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Mar 2002 您的住址: High Male
文章: 3,976
|
一張電影票 250
藍光片也降到 250 就會大賣了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03 您的住址: 台灣新天鵝堡
文章: 2,336
|
而且你們不覺得BD作的很廉價的感覺,跟標價完全不符。
以前DVD很貴的時代,至少外殼都做的很用心,附加的東西還不少, 可是我看BD,就那個爛爛的外殼,看起來比夜市賣的盜版還差...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815
|
大多數台灣人對影音要求不高
一般的觀念都是: 1.有的看就好了 2.不用花錢最好 3.第4台&HBO都會演啊~ 畢竟追求高規格影音的玩家或收藏者在台灣只是小眾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Oct 2002
文章: 57
|
現有DVD很多的包裝都氾濫...可以1個盒子裝的下2片的 硬是要拆開來裝 外面在加一個厚厚的大紙盒 包裝是看起來很高貴了 但是DVD影片的內容卻做的很糟糕...如果BD也搞成這樣 會比較好? 還是怕BD的售價還不夠高? 究竟是光碟本身做的好比較重要 還是包裝重要...地球已經很受傷了 別再過度包裝了.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00
文章: 7,451
|
引用:
附議!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03 您的住址: 台灣新天鵝堡
文章: 2,336
|
一般來說,買dvd是收藏居多,又不是喜餅,不太可能看完即丟,當然要花錢要有那個價值。
照這原則,也不需要藍光了,以後都直接下載至硬碟再付錢,這樣最環保。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Apr 2001 您的住址: 雲渡山
文章: 156
|
引用:
除了國賓西門大廳外, 我認為一般電影院的效果並不比家用電腦強. 至於42吋電視, 除非你坐在電視機前兩公尺內, 不然可視角與坐在24吋電腦螢幕前1公尺是一樣的. 反而因為靠電腦螢幕較近, 看到的細節更多更清楚呢. 至於劇院音響, 與 Vista 來比, 只能說劇院音響瓦數較大, 但訊噪比不一定較好喔, 如果電腦配上個 NT$5,000以上的5.1喇叭, 加上因為坐得較近, 那種震撼的效果應該不會較差喔. 再說電腦效能, 現在4核心才 NT$8,000, 加上個不要太差的繪圖卡 NT$5,000 效能就很夠了, 加買 BD-ROM 播放軟體, 怎麼算都比客廳的系統便宜又好用.
__________________
In my PC : 1. WoW : Panda 2. Diablo III 3. Skyrim In my PS3 : 1. GT5 2. Soul Calibre IV 劍魂4 3. Final Fantasy XIII |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Oct 2002
文章: 57
|
引用:
照你說的價值 那大概是建立在包裝上了 包裝對你勝過內容 內容好壞你似乎也不是很重要 那麼你 下載就夠了 花錢的價值是在於光碟的內容/音效/畫質等等...做的好 那才叫花的有價值...包裝精美 盒子做很大很高級 光碟本身2.0的音效 爛爛的畫質 收錄一踏糊塗 這樣會花的比較有價值嗎 說到地球很受傷了 是額外提出來的想法 普羅大眾不覺得現在太多東西都太過包裝嗎 包裝不是一切 內容才是一切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Jul 2005
文章: 466
|
華納發行的較早期的DVD影片
外盒包裝多採塑膠框架懸貼厚紙板扣的設計 居家環境較潮濕的話, 它那個厚紙板還會軟化.. ![]() 某些碟片省略印刷圖面, 兩面都是讀取面, 分上下兩集 或者一面是寬螢幕、另一面是4:3全螢幕版本 夠環保了吧~ 其他的發行公司也應該比照辦理才是 建議大家也應該把這類的DVD視為最佳的收藏版本 共同為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和珍惜地球的資源盡一份心力...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03 您的住址: 台灣新天鵝堡
文章: 2,336
|
![]() 引用:
懶的跟你鬼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