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May 2005
文章: 142
|
引用:
沒錯, Dolby TureHD 是無損壓縮. Dolby 公司的說法是2.0-4.0x 的壓縮比, 實際使用平均有2.4x 的壓縮比. DD(Dolby Digital) 和 DTS 5.1 已經是十年前的編碼設計, DD+ 是新一代的編碼技術. 單用bps(bitrate)比較作為聲音的好壞是不適合的. 就好像用VC-1 和 Mpeg2 在同 bitrate 下比較畫質一樣, VC-1 要比 Mpeg2 好太多了!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May 2005
文章: 142
|
引用:
Blu-Ray的規格是承諾支援(mandatory) DD, DTS 和 PCM. 可能支援(optional) DD+, Dolby TrueHD等. 須要主意的是 Mandatory 和 Optional 有重要的分別. 過往的例子, DVD 規格上放在 Optional 的很多好東西, 最後都會消失, 只有 DTS 這個例外. 雖然DD的最高規格是640kbps, 但卻限制了DD 在 DVD 內的最高碼率(bitrate) 為 448kbps(如沒有記錯). 可想而知, Blu-Ray 並不重視 DD+ 和 Dolby TrueHD 的支援. 所以 Blu-Ray 片商都要抽起原先打算提供的 DD+ 5.1 聲道, 改為DD. 相信 Blu-Ray 面對 HD DVD 對聲遁編碼的競爭, 可能會慢慢變成正式的支援也說不定. 但可惜是 Blu-Ray 對 DD+ 的規格上的限制, 首先就如 feedback 說的, Blu-ray 最高 bitrate 只是 1.7 mbps, 而 HD DVD 卻是 3.0mbps. 其二, DD+ 分公為核心(Core) 和 伸展(extension) 兩個部份. HD DVD 的 DD+ 核心部份是用 理所當然的 DD+編碼, 而 Blu-Ray在 DD+ 的 核心部份是沿用用DVD年代的 DD 編碼, 不但是較舊的編碼技術, 而且限制在 640kbps 的最高碼率內.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Sep 2004
文章: 1,156
|
DTS也還有個新技術DTS 96/24,請問這個格式也是為了HD DVD/Blu-ray Disc而研發的嗎?
不過我在網路上有查到目前的DVD有些也有DTS 96/24,請問它真的是存放96kHz/24bit的DTS在DVD裡嗎?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May 2005
文章: 142
|
引用:
DVD年代Dolby Digital(DD) 的碼率受限下才走紅了DTS, 今日的Dolby Digital Plus(DD+) 已支援 24bit/96KHz, 而且多達7.1聲道. Rio 的貼文 #2555 http://www.avsforum.com/avs-vb/show...0&&#post8257440 Dolby TrueHD(DTHD) 最高支援8聲道, 18mbps, MLP loseless 只有 6 聲道和 9.6mbps. 沒必要再為了10年前的技術而担心, 新的編碼技術絕對更好!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Sep 2004
文章: 1,156
|
引用:
所以MLP將來只會出現在DVD AUDIO裡囉? 我看網路上寫說DVD中的音軌只支援到48kHz 16bit, 那dts 96/24不就只是假像?還是仍有一定的用處在?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Nov 2002 您的住址: 氣候越來越不友善的中部首善之區
文章: 1,773
|
DVD規範是限制了DTS的取樣率在48kHz沒錯,但bits/sample可以到24。
在DVD裡真正有支援96/24的音軌只有LPCM。 此文章於 2006-08-22 09:13 PM 被 feedback 編輯.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May 2005
文章: 142
|
http://www.avsforum.com/avs-vb/show...8&&#post8251418
從事壓縮編碼的Cjplay回文#1591中, 可以看到很多近期(2000年之後)電影的 數碼原拷貝(Digital Master) 都只是 24/96 或是 24/48. 電影公司不會輕易以Digital Master的質素(指24/96或24/48), 以類似Dolby TrueHD的沒失真方式發放, 因為如果破解了AACS的保護, 以後就沒歌唱了. 至多是以類似DD+那類有失真的方式發放. 而且24bit 或是 96KHz, 對很多人來說都只是心理因數較多. 首先是人的聽覺問題, 其二就算是高級器材的規格很好, 實際只有專業器材才能發揮作用.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Sep 2004
文章: 1,156
|
引用:
http://www.dng.idv.tw/report/what_is_dts9624.htm 這裡寫的意思好像是DVD中是有存放96kHz/24bit dts的, 然後要有dts 96/24的解碼才能完整輸出, 那這樣不就超出了DVD對於dts的限制了嗎? 這些規格的演進大部分好像真的只是心理因素, 可是聽久了應該可以連心理因素都變成真實感受吧?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Nov 2002 您的住址: 氣候越來越不友善的中部首善之區
文章: 1,773
|
其實DVD-Video的規範是1996年就制定的,後來當然陸續有一些新的技術被開發出來
到現在這個規範其實越來越模糊,尤其是音頻部份,像當初跟本沒有EX這個規格 因此演變到現在就逐漸變成規範是規定DVD Player必須實現的標準功能 以最早的DVD-V規格(specification)來看,DD(NTSC)/MPEG Audio(PAL)跟PCM是必須有的音軌 當然播放機也要能處理這些格式,這是強制性的,所以到現在每一台DVD Player都一定能播這三種格式 類似的情形也適用在HD DVD跟BD上頭,比如HD DVD就規定DD+是他們的強制規格(mandatory) 也就是說HD DVD Player一定要有DD+的解碼器,如Toshiba的HD-A1 而BD只把DD跟DTS列為強制規格,所以只要能解這兩個編碼規格就能出BD Player,如Samsung的BD-P1000 至於像DTS-HD、Dolby HD都是額外支援(optional)的規格(註),做player的廠商視自己的市場策略決定要不要加進去 其實影碟的音頻雖然一直在進步,但都沒有捨掉Backward compatible,也就是對既有解碼器的兼容性 註:HD DVD有把Dolby TruHD(2ch)列為mandatory,所以HD DVD Player必須支援。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Sep 2004
文章: 1,156
|
引用:
所以後期的DVD有些並沒有受於DVD規範的限制? BD和HD DVD要將哪些編碼列為標準規格是否由SONY、DVD聯盟自行決定的?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