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數位影音討論群組 > 音樂軟體討論區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dabochi
*停權中*
 
dabochi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Nov 2002
您的住址: 東湖
文章: 1,688
引用:
作者chaotommy
wait

如果依照現在硬牒的發展
以後如果只是在電腦上聽
是否就乾脆直接用WAV檔會比較實在?


由於WAV不支援內嵌Cuesheet
所以在下以為還是能內嵌Cuesheet的FLAC或TAK較方便
     
      
舊 2010-08-23, 09:29 AM #4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dabochi離線中  
oScARSh
*停權中*
 
oScARSh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r 2006
文章: 4,081
引用:
作者chaotommy
如果真的是硬牒的速度問題
那麼用RAMDRIVE和SSD就可以改善了?

SSD~~容量問題...

成本太高了 , 把耳朵打腫後什麼都聽不出來比較省錢
 
舊 2010-08-23, 09:39 AM #4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oScARSh離線中  
dabochi
*停權中*
 
dabochi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Nov 2002
您的住址: 東湖
文章: 1,688
引用:
作者supstring
(恕刪)
最近出現隨身聽上有支援ape 格式的decoder?!我很懷疑它的品質?!
及不知apple 的隨身聽是否支援flac? 它用alac decoder 也許品質無疑, 但懷疑它會否秏更多的電力?!
即使它在portable player 上decoder 效率極高, 但在電腦上作encoder 及decoder 的效率大概都不高吧?! 且壓縮比好像又沒比flac 高多少?!
就不知道它在官網寫「節省每一分電力」 (http://www.apple.com/tw/imac/environment.html) 有何等意義了?! (恕刪)


這三個問題其實是一體的 一次回答好了...
首先 iPod可以放很多種的無損壓縮檔 但是要裝Rockbox
裝了之後 有支援FLAC APE TTA WV Apple Loseless
也支援常見的CUE+無損壓縮檔跟內嵌Cuesheet兩種方式
(但是Rockbox不是每台iPod都有支援 不過這點對於只是要找台便宜的無損壓縮檔播放器的人來說應該沒差-因為取得成本常常是...0)
撥放品質方面 在下的iPod 4th Gen. 40G搭配Rockbox預設的EQ設置
聽起來覺得還好 有Win7+WASAPI+Foobar+ALC889A的水準
不過這點是有加進去已經預期到硬碟會讀的很兇 在UM2下會聽到很多電流聲的加權 但是這點已在下之前操作iPod Mini的經驗來說
只要換SSD/CF卡上去就能解決
所以看這裡應該也可以理解到為何Apple會說Apple Loseless可以節省電力 因為大致而言Apple Loseless跟FLAC的壓縮比差距不會很大
所以讀硬碟的頻率兩者差異不大
但是在iPod上的最佳化是FLAC無法擁有的優勢(說白了就是iPod能硬解Apple Loseless 但是FLAC要軟解)-但是記得 僅止於iPod...
舊 2010-08-23, 10:19 AM #4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dabochi離線中  
supstring
Power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6
文章: 658
引用:
作者oScARSh
SSD~~容量問題...

成本太高了 , 把耳朵打腫後什麼都聽不出來比較省錢

好像是有討論存放裝置會影響播放品質...?!
也許用RamDisc 較好吧?! 插到4GB, 分x86 OS用不到的部分出來放一張CD 容量綽綽有餘
存在硬碟上的用flac mode 5, tak turbo mode or ape fast mode...
要聽時就直接解壓到RamDisc 上就好?! 反正decode 多花的還比從硬碟讀取wav 多花的時間還要少?!
但我不懂的是用fb2k 裡的設定Full file buffering up to (kB) 設大一些有比較差嗎?!
不過我不知它的buffer 究竟裝的是原檔案還是decoder 後的檔案?!
另外, 應該慶幸還能聽得到吧?! 聽力受損後要如何恢復?!

此文章於 2010-08-23 01:14 PM 被 supstring 編輯.
舊 2010-08-23, 01:12 PM #4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upstring離線中  
supstring
Power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6
文章: 658
引用:
作者dabochi
由於WAV不支援內嵌Cuesheet
所以在下以為還是能內嵌Cuesheet的FLAC或TAK較方便

我是習慣照Tracks 分割,以方便拿掉裡面不要的Tracks
但為了要拿掉間隙還先用CUE Splitter 分割成數個wav加一個cue
但它總會加一段註解在檔案內使fb2k 0.9以後的無法讀取而還要先修改
不知在fb2k 能直接去掉cue 裡記錄的間隙嗎? 預設好像是直接把它加在上一個Track 的尾端
舊 2010-08-23, 01:40 PM #4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upstring離線中  
supstring
Power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6
文章: 658
引用:
作者dabochi
這三個問題其實是一體的 一次回答好了...
首先 iPod可以放很多種的無損壓縮檔 但是要裝Rockbox
裝了之後 有支援FLAC APE TTA WV Apple Loseless
也支援常見的CUE+無損壓縮檔跟內嵌Cuesheet兩種方式
(但是Rockbox不是每台iPod都有支援 不過這點對於只是要找台便宜的無損壓縮檔播放器的人來說應該沒差-因為取得成本常常是...0)
撥放品質方面 在下的iPod 4th Gen. 40G搭配Rockbox預設的EQ設置
聽起來覺得還好 有Win7+WASAPI+Foobar+ALC889A的水準
不過這點是有加進去已經預期到硬碟會讀的很兇 在UM2下會聽到很多電流聲的加權 但是這點已在下之前操作iPod Mini的經驗來說
只要換SSD/CF卡上去就能解決
所以看這裡應該也可以理解到為何Apple會說Apple Loseless可以節省電力 因為大致而言Apple Loseless跟FLAC的壓縮比差距不會很大
所以讀硬碟的頻率兩者差異不大
但是在iPod上的最佳化是FLAC無法擁有的優...

不過「節省每一分電力」 是在Mac 底下的
引用:
作者Apple Inc.
先進的電源管理

不同於許多 Windows 的 PC 系統,iMac 使用節能硬體組件,與作業系統共同節省能源。Mac OS X 減緩硬體速度,啟動節能 LED 背光顯示器的睡眠模式,並且平衡中央處理器和繪圖處理器的工作。Mac OS X 從未錯過任何省電機會,即使節省程度再小,也不錯失機會。此技術甚至在您使用鍵盤時調控處理器,在您打字時為指間未觸碰的地方節省能源。這還只是 Apple 點滴累積、聚沙成塔的許多節能方法之一。

也許習慣用Mac 的人, 在使用時又習慣播放alac 聽, 也許decode 比flac 多損秏的能源就比它宣稱的比PC 系統節能還要多了?!
還是它在Mac 裡還特別內建了alac 的硬體編碼解碼器?!
「但是記得 僅止於iPod...」是否意為著只因它不願意支援flac 硬解?!
若加入, 似乎flac 會比alac 好得多?!
flac 官網的comparison 下面一點Hardware Support? 它好像很多
不過也許資料有點過時?! 現在有隨身聽支援ape 都是軟解嗎?! 我以為軟解還得要它有處理器?!
舊 2010-08-23, 02:46 PM #4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upstring離線中  
ayler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08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908
這種差異太小了...
如果會這麼在意這個差異, 那還不如花點錢在音響系統上, 那隨便改個關鍵零件沒幾十元, 帶來差異都比這個大很多
舊 2010-08-23, 04:36 PM #4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yler離線中  
dabochi
*停權中*
 
dabochi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Nov 2002
您的住址: 東湖
文章: 1,688
引用:
作者supstring
不過「節省每一分電力」 (http://www.apple.com/tw/imac/environment.html) 是在Mac 底下的

咱不是在說PMP嗎?

引用:
作者supstring
也許習慣用Mac 的人, 在使用時又習慣播放alac 聽, 也許decode 比flac 多損秏的能源就比它宣稱的比PC 系統節能還要多了?!
還是它在Mac 裡還特別內建了alac 的硬體編碼解碼器?!
「但是記得 僅止於iPod...」是否意為著只因它不願意支援flac 硬解?!


先說 這話是在PMP上才成立
再來 iMac節能不是節能在這種小地方
記憶中iMac用的組件並不是普通PC的組件 大部分是NB用的組件
所以才能做到用i5 3.6G+RHD 5670+22吋Full HD LCD 但是只要一顆250W的PSU就能搞定

引用:
作者supstring
若加入, 似乎flac 會比alac 好得多?!
flac 官網的comparison (http://flac.sourceforge.net/comparison.html) 下面一點Hardware Support? 它好像很多
不過也許資料有點過時?! 現在有隨身聽支援ape 都是軟解嗎?! 我以為軟解還得要它有處理器?!


1.有很多機型有支援 不代表這些機器就好找 也不代表有了機器想找周邊資源會好找 iPod在這點上表現不錯 這也是為什麼在下會找iPod來玩的主因
至於Apple Loseless跟FLAC在PC上的表現在下看來差不多拉 找習慣用的就好
2.基本上目前的PMP一定都有內建處理器 只是大部分都是用SoC的形式存在(比如說Pod 4th Gen用的PP5020 內部就有整合兩個80MHz的ARM7-TDMI核心進去) 所以只要CODEC寫得出來 CPU/DSP也吃的下來 就能軟解了 不一定要有硬解晶片的存在

此文章於 2010-08-23 04:50 PM 被 dabochi 編輯.
舊 2010-08-23, 04:47 PM #4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dabochi離線中  
瀧澤秀明
*停權中*
 
瀧澤秀明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ug 2010
文章: 5
引用:
作者museshuner
市面上的無損格式不少,小弟有一問題

請問上面上無損音質是只有名稱、格式上不同,還是在音質上也有所高低?

如果以同k數來看的話


這根本是天方夜譚

有損的話你也聽不太出來
舊 2010-09-01, 08:57 AM #4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瀧澤秀明離線中  
kouyoumin
Se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0
您的住址: 中正紀念堂
文章: 1,315
引用:
作者oScARSh
loseless會不會檢查MD5或是CRC我覺得是其次,
資料完整性來說 , loseless就是loseless, 不會有差錯的

會對聲音造成影響原因是另一層面,
這樣子說好了 , 假設0~1秒所產生的波型由20000筆座標來形成,
本來聲音所儲存每一點資料的座標 , 也許X軸都對的上 , 但Y軸(時間)是不一定能對齊的
就以傳出和傳達的每一個資料都沒錯 , 但形成的波型就會不同
只要和時間軸扯上關係, 就很難處理

用另一個角度來看
我從C槽把某些檔案COPY到D槽,
能否保證每0.01秒所傳的bytes數都是相同的?
以聲音來說 , 甚至是1/44000秒"區間"內的資料 ,
都不能保證每次傳送的區間的內容是一樣的吧
我想那不是MD5或是CRC的工作對吧

軟體播44.1kHz檔案時
不會每隔1/44100秒寫一個sample到音效裝置
而是一次寫一堆進去讓它慢慢消化
且音訊檔案並沒有紀錄jitter資訊 (某sample偏移0.01微秒之類)
所以無法累積 (某sample先前偏了0.01微秒, 這次要再偏0.005微秒, 加起來偏0.015微秒...)
最終輸出準不準是音效裝置的clock的事 (每隔多久要取一個sample出來播)
檔案格式根本無從影響 (沒有因素可以確保播wav的clock比ape準)

此文章於 2010-09-01 10:02 AM 被 kouyoumin 編輯.
舊 2010-09-01, 09:59 AM #5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kouyoumin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8:33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