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5
文章: 779
|
大大
可真壞...... 竟然拆廠商的台 ![]() ![]() ![]() 想也知道 真正商品化的產品 就不會如廠商宣傳詞那樣美好 總是要打些折扣的 您說的這些東西 可真是很昂貴又複雜 ![]() 把這個原本就「反藍」的人 弄得偷偷大笑 ![]() ![]() ![]()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Oct 2002 您的住址: El's room
文章: 1,046
|
實際上音軌放 24bit/192KHz 都沒有問題,綽綽有餘,如果訊源有 192KHz 這麼好的規格的話 ^^;
影像 35~40Mbps,這已經是目前日本 BS Digital 衛星數位放送,平均流量 17~19Mbps 的兩倍之多了,這種畫質現場看一定會很感動吧,應該看不到什麼壓縮瑕疵,PSNR 訊噪比可能都在 50dB 以上的怪物 T_T 沒有想到這麼快就可以看到 MPEG-2 的極致,MPEG-2 壓縮末代最後的榮光,而且是在民生消費機器上,甚至是在電腦上 (沒有吐血的表情可以用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5
文章: 779
|
嗯,如果平常家用機器
也能有這種等級的表現當然最讚 但還要看(聽)販賣品的實際情況了 還有廠商 會不會偷工減料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5
文章: 779
|
補充:
三萬多塊的液晶電視 恐怕顯示不出這種效果吧?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Oct 2002 您的住址: El's room
文章: 1,046
|
引用:
雖然其他的不確定,不過 AIR 應該是拿準備發賣的 BD 版本來展示的吧? 其實沒道理展示的故意作得比較好,因為這只是壓縮時流量設高一點,並不會增加成本,所以沒道理展示的作得比較好,實際產品卻故意壓爛一點。 何況目前 BD 就是要靠高音質高畫質來壓倒對手,故意作差的話豈不是自毀前程 ![]() 至於播放的設備,有展示 BD 播放機,不過現場用來播放的是 SONY 自家的電腦品牌 VAIO 電腦,這是為了展示僅僅使用 2.8GHz 的電腦就可以很流暢的播放,如果是用 H.264 等高壓縮的格式,可能就無法如此輕易流暢地在一般的電腦上播放。 搭配的播放軟體是電腦族大家都很熟悉的 WINDVD for BD 的版本,操作上應該不會太複雜。 至於價格,VAIO 電腦可能比一般的電腦要貴 ![]() ![]()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Oct 2002 您的住址: El's room
文章: 1,046
|
引用:
應該可以吧 ![]() ![]() 我想就是老舊的電腦 CRT 螢幕也可以輕易的區分出差別。 35-40Mbps 的 MPEG-2 影像和無失真無壓縮 24/96, 24/192 的音源,那種品質提升和現今的舊有的軟體,差距是非常巨大的,即使是用不必太高級的顯示播放設備,我想還是可以很輕易的就感受到其中的差距。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5
文章: 779
|
引用:
有二個問題 一,您提到藍光這些畫質表現,HD是否在不追加機器/價格之上,無法達到同樣等級的表現? 二,買BD-Driver 回來在自己的電腦上裝,整套裝備的總價是多少?(包含能聆聽無失真格式) 此文章於 2006-03-24 10:17 PM 被 jasen_dvd 編輯.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Oct 2002 您的住址: El's room
文章: 1,046
|
引用:
一. 我想 HD DVD 可以用 H.264 HP 壓縮,用比較低的流量取得接近 35-40Mbps MPEG-2 的畫質(不過解碼的負擔比較大,壓縮的成本也比較高),同時用雙層儲存(不過這樣會增加製造成本,不知道單層的 BD 和雙層的 HD DVD 何者比較便宜),塞進更高流量的失真壓縮音軌,以取得接近無失真 LPCM 音軌的表現。 同時如果影片的長度不長,音軌只有 2ch 的話,也可以嘗試直接塞無失真的音軌..... 不過,我覺得 HD DVD 可能不會出現這種流量拉高到極致的產品,這是因為 HD DVD 一開始的目標就不是要「極致」,它鎖定的消費族群也沒有這種需求,所以自然也不會有這種變態的產品誕生 ![]() 相較之下,BD 就是顯得很「豪氣」 ![]() 二. 如果一定要用電腦播放的話,電腦應該是本來就有了吧,所以不算在成本以內。 那麼你需要一張可以輸出 HD 規格畫面的顯示卡,一張可以輸出多聲道音源的音效卡。 我不太清楚現今的電腦硬體產品的規格,不過以音效卡來說,現在大都具備有多聲道輸出的能力,而且音效卡本來就是要播放無失真的音源,無失真無壓縮的音源還比較好播放,困難的是有失真有壓縮的音源,需要解碼播放那才困難 ![]() 無失真無壓縮的音源播放是很自然的事情,不但技術複雜度比較低,也不需要額外的負擔。 如果你要在電腦上播放 HD DVD,也同樣需要這些設備,所以如果要比較 BD 和 HD DVD 在電腦上播放的硬體成本,最後比的只有雙方的 Driver 的價錢差異,我無法預測雙方的 Driver 會差異多少,不過我想應該會是在一般電腦族群可以接受的範圍以內。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Oct 2002 您的住址: El's room
文章: 1,046
|
喔,對了,由於 HD DVD 要和高流量的 BD 拚畫質,一定要用 H.264 HP 壓縮,這個壓縮規格的解碼負擔非常重,所以要播放 HD DVD(H.264 HP) 的電腦,CPU 需要比較夠力,或者是顯示卡要支援 H.264 HP 硬體解壓縮,所以 HD DVD 解碼播放所需的電腦硬體規格要比較高。
這也是為什麼上述 BD 展示要用 2.8GHz 的電腦的原因,它就是要顯示,如果你要用電腦解碼,MPEG-2 會比較輕鬆順暢。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Nov 2002 您的住址: 氣候越來越不友善的中部首善之區
文章: 1,773
|
想到以前看VCD要裝解壓縮卡
現在看BD/HD-DVD也回到要靠顯示卡來加速 想起來蠻有趣的 對了,怎麼都沒提到VC-1啊,說到底他也是影像規格之一呀�***商是如何在AVC跟VC-1之間做選擇的啊?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