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Golden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03 您的住址: 鳥不生蛋的地方
文章: 2,620
|
A8 A6因該是裝機跟筆電的最愛吧
不用在花額外的錢買顯卡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Aug 2004 您的住址: 捷運出口左轉
文章: 616
|
引用:
我也覺得先觀望再說.. 第一代K8.. Socket 940的套房超大一間 ![]() 第一代Phenom.. 低頻、高熱,再加上TLB ![]()
__________________
「孟獲垂淚言曰:『七擒七縱,自古未嘗有也。吾雖化外之人,頗知禮義,直如此無羞恥乎?』」〔明〕羅貫中,〈驅巨獸六破蠻兵 燒藤甲七擒孟獲〉,《三國演義》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Dec 2003 您的住址: 高雄市
文章: 742
|
引用:
內顯的效能還是不要期待太多的好 就算有400SP 不過它是割主記憶體來用的 效能一定大打折扣 AMD不是白吃 內顯做太強 它獨顯不就不用賣了 引用:
讓我想到以前花大錢買的939 真是往事不堪回首 ![]()
__________________
酷媽 RC310(黑銀) CoolerMaster GX-400W(銅牌) INTEL Pentium G620(2.6G) 微星 H61M-P21(B3) 創見JET DDR3-1333 4GX2(8G) MSI R6850 Cyclone 1GD5(OC) WD 320G AAKS(單碟) 先鋒 DVR-217BK(黑) BENQ G2411HDA(D-SUB) 用了十幾年的AMD 終於第一次換INTEL的 線上遊戲果然還是單核強才是王道XD 此文章於 2011-03-15 05:41 AM 被 liccaba 編輯.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10 您的住址: 紐開普市
文章: 1,545
|
引用:
CPU GPU兩邊的錢都想賺是一定的 CPU搭配5700系列等級的GPU 就算AMD願意 CPU+GPU的散熱要怎麼解決? 每顆CPU出貨都配塔型散熱器嗎? 會買旗艦級CPU的人也不會滿足於內顯 內顯對他們來說可有可無 既然這樣也沒必要放進去了吧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Aug 2004 您的住址: 捷運出口左轉
文章: 616
|
引用:
我提的是單Socket 940喔! 當年很快就消失且比754還少的CPU選擇數量 雖然我也在Socket 939耕耘了3顆CPU及6張MB 超級刻骨銘心的一段感情,哈哈 ![]()
__________________
「孟獲垂淚言曰:『七擒七縱,自古未嘗有也。吾雖化外之人,頗知禮義,直如此無羞恥乎?』」〔明〕羅貫中,〈驅巨獸六破蠻兵 燒藤甲七擒孟獲〉,《三國演義》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Aug 2005 您的住址: Australia
文章: 2,281
|
引用:
NV有啥突破性發展? 大部份OEM廠都用AMD Radeon 的GPU了.
__________________
防五毛: 天滅中共,法輪大法好,九評共產黨,香港獨立,西藏獨立,台灣獨立 ---------------------------------------- 我對普通的人類沒有興趣,你們之中要是有外星人.未來人.異世界的人.超能力者,就儘管來找我吧!以上. ![]() 我,23天在香港自由行(PART 2) 我,23天在香港自由行(PART 1) 香港郊遊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02
文章: 1,176
|
引用:
我以前也是,巴頓2500+超頻成3200+,用好好的卻想不開去換754 K8 3400+, 中間還換了三張版子,花了幾萬塊,但是1080P還是撥不動,跑遊戲也沒比較爽 ,真的是花心酸的,C/P值超低。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ul 2004
文章: 267
|
引用:
AMD的U真正有C/P值的時候往往都是輸對手太多才會顯現出來, 在過往K7時代因為效能不比P4差,所以只比同等級效能的P4便宜約1K以內,可是卻多了沒有SSE2還有高廢熱,以及不穩定的主機板品質等缺點在(認識的人大多數都是因為那時期就對AMD的印象一直很不好,甚至不穩定和浮點運算差變成AMD U的既定印象) K8則是一開始沒輸65nm的Core2很多(超頻的不算),但是到了45nm Core2以後卻一路輸到現在的Core i,甚至45nm的K10.5也只能頂多勉強打贏Core2,也因為這樣AMD U的價格就一直居低不上,甚至把不鎖倍頻的黑盒版都低價發售,再加上把ATI併下後主機板晶片組自己來做,結果卻提升了穩定性和整合了強大的內顯後C/P值也變的很高 現在既然好不容易趕上了甚至有機會超過,整機組起來的價格會不會又要回到K7 or K8 vs P4時的那種高單價,就看雙方怎麼出牌了,個人覺得要像現在C/P值高的時代可能會是過去式了.....什麼東西都漲,就薪水不漲.....(個人小抱怨)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04
文章: 1,071
|
外盒設計的不錯啊~
![]() 看來 Athlon 和 Phenom 真的要走入歷史了...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Oct 2004
文章: 1,505
|
套房本來一直在蓋的啊........
電腦絕對是該買就買,一下擔心能撐多久,一下擔心升級能不能只換CPU,那真的不如不要買了 推土機八字才一撇就開始擔心套房......那1155的SB不能直上ivy算不算套房? 說套房940還不是最早的,那423怎麼辦........CPU套了就算了,還連RAM一起套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