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1,447
|
有時候要改變心態, 我從百來GB縮減到剩下11GB, 就是只保存最核心的走321模式.
其餘縮減後但還有40~60GB的, 維持外接硬碟 & microSD (沒有雲端, 2份). 很多人不是不願意做, 是因為$ (所以也沒有真的重要到他們願意花錢, 要哭就哭吧 XD) 我為了降低機率, microSD甚至是定期換, 沒壞也換; 外接硬碟的週期就比較長一點. 那核心11GB更是3份多重保障, 機率不可能是零, 但全部損失的, 應該是無限接近0了. (全部損失 =/= 部分近期檔案變更來不及備份) 最近剛好處在外接從HDD轉SSD雙軌並行時期, 後者不怕震動, 也不用平放, 很好 XD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Jun 2021
文章: 387
|
引用:
以前SSD很高貴啊..... ![]() ![]() ![]() 所以要儉著用...... ![]() ![]() ![]() ![]()
__________________
工具只是減少人的工作,或提昇工作效率 更重要的是你對要做的事情到底有多深的了解 沒有足夠了解自己的問題只想站在巨人肩膀上 巨人依然是巨人 山頭往往不是目的地 你不僅上山白費功夫下山還要重新迷路一次 ![]() ![]() ![]() ![]()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Jan 2013
文章: 419
|
引用:
大廠高規的比較不會有這問題,便宜貨當然風險就比較大。 引用:
機械部分是這樣,但電路板也是可能會突然死,有兩種風險。 不過就算用Flash當儲存媒體,還是要遵守321,1份風險就是高。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an 2008
文章: 187
|
想不通硬碟怎麼會不保險?
桌機裡一份 ,離線外接硬碟裡一份 然後是尚未備份至外接硬碟的新增資料部份 在本機SSD與硬碟各放一份 控制一下資料總量別太膨脹
__________________
ABK ABK YT CHANNEL |
![]()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8
|
不知道有在備份的人,知不知道哪家的 USB 硬碟櫃比較好,可以推的?
我發現這東西很少廠商做,一個 USB 接多顆硬體,單純的外接盒不需 Raid 功能,像這種的 https://www.orico.com.cn/mobile/pro...bcatelists/id/8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8
文章: 19
|
分散風險比較重要...................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Jan 2013
文章: 419
|
引用:
這種有啊....至少10多年前就看過,銳銨、伽利略....等比較常聽到。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1,447
|
以前有些機殼就有熱插拔硬碟功能了吧? 可能後來賣不好所以不做了?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Feb 2015
文章: 190
|
理論上沒有任何儲存媒體是絕對安全的
要安全就是多備份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18
文章: 1,088
|
引用:
看網路比價 Samsung evo plus microSD 512 GB,現在1000有找,至少能放108片 DVD iso 檔 美光 MX500 SSD 1TB 4000有找 傳統硬碟?我有一顆 Hitachi 2TB,10年後翻出來只用了幾十小時,通電上機看 smart 沒問題。 格式化以後把一堆小容量硬碟資料複製過去,空出來以後就格式化小硬碟。 過沒兩天,2T 突然就出怪手,很快就掛點,還來不及備份出來... 然後檢查出一堆壞軌…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