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an 2004
文章: 38
|
引用:
所謂的輾轉回到銀行,不就是<存>嗎? 總存款 100 + 90 + 81 +....... 總存底 10 + 9 +8.1 +....... 總貸出 90+ 81+..... 總放款數目,應該還是小於總存款數目吧?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Dec 2001
文章: 1,747
|
引用:
實際上, 除了最初存入的 100 元之外, 其他的錢都是衍伸信用得來的. 實際上總存底為: 99.999..... 元. (銀行全部掏出來所剩下的錢) 而實際上在市面上流通的金錢總額接近 900 元 這時候, 只要這個最初存錢的人說要提出他原來100 元, 則銀行會無法兌現, 而要變成倒閉的狀況, 連鎖反應下, 市面上的 900 元也很可能血本無歸了....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Apr 2004 您的住址: 新竹/台北
文章: 652
|
引用:
這很正常吧, 本來就是建立在"不是所有的存戶都會同一時間把存款提出來"的前提上. 也只有銀行有破產疑慮時才會產生擠兌. 又如一間教室可以坐40個學生, 你會把門做到可以同時容納40個人同時進出嗎? 道路/網路的容量也是一樣, 絕對不會用所有的人同一時間進出當作設計.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an 2004
文章: 38
|
引用:
一顆球借給兩人打網球,來來往往,如果球主現身把球拿走(擠兌),或球跑出場外遺失(呆帳),就玩不下去了? 雙方互擊十次,場上變成十顆球在流通? 還是曾看過十次球(同一個球)? 此文章於 2010-07-12 11:35 PM 被 TRG-pro 編輯. |
|
![]() |
![]() |
Amateur Member
![]() 加入日期: Jul 2008
文章: 36
|
引用:
客戶存入100 在完美的情況下 (沒有現金外流、沒有超額準備、沒有休閒資金idle funds...等等情況下) 創造了[100/(1/12)]-100=1100 的存款貨幣 (1/12是你所說的法定準備率) 今天客戶要提原本的100元,銀行還是會給他100元 因為銀行不是只有他一位客戶,且銀行還有一堆流動資產 如果是銀行的"絕大部份"存款戶"同時、異常、大額"地提現,就是所謂的擠兌事性, 在這銀行流動資產不足下,此時這家銀行才會出問題 就如果前面幾位網友說的回去讀讀貨銀再來發表這些高論吧.... ![]() (or 目前台灣的銀行法,如果法條看不懂,說出來,網友是很友善的 ![]() 此文章於 2010-07-12 11:32 PM 被 IELTS 編輯. |
|
![]() |
![]() |
Amateur Member
![]() 加入日期: Jul 2008
文章: 36
|
引用:
總放款=創造出來的存款貨幣 以你的例子,有一客戶存a 銀行100元 總放款=創造出來的存款貨幣=[(1-0.1)/0.1]*100=900 (可參考作者李榮謙-貨幣銀行學第十版第11章) 此文章於 2010-07-12 11:47 PM 被 IELTS 編輯.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Dec 2001
文章: 1,747
|
引用:
好好. 我沒有讀貨幣銀行法, 所以我會發出謬論. 所以我說的這種極端狀況不會發生, 銀行也不可能發生擠兌而倒閉. 這樣滿意了吧.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an 2006
文章: 147
|
引用:
辛巴威最大的問題是製造業凋蔽 辛巴威早期是非洲主要的糧食出口國之一,幣值曾經和英鎊到1:1 但當政者默許當地土豪搶奪白人手上的土地 本來這事也沒什麼 麻煩的是搶到土地的土豪根本不會種地 所以印鈔政策無法鼓勵製造業生產,以增加貨物數量壓制貨幣貶值 糧食越啃越少,鈔票越印越多,問題越來越大 很顯然的,辛巴威的當政者根本不懂貨幣 當時還妄想和南非固定匯率,南非根本不想理它 ![]() ![]() 此文章於 2010-07-12 11:49 PM 被 iDemon 編輯. |
|
![]() |
![]() |
Amateur Member
![]() 加入日期: Jul 2008
文章: 36
|
引用:
銀行也不是不可能發生擠兌,只是原因不是你所說的RR<100% RR<100% 在全世界已行之多年 在那郵政儲金只能100%轉存的時期, 英國的經濟學人就曾發表過文章說台灣這種郵政儲金100%轉存的做法相當的不好 有礙台灣的金融發展 (當然事後經過一些事情的洗禮後證明台灣的做法是對的) 如果你對法定準備率<100%很有疑惑 那你可以試著去想想台灣地區的M1a-支存-活存,有辦法支撐起台灣的經濟活動嗎? (M1a是什麼,絕大多數大學等級貨銀、總經都會提到)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Dec 2001
文章: 1,747
|
唉....
那經濟學能夠告訴我們. 美國國債已經是天文數字, 有辦法用經濟學的方法還清嗎 ? 會不會再過幾年, 美國的稅收連國債利息都無法支付 ? 萬一哪一天美金因此崩盤, 全世界各國還能夠正常的維持內部經濟穩定嗎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