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02 您的住址: 回歸三民主義
文章: 3,371
|
引用:
不太喜歡有些人拿著一些公開數據就說怎樣怎樣 我們業界的辛酸 怎麼能讓你從簡單一個數字就分辨呢? 如果你是拿 啪 的一大跌分析數據 我就認了 可是短短的猜測 流言 聽說就把我們打翻了 這個可真的是心酸阿 |
||||||||
![]() |
![]() |
Amateur Member
![]() 加入日期: Sep 2002
文章: 37
|
隱性利潤:
1.經銷商銷售獎勵方案 2.促銷組合方案 3.佣金回饋^^ 有時高於帳面利潤. 參考 : IBM 系列參考經銷價(未稅)建議售價(未稅) X31-44,500 48,900 X31-46,500 52,900 X40-50,000 56,000 X40-52,500 57,905 X40-58,500 63,619 T41-55,000 62,900 T41-57,500 65,900 R40-42,900 47,900 R40e-28,500 29,900 R40e-32,500 36,900 R50e-34,000 37,900 R50e-30,500 33,900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un 2001 您的住址: 台灣
文章: 1,212
|
這點我贊成,台灣要是走不出代工產業思想,不重研發只知為人作嫁,不要想有好下場!最下游的PCB業就是這樣死的!
世界級的大廠砍價-->台灣代工業找下游分攤成本 ,不做就沒有以後,只能吸收成本表現誠意! 引用:
__________________
回饋小黃卡號 34923092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Jun 2001
文章: 467
|
引用:
對不起,大大,不知小弟的發言何處冒犯到你 因為小弟講的數字應是真的,如果有錯請指正 nb廠的直接材料一般來說約在 85%~90% 直接人工及ov約佔 5%~ 10% 所以是一個薄利多銷的產業 (小弟說的是nb廠,不是一般賣的商家)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02 您的住址: 回歸三民主義
文章: 3,371
|
引用:
我只是引你的言啦 是對前面的說的啦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3 您的住址: earth,taiwan≠china
文章: 1,853
|
小弟目前是學生
爬一下個位大大的文章 以此推論出商品流通的管道 品牌公司設計--->工場製造--->品牌公司授權予代理商 --->代理商配送商品---->市場店家訂貨---->消費者購買 如果店家能跳過一兩層拿到商品,那麼獲利空間可大增, 且更有利於削價競爭。 請問 1.店家直接向工場拿取商品是犯法還是量小工廠不理呢? 2.代理商如果擁有直營店,獲利也可擴大,但是對市場會造成什麼影響呢? 3.數家店家聯合起來,跳過代理商,向品牌公司訂貨,可以嗎? 4.工廠製造的NB是否都需經過品牌公司的序號登錄,保固才能生效?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Mar 2000 您的住址: 山間角落
文章: 804
|
引用:
1.除非你的量夠大,不然通常都不理會 2.通路,一般的廠商光生產就很忙碌了,很少有像是acer這一類連通路都吃下或者合作的 3.有阿...像是聯強就這樣,還有順發或者燦坤也有他們的"特定機種",有點像是通路的白牌電腦 4.看各公司的規定,不過通常有出廠登記可以作為之後的統計與數據應用跟回報
__________________
活著的時候一定要快樂,因為死了以後時間很長。 ---奧格威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 PCDVD認證賣家 =
加入日期: Jan 2001 您的住址: ZOO
文章: 4,171
|
引用:
1.量小不理會,而且要養自己的維修人員...做到最後,又成為另一家代理商而以..那不是一樣嗎? 2.相對的道理,原廠自己做"直營店",會對代理商造成什麼影響?,各司其職,不然反得不嘗失(會得罪所有下游),一但失敗後,以後路就很難走了. 3.一直都有這樣的店家啊~(大型連鎖店等,或是之前不是就有很多團購的是消費者直接跟原廠拿的) 4.不一定,看談的條件為何.. 另外,跟原廠叫貨 OR 跟代理商叫貨 OR 跟大盤商叫貨(一次跟代理商拿大量商品的) OR 跟量大的店家進同行價 其實,那一個比較便宜,可不是決對的喔~ 很多"名店",可是跟大盤商叫貨的,而不是跟代理商叫貨的. 而某些量小的物品,跟代理商叫貨,還不如跟量大的店家進,還比較便宜. 市場的機制,默默的在進行運作.. 一個階段,一個階段的.. 台灣人,可不是省油的燈..了解的愈深,才會知道一些"想法",想的太簡單了. ![]() PS:還有超出以上的機制在運作著....
__________________
活在當下,享受當下,就算當下是痛苦 你是自由的,能剝奪你的自由只有自己 只要知道為何而戰,就沒什麼不能忍受 最大的敵人往往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 找尋自己心中的天使,是我一生的課題 會生氣,是因為心裡有不足的地方造成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此文章於 2004-07-19 04:21 PM 被 JING FENG 編輯.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Mar 2004
文章: 4,212
|
引用:
沒錯! 電腦業界很多做法實在是讓人搞不太清楚,就像我朋友跟我解釋過好幾次的"中信局",我到現在還是不太了解,不過可以確定的是NoteBook的利潤真的沒有想像中來的高(尤其是對小商家而言)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Dec 2001 您的住址: 地球
文章: 190
|
引用:
廠商賠本這個非常少,幾乎只能說是特例,且量也一定很少<====這一句有點不太正確! 一家大的企業有時候人事成本很高(薪水費用),不接案子也是這些固定成本,接了這個案子至少會有income,有時候企業不是看一時的!!我們公司跟Hx合作,大部分都是賠錢,量也是很大,一年有200~300萬台!但是看的是以後,以後合作久了,一些開模的費用減少了,在賺回來!店家的利潤是一定有的,但是你有沒有發現有時候換老闆的速度快的嚇人呢?你們有考慮到存貨成本這一件事情嗎?有時候一些東西格一天價格就大降,那之前的存貨怎麼辦呢?當然是店家自己吸收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