經把我的文章撤下,現在上網都查不到。其實我昨天晚上就知道,也確定了中國時報面對新聞真相的勇氣,原來只有一天而已。 三月二十二日周五中午,我用電話專訪吳寶春,發現吳寶春被台灣EMBA拒絕的新聞有很多誇大不實的地方,回到報社,本來只想交出專訪,並準備在部落格中寫出我個人的看法,標題為:「吳寶春上學記」。沒想到長官聽了很高興,表示兩篇都要登在報紙上,當時我回了一句:我敢寫,只怕你們不敢用。 昨天三月二十三日中國時報在A5焦點新聞版頭條刊登:「吳寶春澄清,未申請國內EMBA」,以及「吳寶春上學記,一場灑狗血的連續劇」.當天電視新聞對吳寶春踩煞車未再大作,當天晚上我看到政論節目的跑馬燈,說天下雜誌反駁中時「報導錯誤」。 我是記者,也是中國時報負責旅遊與美食的主管,民國七十八年六月十二日從銘傳商專大眾傳播科畢業後的第一天,就踏入新聞界工作,不管我跑的是什麼路線,我都以當記者為榮,以取得第一手新聞為傲,雖然大家看我天天吃喝玩樂,但新聞的基本功,我一日不敢鬆懈,對我組內的記者,也是同樣要求,即使是吃喝玩樂的每一篇文章,都要「經過採訪,仔細求證,才能報導」,但為什麼現在的新聞是照抄,照念就能過關,甚至自己加碼,道聽塗說,吳寶春要上學便是經典範例,媒體的掌門人到底是怎麼回事?腦袋長在哪裡?新聞要怎麼做?記者該如何自處? 已經很久了,內心的熱血一點一滴不見了,從中國時報換了新老闆,換了很多總編輯之後,跑新聞離我愈來愈遠,以前只要發現有趣的事,就想攻到前版,但被潑了幾次冷水之後,漸漸發現顧好自己的版就阿彌陀佛,前版對我們的專業要求大多是「配稿」,什麼亂七八糟的稿子都要配,甚至是電視新聞說了N次的訊息,中國時報過去大鳴大放的特質究竟到哪裡去了? 昨天早上意外接到一封訊息,是許久未聯絡的媒體前輩,來自紐約郝明義的問候:「瑞瑤,今天在電子報上看到你寫吳寶春的文章,很精彩,握手。」他眼中的精彩文章現在點不到、看不見,壽命沒有二十四小時。 其實昨天是我的生日,我想老天爺一直不斷用各種方法敲我腦袋,要我醒醒,不要為早已消失的新聞理想狗吠火車。 老闆不懂,高層也不懂,記者一輩子追求的是新聞上的鼓勵和肯定,無關薪水和?金,更無關老闆是誰,如果有時間上電視當名嘴做名人,這個人在報社的表現一定很爛,但偏偏很多人都只愛看表象,把默默認真工作的人當做來蹭飯、混日子、沒地方去的。我不是不會吵,只是不想吃糖。 以下是有關吳寶春的兩篇文章,我想寶春師傅應該跟我一樣,很高興這兩篇文章,讓所有炒作的新聞都停止了,讓事件回歸真相,讓有腦袋的人自行去判斷。 吳寶春澄清,未申請國內EMBA 王瑞瑤/專訪 世界麵包冠軍吳寶春被EMBA拒絕的新聞如雪球般愈滾愈大,吳寶春昨天澄清:「新加坡國立大學沒有派人來面試,我也沒有向政大、中山EMBA提出申請,事件發展始料未及,只能說一切都是媒體的『好意』。」 透過一段天下雜誌的影片,吳寶春要上學的新聞吵了三天,連日來各界對台灣教育制度僵化、人才即將出走的批評聲浪不斷,甚至震動高層,總統馬英九開口留人,前總統李登輝也出面說情。 迴避多日的吳寶春,昨天終於接受記者專訪,他的語氣委婉又無奈,像個做錯事的小孩,一開始吞吞吐吐,之後暢所欲言,承認外界很多描述都被過度放大,他的動機很單純,只是想學習從一個麵包師傅變成專業經理人。 問:馬總統為你開特例,教育部為你修法,一周後你可以申請任何一家EMBA,你會留在台灣讀書嗎? 答:我既然已經向新加坡國立大學提出EMBA的申請,程序一定要走完,等待對方通知,進行面試後再做決定。就像在台灣,本來就應該按照制度來申請,我不想形成特例,但有任何學習機會,我都不會放棄。 問:外傳新加坡國立大學對你表達熱烈歡迎之意,還派出十幾位面試官來台,積極爭取你入學,陣仗之大,前所未見? 答:其實我只是透過朋友介紹,遞出申請書而已,目前還在等通知,尚未進入面試階段。 問:三立電視台說,你屢向各家EMBA提出申請,但都遭到拒絕,是否真實? 答:我沒有向國內任何一所EMBA提出申請,前一陣子跑到政大旁聽,曾經詢問入學細節,發現自己資格不符,之後想去中山大學但沒有去,我無意傷害這些大學。 問:為什麼想讀書? 答:我上課是為了學習,不管讀哪裡都OK,以前去法國比賽,沒人教,也沒人問,就訓練自己成為評審或教練,把歐式麵包弄通弄懂。如今開了麵包店,從師傅變CEO,公司需要拓展,台北店六月將開張,發現經營管理上有所不足,要用知識來輔助。 問:又為什麼非讀EMBA不可? 答:之前曾到政大EMBA旁聽幾個月,從學生討論案例而受益良多,我立志以麵包為業,也想當專業經理人,但自知欠缺管理能力,尤其是數據分析、人才培養、財務管理、市場需求等,實際案例對我非常有幫助。 問:到底留在台灣就讀EMBA的機率有多大? 答:新加坡我一定會去考,台灣若有,當然還是我的第一志願,能不能讀看自己的程度,若上課聽不懂,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問:你去新加坡讀書,有人解釋成台灣人才外流,莫非你有意在新加坡開麵包店? 答:現階段沒有任何出國投資的計畫。 吳寶春上學記 王瑞瑤/特稿 初中畢業的吳寶春想讀EMBA,結果麵包冠軍的頭銜不管用,被很多學校拒絕,沒想到新加坡大學張開雙臂歡迎,還派十幾位面試官來台,總統得知此事,命令教育部火速修法,預估一周後,所有台灣EMBA都為吳寶春敞開大門。 以上是有關吳寶春要上學的新聞摘要,自從三天前他在某雜誌公開的一段影片中,表達無法在台灣就讀EMBA的遺憾,瞬間點燃了媒體砲火,名嘴開罵教育制度太僵化,報紙頭條說人才要出走,電視新聞跑馬三天沒有停,吳寶春三個字殺出雙屍案、醃頭案的重重包圍,繼拿下世界麵包冠軍後,又躍為網路熱門搜尋的第一位。 新聞第一天,記者打電話給吳寶春他不接,經紀公司三立電視台也拒絕受訪;新聞第二天,吳師傅參加一個鮮奶促銷活動,短暫曝光卻不回應此事,再打電話,仍是無人接,留言亦無人回;新聞第三天,再留訊息,寶春師傅終於回電,我鬆了一口氣,還好我不是總統府,否則就接不上。 事件爆發至今,三立經紀公司擋得凶,吳寶春幾乎不對外說明,媒體自行拼湊片斷,很多細節其實都不合理:一、為什麼初中畢業的麵包師傅非要讀EMBA不可?二、為什麼台灣之光出國讀書就是人才出走?三、為什麼訊息來源是出自雜誌社的採訪影片?四、為什麼事件主角始終未出面細說分明?五、如果吳寶春可以,所有出國比賽得冠軍的廚師是否能比照辦理? 仔細追問,發現吳寶春從未向國內任何大學提出EMBA的申請,但政治、中山等大學已被罵到臭頭;新加坡國立大學十餘人面試官根本子虛烏有,吳寶春才遞出第一關的申請書,尚未接獲第二關的面試通知。吳寶春上學記像一場灑狗血的連續劇,最後是馬總統跳下來軋一角做出完美大結局,為從小失學的台灣之光,擘畫光明的EMBA之路。 去年參加了一場台灣冠軍廚師的晚宴,與會者多從外國專程返台,其中包括台灣西餐大老張振民、烘焙老將吳朝福等人,這批人在二、三十年前便出國征戰,世界冠軍頭銜不計其數,大家感嘆當時媒體環境不如今日發達,否則在座人人都是吳寶春。 自從台灣廚師流行跟電視台簽訂經紀約之後,廚師也是明星,專業不只是料理,對於他們的一言一行,媒體人都該持保留態度,新聞要的是事實真相,而不是宣傳造勢。今天初中畢業的想進EMBA,明天兩歲小孩想打NBA,或許是奇蹟,也是特權。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r 2005
文章: 409
|
想了老半天,
只覺得很可笑, 一、 以同類型的廚師美國的伯恩或是英國的奧立佛, 他們在業界已經那麼受敬重了,好像沒聽說要念啥EMBA之類的... 國外技職體系的完整性,例如藍帶廚藝學校,台灣好像沒看到, 所以冠軍先生自己是不是也被學歷或是管理這檔事迷惑住了,這點不可考。 二、 今天可不可能力邀美國的伯恩或是英國的奧立佛來台灣念EMBA? 讓台灣成為人才島,不分哪種職業,人人都被重視,人人都可以念EMBA, 如果不可能,那也只是政治人物轉移新聞話題(盒四?)的一種方法。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6
文章: 944
|
呵呵, 好吧, 指責錯對象要承認, 雖然我之前完全沒有指名道姓, 但默認.
現在澄清, 吳先生僅詢問而已, 真的做錯的是主動去開後門給方便的馬先生. 其實有位網友說得還不錯, 先解釋一下, 我雖然還沒去念但MBA的書都借來看了. 真的跟餐飲差太多, 如果是去讀餐飲碩士的話就不會像是純粹想去拿個學歷門面. 另一個網友也點出一個在國外正當程序的方式: 補學分(我目前補得差不多了). 之前讀的偏重自然科學, 雖然包含經濟但幾乎沒有涵蓋多少企業管理以及生產. 而想進去的學校可不是GPA A-就可以了, 之前考的GMAT也過期了, 要補考. 留住特別專業人才, 可以表彰, 可以會面, 可以給予榮譽, 政府有很多方法可行. 獨獨用開後門授予學歷, 可能我見識不廣, 國外這樣做的似乎不多, 至少我沒看過. 最多就是有英國這樣受予爵位的, 純粹因為成就就能給予的證明性地位. 當然, 如果是烹飪甲級證書(如果有這種證書的話), 直接受予應該是沒啥問題. 可MBA裡面的東西實在是天差地遠, 僅因為烹飪專業就直接開證書, 很勉強. 我個人覺得: 不要因為台灣的學歷, 尤其以EMBA來說很多都只是過水, 很假. 所以就覺得隨隨便便給一下, 這又不會怎麼樣, 皆大歡喜又能表彰. 要得到某樣東西, 就要一步步腳踏實地的走過去, 這樣認真的態度才是最好的.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05
文章: 345
|
引用:
觀念要改,賣吃的當然可以是產業,麥當勞、KFC、星巴克不也都跨海而來? ![]()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Sep 2004
文章: 359
|
這位網兄你真不錯,連MBA的書都借來看了~
我只能說自己沒辦法像你如此努力。 您的見解也是另一個方法,只希望這場劇早點結束。 我個人對週邊的專業人才流失(前往外國工作)感到憂心~ 只能說無奈..... 引用: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