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Feb 2000
文章: 5,720
|
引用:
嘿嘿嘿.........我是打算拿來跑VMWARE的 ![]() ![]() ![]() 3-4台舊server合併成一台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 PCDVD認證賣家 =
加入日期: Jan 2001 您的住址: ZOO
文章: 4,171
|
對有用到多核處理器的優點的,就會很明顯有差距了(真的是直接以對倍的速度在差的).
自己光一個月大約會拷個五片DVD來說, (這個目前很多"普通家庭"都會用到的功能) 單核原本一片約一個小時的時間(含燒錄). 變成雙核30~40分鐘,四核之後約20分鐘的時間. 目前影像處理,已經有很多家庭在用使用,這些軟體也很早以前都支援雙CPU(或以上).
__________________
活在當下,享受當下,就算當下是痛苦 你是自由的,能剝奪你的自由只有自己 只要知道為何而戰,就沒什麼不能忍受 最大的敵人往往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 找尋自己心中的天使,是我一生的課題 會生氣,是因為心裡有不足的地方造成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Jan 2002 您的住址: 台北苦命IT工人
文章: 586
|
![]() 引用:
恩..很可惜事情不是單純這樣的.. 先參考別人的測試 http://www.vr-zone.com/?i=4602&s=7 簡單說..今日程式設計由 single thread 跳到 multi thread 有其門檻在.. 所以目前正卡在一個尷尬期..大部分的AP尚未能在多核心上得益.. 但一旦跨過 multi thread 的門檻之後..只要程式設計的不差.. 如上測試所示..同樣的 Multi thread 軟體在四核心上就是比雙核心上來的強勁.. (但是大型的 4+4 = 8MB L2 cache 也有影響就是了..) 重點在於 AP 對於 multi thread 的使用能力..而不是 "雙核能不能發揮" .. "四核能不能發揮"..等 對支援 multi thread 的 AP 而言 .. 單核 雙核 四核 效能有高低在.. 對不支援的軟體而言..單核 雙核 四核 才是看單一時脈看效能決生死.. ===== 備註一下.. 並不是AP為 multi thread 最佳化就代表可以為多處理器使用.. 還是有要調校的部分..前文中的 multi thread 只是一個代稱而已..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Nov 2004 您的住址: 北平西路3號
文章: 4,614
|
E6600太棒了
7700衝嘍! 剛出來的4核心太耗電了,還是等45nm吧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Dec 2006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8,344
|
引用:
謝謝update~ ![]() 當然不否認四核的可輸出運算能力比雙核高. well design的AP也可用得到多核沒錯. 但可良好支援multi thread 重要AP還不多見 (扣掉benchmark這類,真正常見/必要的AP) vr-zone測的compress tool, video encoder, .....我都覺得不算是很critical的AP 或許photoshop看來是用得還不錯, 不過上列沒一樣是在下常用的. ![]() 我相信很多人也是跟我一樣只是平凡的個人用戶. 很多應用程式的屬性本身就不需要multi thread, 例如web browser,soft phone,FTP/IM .... 在client端都是light weight的程式, 繁重的是在server side, 所以目前有可以leverage multi core的AP, 但沒有killer AP 在用戶端來突顯出多核的必要性與重要性. 只是市場行情左右了決策基準,形成->雖用不太到,但是滿便宜的啊,為何不買? 這樣的客戶心理. 多核是未來CPU的趨勢, 現在算是硬體跑在軟體前面,或許一段時間後,就match得上了.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Jan 2005 您的住址: 杜蘭達、迪魯米那斯
文章: 495
|
引用:
我不是開玩笑的!E6300及E6320基本上的規格都一樣。但E6320 L2 cache 是 E6300的兩倍。除非,E6300比E6320好超且更穩定,否則市場上多數人應該會選擇L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Jan 2005 您的住址: 杜蘭達、迪魯米那斯
文章: 495
|
引用:
我不是開玩笑的! E6300及E6320基本上的規格都一樣。但E6320 L2 cache 是 E6300的兩倍。在報價一樣的情況下,除非,E6300比E6320好超且更穩定,否則市場上多數人應該會選擇L2較大的CPU。E6400跟E6420比較起來也是一樣。 E6300/E6400有沒有比較便宜?剛剛找了兩家門市報價單。比E6320/E6420便宜50~100元。 也許取樣率太低,不具代表性。不過。我認為INTEL的定價策略就是要讓E6300/E6400退出市場。不曉得有沒有資料提到E6300/E6400是否持續供貨。 E6600就更尷尬了!到了Q3,時脈更高的E6750還比較便宜。 到時,現在買E6420的人恐怕又要跳腳,因為E6750跟E6420一樣便宜。 雖然千顆報價跟零售價無法完全對應,趨勢應該是一樣的。 我的論點完全是根據千顆報價可能導致的市場狀況來推測。 |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Apr 2007
文章: 63
|
引用:
那種酸葡萄心理不必去計較~ ![]() Intel希望在AMD的新處理器上市之前,在市場上充分布局,利用産能優勢跟産品本身的性能,形成以逸待勞的局面...就算酷睿效能較對手弱一點,但那時對手才剛剛上市,而它的價格已經很低了,還有後面跟進的Intel"原生四核"...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Jan 2005 您的住址: 杜蘭達、迪魯米那斯
文章: 495
|
引用:
![]() 想想還真替AMD擔心。希望AMD能夠殺出重圍。 不然Core2 Duo恐怕會賣到2018年。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