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其他群組 > 七嘴八舌異言堂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superscalar
Se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02
您的住址: 光碟托盤
文章: 1,495
引用:
作者dts0069
喝久就能辨識出好壞茶?這點個人滿懷疑的,並不是每個人都有這種慧根.


運氣也很重要
至少要有機會碰到不同的茶

引用:
不迷信高價茶,喝自己喜歡的倒是真的,因為雖然高價,但無辨識能力,花那些錢不見得.....

再高價的茶也有農藥殘餘,只是殘留農藥份量是否符合所謂安全標準,所以正常第一泡都會到掉不喝.


當然
還有農藥殘餘 方面 enviromental trace 會有
但是很多茶/茶區 種植上 是不用藥的
尤其是要產貴妃茶 或東方美人
要小綠葉蟬叮食 的

引用:
覺得1斤茶葉幾千塊貴?算算星巴克一杯咖啡售價,再想想1斤茶葉能泡出多少份量?應該就不會覺得貴了.


其實台北一般冷飲茶都貴翻了
     
      
舊 2007-04-05, 12:39 PM #3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uperscalar離線中  
夢畫
Silent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06
文章: 2
最近在跟茶改場的老前輩訪談。
談到了台灣茶的問題。

以比賽場最大場的鹿谷為例。
鹿谷的茶有百分之九十以上都不是鹿谷的茶。
其中包括台灣各地還有進口加工的茶。

而初評的人員很多都是茶商。為了讓自己做的茶能入選,特別選重烘焙的茶(因為好認)
後來就變成重火的茶才容易入選。於是乎就出現焦味茶,難以入口。
也選出了進口的劣等茶當佳品在賣。許多真正會喝的人已經對該地的農會失去信心。
一位朋友就住鹿谷。昨天問他,結果也是搖頭。

近來台灣茶有越來越高的傾向。但是高過兩千重茶已經失去經濟價值。
因為生長慢,量少。能不能除非一斤都能賣到七、八千,否則不足成本。
為了突顯高山茶的特色因而採輕發酵、輕焙火,但是這麼一來就少掉發酵的氣韻變化(另一方面也是高處氣溫度不易發酵),那不如到高緯度的地方製作綠茶算了。

茶以冬春兩季的品質最佳。
冬季底厚,甘甜耐泡。
春季活潑,氣香芬芳。
冬天的高山茶,好的可以泡上十餘次。

在台生產的茶主要有:

不發酵的綠茶;半發酵的烏龍茶、包種茶;全發酵的紅茶。其中以半發酵茶為台灣的特色茶,佔全世界茶的3%不到。但是氣味最為特殊。

簡單分別茶好不好先喝喝就知道。
帶有火味(焦)的就別喝了。烤的焦東西帶有致癌物是常識了。茶本身帶有抗養化的物品,喝茶本是健康,但是喝到製作不良的茶反而有害健康。
喝下去有會回甘,甚至覺得牙齒、舌頭被包住了那就是好茶。好的茶帶有濃濃的膠質,到出來後可以看到小氣泡久久不消。

至於香氣、甜味的感受因人而異。
 
舊 2007-04-05, 01:56 PM #3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夢畫離線中  
rx1234567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04
您的住址: 合歡山
文章: 469
最近有友人送了我一斤的全發酵烏龍茶又稱老人茶
說實在的炭培的焦味 味道太重了,喝起來感覺不是很好
另外半發酵的烏龍茶除了製茶人的手藝之外產地也有差
種在高山的茶跟種在低海拔的茶味道真的也有差
說實在的高山茶喝起來口感真的比較好,低海拔的茶喝起比較差一些
舊 2007-04-05, 02:32 PM #3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rx1234567離線中  
dts0069
Elite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3
您的住址: 台灣
文章: 4,086
引用:
作者夢畫
最近在跟茶改場的老前輩訪談。
談到了台灣茶的問題。

以比賽場最大場的鹿谷為例。
鹿谷的茶有百分之九十以上都不是鹿谷的茶。
其中包括台灣各地還有進口加工的茶。

而初評的人員很多都是茶商。為了讓自己做的茶能入選,特別選重烘焙的茶(因為好認)
後來就變成重火的茶才容易入選。於是乎就出現焦味茶,難以入口。
也選出了進口的劣等茶當佳品在賣。許多真正會喝的人已經對該地的農會失去信心。
一位朋友就住鹿谷。昨天問他,結果也是搖頭。



評審這種本就滿主觀的,不過沒你聽來的的那麼誇張,只是近年來評鑑功力似乎不是很穩定,所以參賽者無所適從而幹聲連連.
舊 2007-04-05, 02:59 PM #3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dts0069離線中  
夢畫
Silent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06
文章: 2
引用:
作者dts0069
評審這種本就滿主觀的,不過沒你聽來的的那麼誇張,只是近年來評鑑功力似乎不是很穩定,所以參賽者無所適從而幹聲連連.


上上個月聽某位退休評審的演說。
提到評審的問題。

有回受邀參加某個比賽。
從上千辦中選出三百辦茶,要評出高低分級。
老前輩一喝,直接說:「這些是要淘汰的嗎?」
因為火味過重,甚至有焦味。完全破壞茶的良好風味。


其中主要的問題除了茶商也加入初評外,主審的素質也變差了。
而主管單位茶改場的場長又換了位不懂茶的外行人。
弄到現在無法為品質把關。

現在的比賽多走兩個趨勢。火味過重,還有過青(輕發輕焙)
這都不是好茶。
舊 2007-04-05, 03:25 PM #3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夢畫離線中  
SUV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6
文章: 239
說實在的我現在也沒在喝比賽茶了
因為有些好茶不需要拿去比賽就很多搶著要,根本境不需要拿去參加所謂的比賽
而比賽茶不見的就一定非常的好,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的就是價格都炒得很高
感覺現在的比賽茶品質只能說還好,不見得就一定很棒

此文章於 2007-04-05 05:02 PM 被 SUV 編輯.
舊 2007-04-05, 05:00 PM #3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UV離線中  
orangela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6
您的住址: Tainan
文章: 82
以小弟的經驗是:買音響一定要先試聽,買茶一定要先試喝!
泡出的茶水色澤,聞香杯聞香氣,到喝入口的感覺!小弟喜
歡色澤金黃中帶綠的,氣味清香,順喉回甘是必須的,帶苦
帶澀的絕對淘汰!最好能在茶水入喉後在口中體驗殘留的香
味,一泡茶最好能多試幾泡,看看它每次的變化,這很重要
,加香料的幾泡就會露出馬腳!泡後的茶葉可以看一下,不
過不是很重要,一心兩葉的垃圾也很多,最後--當然是在預
算範圍內選擇自己喜歡的啦!
舊 2007-04-05, 07:58 PM #3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orangela離線中  
jack1027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04
文章: 279
原來喝茶的年輕人也不少呀
小弟都是喝大賣場買的茶葉
不過都是不用錢的都是媽咪從工廠拿的
反正分不出好茶壞茶
不用錢的都好
不過原片跟茶包真的天差地遠就是了
茶包都沒味道只有顏色
__________________
珍惜、知足、感恩
舊 2007-04-05, 08:15 PM #3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jack1027離線中  
小建
*停權中*
 
小建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y 2000
文章: 7,451
引用:
作者jack1027
不過原片跟茶包真的天差地遠就是了
茶包都沒味道只有顏色


也並不是所有的茶包等級都很差的...

大家今天都不用掃墓?晚上回來就看到這篇討論這麼多了...
茶葉的部分其實會參賽主要的考量還是在賣高價, 但並非僅有參賽得獎的才是好茶...

呵呵∼ 多喝茶其實心情會比較好些的...剛吃完晚餐,再去泡杯茶去...
舊 2007-04-05, 08:41 PM #3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小建離線中  
夢畫
Silent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06
文章: 2
最近喝到一隻阿里山的有機茶。
完全沒有用農藥與肥料。
是休耕七年的重新整理的茶園。應該說地主沒空管理……
雖然是27,高度一千五。
蠻有特色的,不過烘焙的技術有點不好。有點可惜了。
還是烏龍底韻才夠,金萱還是差了點。

去年北部石定鄉的東方美人很不錯。有好幾隻很有特色的茶。
不過價位也高了點……還是去朋友家讓人請就好了。
舊 2007-04-05, 09:12 PM #4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夢畫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1:09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