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11
文章: 1
|
其實不見得要等天才出生
目前這世界物理現象的描述可區分成 日常生活:牛頓的力學 超巨大物體(例如:星體):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廣義還是狹義我忘了) 超小物體(例如:原子,電子,中子等):量子力學 量子力學可以與牛頓和愛因斯坦的理論分庭抗禮 而量子力學就是很多科學家聯手的智慧結晶 引用: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3 您的住址: 台南市
文章: 77
|
引用:
你舉的例子讓人很容易暸解 不好意思,請問那弦論算是解釋那種尺度呢? |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Apr 2011
文章: 99
|
引用:
純討論 ![]() 依照維基百科的解釋 曲速應該星艦周圍有「曲速泡」形成「亞空間」來隔絕 不讓星艦在出力變多的情形下 因為相對論時間變慢而導致星艦內的時間變慢吧 星艦的假設,在曲速2級時,能達到10.5c 也就是10.5倍光速 根據相對論 速度越快,物體的時間越慢,如果不造成亞空間 超光速旅行時 人就越來越年輕 甚至消失了.... 而且亞空間是使用「空間折曲」的方式前進。 曲速泡就好像防護罩,幫助星艦在一個個浪頭上跳躍過去。在曲速內,只要引擎受損, 就會立即退出曲速,沒有那種「慣性前進」的事情。 因此可知星艦不是線性移動的。 ![]() 有錯請指正! 星艦的曲速引擎 是使用鋰的同位素(目前還沒找到)作為燃料。與反物質在曲速內做融合,進而爆發出驚人的能量。但裡面從來沒說過反物質怎麼保存,亞空間怎麼產生。 關於一般的空間折曲與展開 在科幻小說「三體」裡面有詳細的解釋。 當人類在三度空間中,很容易可對二度空間的物體做處理 而三度空間物體(如筷子),在二度空間中看起來可能是一條線,甚至是一點 而四度空間、五度空間的物體,在三度空間看起來,也僅能顯露出一個「投影」 形體未定,甚至會扭動。就好像盲人摸象,看不到全貌。 能操作4度空間,就能任意挑選3度空間的位置跳躍 ![]()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Dec 2001 您的住址: 中壢-台北
文章: 1,008
|
引用:
弦論的目的就是要統一場論,將廣義相對論跟量子物理統一起來 因為人類總是覺得,宇宙應該不可能是由兩套相互不包容的理論來描繪 換句話說,弦論就是比這兩套理論要更基礎的理論 有一個科學節目曾經舉過一個例子,一個物理學家在傳授一隻狗相對論 經過一番努力後,物理學家得到一個結論,狗應該永遠無法瞭解相對論 其實他真正的意思是...如同狗永遠學不會相對論,那人類真的能瞭解宇宙運作的原理嗎?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Apr 2005
文章: 479
|
引用:
我覺得要引入場的概念比較好一點... 若不能理解場(tensor field)的意義,我想就很難說明這邊的"彎曲"代表的意思。 會這麼說,是蠻久之前看愛因斯坦與英費爾德合著的科普書 愛因斯坦也是用場論來說明。 總覺得單純用古典力學的方式解釋引力跟電磁學好像怪怪的...
__________________
提高計算速度的方法不只一種。 平行計算只是一種提高效率的方式,具有不確定性與複雜性。關於提高效率的方式,存在著各種不同的理論。 對於我們來說,那並不是完美的東西。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08 您的住址: 潛水中
文章: 157
|
引用:
就是這樣沒錯啦 ![]() . |
|
![]()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12
文章: 5
|
引用:
有記錯請鞭 曲速並不是讓自己加速而是去擠壓後面的空間讓前面的空間往我接近 然後我就前進了 感覺這樣其實也接近直接去揉躪空間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5
文章: 409
|
引用:
反物質是用力場封鎖著的, 所以星艦受了敵人重大攻擊時, 會有力場崩坍, 讓反物質洩漏的危險。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Jul 2001 您的住址: Hsin-Chu / Chung-Li
文章: 3,543
|
引用:
![]() ![]() ![]()
__________________
指揮所:陣地準備好報告!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5
文章: 409
|
引用:
曲速和空間彎曲或蟲洞無關 引用:
正解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