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Jan 2006
文章: 658
|
引用:
我提到內嵌MD5 只是因為 引用:
不知有大大比較過台壓版差在哪嗎?! 若真的很XXX...那在台灣買CD 的人都是... ![]() CD 品質xxx 就用不著提能Rip 出什麼好東西了 ![]() 但假若Rip 過程是完美的, 那也有可能是儲存設備或其傳輸線或RAM 有問題...比對當初的MD5 就能知道是不是Rip 時就有的問題了 ![]() 我不是很理解所謂「還原度最高的訊源/格式」是實時解壓會造成播放差異嗎?! 我以為在正常運行的系統及OS下, 有著充足的解壓速度下應不會有這種差異, 而且硬碟傳輸不穩定還可靠buffer 來濔補在單純的播放下...不然就全部載到RAM 再播放?! 所以我以為只要保証電腦處理及傳輸比實際播放所需還快就沒有格式差異了?! 有的話也可能是電的參考時間有問題, 那播wav 也同樣有問題才是?! 還是感到有差異也許就是系統OS或真是格式的解壓效率太差?! 不知還是在比較無損的差異嗎?! Lossless comparison 看裡面的Comparison Table 我覺得用flac 來存放最合適...存取比較方便吧?!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06
文章: 4,081
|
如果buffer能解決一切 , 就不會那麼多音效裝置強調直出而不走buffer了~
![]() 我認為不用在不同的loseless上去追求它們的差異性, 因為差異真的很小 , 音效裝置廠商也不是白吃飯的, 而且"失真"不見得是"變難聽" 會有差別的就是那種Portable的播放器吧 為了省能省空間 , 很多東西都捨去了 此文章於 2010-08-21 09:40 AM 被 oScARSh 編輯.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06
文章: 4,081
|
引用:
日版比台版好的可能因素蠻多的 1. 光碟品質 , 好不好讀取會有差異 這一點也影響"播放"的品質 , 但是rip的話影響應該不大 2. 心理因素? ![]() 3. 比較雞歪的還有台商可能收到的只是壓縮過的檔案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Oct 2002 您的住址: 另一個地球
文章: 4,558
|
我有跑過A B test...
米西亞 愛·無限精選(MISIA GREATEST HITS)- 3/3/2002 台版CD 與日版FLAC... 台版CD的聲音好像被什麼罩起來了 我直接先轉WAV聽覺得怪怪的,後來直接放CD 結果還是一樣... ![]() 我的Sony PCM-M10只能放MP3 WMA WAV不能放其他格式 我當然放WAV 反正只有放音樂而且可以加上16GB的microSDHC... ![]() 而且轉WAV超快...XD 用i5 NB+5400rpm HDD可以達到3XX倍的速度... ![]()
__________________
大家快來加入World Community Grid(BOINC for Android)與Folding@home(Folding@Home for Android)的行列,一同找出重大疾病(愛滋、癌症、帕金森氏症...等)的解決方案 [YOUTUBE]PPc7gsZIk24[/YOUTUBE] ![]() ![]() ![]() ![]() ![]() ![]() ![]() ![]() ![]() ![]() 網路果然很危險,動不動就會被告... ![]() ![]() ![]() 發現自己越來越痴漢了... ![]() ![]()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Jan 2006
文章: 658
|
引用:
Google 到一篇討論「無損檔的差異」 雖討論到後面像是在灌水 ![]() 但裡面看到比較能理解的解釋 引用:
最近出現隨身聽上有支援ape 格式的decoder?!我很懷疑它的品質?! 及不知apple 的隨身聽是否支援flac? 它用alac decoder 也許品質無疑, 但懷疑它會否秏更多的電力?! 即使它在portable player 上decoder 效率極高, 但在電腦上作encoder 及decoder 的效率大概都不高吧?! 且壓縮比好像又沒比flac 高多少?! 就不知道它在官網寫「節省每一分電力」 有何等意義了?! ![]() 我是沒用過真的ASIO 硬體, 但「不走buffer」也是這裡提到為了得到更低的延遲 http://emusicman.myweb.hinet.net/record_77.html 而且我以為它只是為了要時實創作混音而設立的... 只是播放一筆16bit 44.1kHz 的音訊資料, 加了buffer 我以為只是把輸出時機向後移而等待遲頓的系統OS 就像您說的「能否保證每0.01秒所傳的bytes數都是相同的? 」而避免之, 不然電腦處理輸出有問題還得檢查看看DPC latency 「請問無損格式,WAV,320kbps MP3音質之比較與格式轉換」 這篇好像有人比較flac 與 ape 聽起來的不同?!說「動態」上...@@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Sep 2003
文章: 1,733
|
引用:
如何測出並肯定 loseless 之間的差異?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Jan 2006
文章: 658
|
引用:
decoder 好像只支援單線程, 且瓶頸主要出現在硬碟的速度 用foobar2000 的Decoder Speed Test 測一個一小時的檔案 不開Buffer entire file into memory wav 只有300x 左右, flac 有5XXx 甚至接近600x 開了Buffer wav 有10000x 多些, flac 只高些也有6XXx 所以flac 存取效率似乎比較高 ![]()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Mar 2003 您的住址: Vancouver, Canada
文章: 15,006
|
wait
如果依照現在硬牒的發展 以後如果只是在電腦上聽 是否就乾脆直接用WAV檔會比較實在?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Mar 2003 您的住址: Vancouver, Canada
文章: 15,006
|
引用:
如果真的是硬牒的速度問題 那麼用RAMDRIVE和SSD就可以改善了?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Oct 2002 您的住址: 另一個地球
文章: 4,558
|
我使用LAME轉MP3
映像中好像也只有60x(現在都不轉MP3了,所以沒什麼印象) flac可以到500... ![]()
__________________
大家快來加入World Community Grid(BOINC for Android)與Folding@home(Folding@Home for Android)的行列,一同找出重大疾病(愛滋、癌症、帕金森氏症...等)的解決方案 [YOUTUBE]PPc7gsZIk24[/YOUTUBE] ![]() ![]() ![]() ![]() ![]() ![]() ![]() ![]() ![]() ![]() 網路果然很危險,動不動就會被告... ![]() ![]() ![]() 發現自己越來越痴漢了...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