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數位影音討論群組 > DVD 討論區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matsuda0101
Regular Member
 
matsuda0101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r 2005
文章: 50
引用:
作者路人亂入
降低速度跑,理論上機器所回報的數據只會比較好看而已


這是當然的啊,因為它是"8X"的片子啊 ,並非16X的片子
那己經超出它的能力範圍了
要是這是16X的片子,那就很....

不過比起日製太誘,我較好奇的還是你在第1篇所PO的那張太誘片
不知道用8X或4X測試下,是不是還有那誇張的POF
     
      
舊 2006-06-02, 08:49 PM #4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atsuda0101離線中  
starless
Elite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02
文章: 8,545
引用:
作者matsuda0101
這是當然的啊,因為它是"8X"的片子啊 ,並非16X的片子
那己經超出它的能力範圍了
要是這是16X的片子,那就很....

不過比起日製太誘,我較好奇的還是你在第1篇所PO的那張太誘片
不知道用8X或4X測試下,是不是還有那誇張的POF


對呀!我也是在等第一張的降速測PI/PIF跟surface scan與CDCheck。
 
舊 2006-06-02, 09:11 PM #4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tarless離線中  
99yen
Golden Member
 
99yen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an 2003
您的住址: 新手村
文章: 3,255
引用:
作者我恨我癡心
很少有人會拿1640跑16X的測試哦,另,BENQ 1640測試屆-R經常跟PLEXTOR的測試結果有很大出入,正常狀況


我就是拿16X在測試阿
BENQ自己也說請用全速測試
這樣出來的數據才有意義吧
不然你難道是用4X在讀片子?
__________________
2003年初入PCDVD
2018年了,過了15年 一切還是那麼熟悉
舊 2006-06-02, 11:22 PM #4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99yen離線中  
路人亂入
Elite Member
 
路人亂入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Oct 2003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5,082
引用:
作者starless
對呀!我也是在等第一張的降速測PI/PIF跟surface scan與CDCheck。


好問題...

不過片子已經拿去給原主;

雖說這也是我發這篇文的主因 ...

就 先這樣......
舊 2006-06-03, 03:18 AM #4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路人亂入離線中  
starless
Elite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02
文章: 8,545
引用:
作者99yen
我就是拿16X在測試阿
BENQ自己也說請用全速測試
這樣出來的數據才有意義吧
不然你難道是用4X在讀片子?


耶?∼
難道閣下是神人....!?
DVD Video是用4x在看?!

跑16x有什麼意義?我覺得沒什麼意義,理由之前幾篇有提,因為在使用上,根本看不到。就以16x來說,除了做讀取測試,您能舉個例說您在那個一般使用情形下,您的DVD可以跑到16x? 快轉?!除非你都用16x在看影片,否則不要提這個....


現實中DVD的片子最常在什麼狀態下使用?1x.......
同樣的,CD片子最常在什麼狀態下使用?1x......

BTW,據我的印象如果沒記錯的話,專業機DVDCATS就是用1x在跑,難道人家在耍白癡?!
舊 2006-06-03, 07:44 AM #4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tarless離線中  
starless
Elite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02
文章: 8,545
引用:
作者路人亂入
好問題...

不過片子已經拿去給原主;

雖說這也是我發這篇文的主因 ...

就 先這樣......


難怪沒看你po出來。
舊 2006-06-03, 07:46 AM #4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tarless離線中  
matsuda0101
Regular Member
 
matsuda0101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r 2005
文章: 50
引用:
作者路人亂入
好問題...

不過片子已經拿去給原主;

雖說這也是我發這篇文的主因 ...

就 先這樣......


原來是這樣,太可惜了

不過還是謝謝你這麼熱心的測試
舊 2006-06-03, 10:11 AM #4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atsuda0101離線中  
shad
Major Member
 
shad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Feb 2005
文章: 116
引用:
作者zhen@cdrsoft
太誘的神話 早在幾年前就掛了

日本公司 都不做 全都MIC

你想會生出什麼樣品質的東西

幾年不想浪費錢買那個片

不可能,除非太陽誘電想賠上商譽,不然敢在包裝跟碟片上打上 Made in Japan?

引用:
作者路人亂入
不對,我會說CD DVD SPEED是權威的原因是(對於這個站上而言):

1.站上沒有測試標準
2.站上絕大多數都是用CD DVD SPEED;而非PXSCAN之類的測試軟體...
3.站上還是很重視看分數的習慣..抖動等反而不是那麼重視

不過目前的卻還不能下結論

我想每個軟體測出來應該都不會差太遠,那都是機器的傳回值,真正的差別是差在機器上。

雖然我(自以為)認真看了每一篇,但還是看不出討論主題在哪,是想討論部分That's爛掉了嗎?
應該是部份吧,得測個幾筒才能知道大概趨勢,
但是你測幾筒的時候,貨又換一批了,測試這件事情就是這樣。

其實最重要的在於保存性,當然最理想的是數值美又保存佳。
有種片剛燒完數值超美,一個月後慘不忍睹,讓你搥心肝,這種叫最慘。

那麼怎麼確保資料安全?答案是沒辦法確保。
但個人認為最有效的方法是:
  • 燒錄完測試品質
  • CDCheck檢查檔案正確﹝或用任何一套MD5檢查軟體﹞
  • 時常檢查碟片的衰退性

速度確實會影響品質。

品質無法表示一切,只能表示當下的讀取性。

前面有兄臺提到唯讀光碟機糾錯能力比燒錄機差,我想沒這回事,
但或許某些機器會調整程式適合讀取某種碟片的雷射光。

對於燒錄軟體耍賤問題﹝為了某些因素,內容有些模糊,看懂就看吧﹞:
NERO在5版的時候曾經有序號輸入正確且可以正常開啟軟體,但序號檢查卻出現序號無效的問題;
在6版之後就未出現(可能是"某種組織"對它"了解"更透徹,或NERO取消此功能)。
但是注意到一件事情,單就技術上來說,燒錄的時候要進行"解析程式"的動作有些困難,
燒錄動作有時間性,所以很麻煩,沒法一個指令一個指令追,甚至沒辦法返回,
所以要找出燒錄過程的耍賤動作比較難,而且可能得花上許多金錢與時間,
因此就算有,也是不為人知的,原因在於代價太大。
﹝此段單就邏輯推測,有誤請不吝指正﹞
__________________
##- ShaD -##

【燒錄】品質測試在不同讀取機器下無法比較【燒錄】讀取速度有時影響測試出的品質甚多【燒錄】測個幾片無法完全了解該種碟片的品質【燒錄】最要小心的不是燒完的讀取性,而是存放性【燒錄】不要相信Nero的資料驗證【燒錄】燒錄品質高不表示資料正確【程設】遞迴只應天上有,人間只能用迴圈【程設】迴圈轉遞迴為求簡便,遞迴轉迴圈累死神仙【程設】你永遠要做最多,使得電腦和使用者做最少【攝影】藝術價值無法只定義在相機規格上【攝影】感動因人而異【電腦】人生並非只有電腦【電腦】該去者去,該留者留【電腦】適可而止,懸崖勒馬【電腦】第一等人信任實際品質,第二等人知道參考口碑,第三等人盲目跟隨品牌
舊 2006-06-05, 12:06 PM #4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had離線中  
starless
Elite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02
文章: 8,545
Smile

不曉得現在那張太誘測試的結果如何了?!
舊 2006-06-14, 09:50 AM #4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tarless離線中  
路人亂入
Elite Member
 
路人亂入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Oct 2003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5,082
引用:
作者starless
不曉得現在那張太誘測試的結果如何了?!




對方原來的回文(ID要求保密),不過PM的內容是:

--------------------------------------------------------------------------
一、
測試結果出爐:

1.米國太誘:
http://static.flickr.com/61/162363290_02251a143a_o.png

2.日本太誘:
http://static.flickr.com/72/162363292_571275d046_o.png

CD-DVD SPEED的結果暫時還不會公布,
因為沒有什麼太大意義就是。


基本上這兩片都是很不錯的片子,但是我覺得米國太誘的品管方面不太行。

或許是抽樣的數或方法不同等等所影響,不得而知。

再來,要保存資料在CD-R不一定非太誘不可,
CD-R有太多太多可以選擇,舉例來說,RIOCH 12X 80MIN 白金就算是經典好物了。
不過在DVD上,要大量保存,考慮經濟能力下,我第一個想到的是太誘,也比較好買啦。

其實能用超硬、森會更好就是。

基本上,我覺得妳的測試問題所在是
1.測試環境不單純(程式開太多?
2.系統不乾淨
3.讀取速度
4.標準太嚴苛啦

基本上拿CD-R的標準放在DVD上就....(汗

我覺得DVD DOCTOR是最準的測試軟體,
後來也出了II代,早期CD-R實驗室作者採用的主力軟體,不過因為使用SANYO晶片+三洋讀頭的機器太少,再加上機器非SANYO自製的關係吧,目前完全看不到∼XD

而且要錢,功能也很少就是XD

在CDR時代,CD DOCTOR是最具公信力的測試軟體說!

因為那麼多燒錄製造商,早期CDR時代也就只有SANYO有出,純正官方版!(也是要錢...囧

PLEXTOR也是後來才有的。(不過免錢XD

二、
話說,最近有發現CD-R實驗室的作者測試加上DVD SCAN了嗎?

我發覺LITE-ON的JITTER/BETA的測試很準!

所以我考慮買台LITE-ON的機子了XD

其實LITE-ON的機子沒有不好,只是看人會不會用而已,

所以真的買的話,我打算拿來當DVD-ROM∼XDDD

我列一下我這幾年看的測試、自己用的所得的結論,各廠商的特性強項,妳當參考看看就好,個人主觀意見很多就是XD

不過我覺得不是100%準,因為有名機這種東西的產生!XD(有規則必有例外?XD


LITEON→讀取

BENQ→+R燒錄

PLEXTOR→多功能性
(708A例外XD)

PIONEER→-R燒錄、外觀XD
(有例外,EX:A06、A08,+R也不錯!)

NEC→在+/-R都能取得平衡點,表現不會太極端
(例外:3500A,+/-R、CD都很強XD)

PANASONIC→DVD-RAM

HGST、宇極等→不予置評XD

就這樣啦,授權妳可以轉載。

妳要PO在PCDVD那一串也可以。

作者不要說.............


--------------------------------------------------------------------------

就 這樣
舊 2006-06-14, 11:48 AM #5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路人亂入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0:36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