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10
文章: 29
|
引用:
***長就我了解啦 醫療原則那是說,一定給你救,不管你是不是一定死定了 但如果這個病患之後要是又病危,不管怎麼救,也只是維持病危狀態,病患或病患家屬同意(病患意見優先),如果又發生緊急情況,可以選擇不救這樣子 這是我大概的理解,錯了請指正 所以大嬸說的,不無道理,雖然那個醫界賺大錢的說法我不同意,再者如果藉此說安樂死應該立刻合法,小弟也不同意(應該說,得有適當的配套,例如,我們有沒有成熟的安寧醫療?),畢竟安樂死道德風險很高 此文章於 2010-08-16 04:31 PM 被 MichaelLee 編輯.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Aug 2003 您的住址: 無苦庵
文章: 1,943
|
引用:
沒有錯, 所謂醫療原則, 就是盡可能挽救"生命", 聽起來鄉愿, 但是, 整個醫事體系就是靠這種超然撐起. 當可以決定生命存去, 事情會變得很複雜...........
__________________
![]() 10年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Feb 2000
文章: 5,720
|
引用:
真假??? ![]() ![]() ![]() 我一直以為醫務兵也算是步槍兵阿 也是要上去開槍的 |
|
![]()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04
文章: 3
|
在醫院裡,家屬沒有簽放棄急救同意書前,
患者因沒進行醫療處置而死亡都算是醫療過失, 儘管該患者已經沒有意識,儘管該患者可能活不了幾天,但身為醫師就是得造SOP進行急救, 否則一旦沒處理好反被告,那豈不自找沒趣 ![]() 回到主題,最好的方法就是:「防死」100萬徵口號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10
文章: 29
|
引用:
印象中看電影 醫務兵好像的確沒武器?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Aug 2003 您的住址: 無苦庵
文章: 1,943
|
引用:
通常沒有&不開, 不過台灣的衛生連比較有趣, 還配T-74, T-75, 看來是專治性飢渴跟投錯胎.
__________________
![]() 10年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an 2002
文章: 229
|
![]() 引用:
生、老、病、死是自然界鐵律,是所有生物必須 體會的生命歷程,為什麼人單獨地讚頌生, 而想逃避甚至痛恨其他三樣呢?沒有死亡哪來的新生? 自殺也是死亡的一種方式,和意外或生病死亡 沒兩樣,自殺者罹患的是心理疾病,是患者心理 再也無法承受四面八方而來的壓力,是整個環 境導致的,為什麼就沒有人去斥責罹癌者懦弱? 因為人類向來習慣不相信看不到的事物。 此文章於 2010-08-16 05:15 PM 被 esp002 編輯.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10
文章: 29
|
引用:
![]()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Feb 2000
文章: 5,720
|
http://zh.wikipedia.org/zh-tw/%E5%86%9B%E5%8C%BB
剛剛找到的 "現在,常見的防衛武器是非全自動的步槍、卡賓槍或衝鋒槍。軍醫可以裝備武器,但是一般只可以用來保護自己或傷員。如果他們使用武器來進攻(如攻擊或突擊)或攜帶進攻性武器(如狙擊步槍、機關槍和擲彈筒),他們失去了《日內瓦公約》的保護。通常,如果軍醫手持著他的武器,就屬於有軍事威脅兵員。按照《日內瓦公約》,故意地向無威脅的軍醫開火是一種戰爭罪。" 所以基本上還是有帶槍,只是以防禦為主. 特戰小隊的medic應該就沒在管這個了 ![]() ![]() ![]() http://en.wikipedia.org/wiki/Parajumpers 上面那個火力好像也不弱阿 ![]() ![]()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r 2006
文章: 634
|
引用:
非也 .... 人類頗相信看不到的事物 <= 所有不可見的抽象 + 感動 + 莫以名之的趣味 + 信仰 .... 等 另 ~ 我認為生死學不應只是大學殿堂的哲學研究探討 它也應該落實於義務教育之中 在教科書的編寫上 . 得特別謹慎 此文章於 2010-08-16 05:29 PM 被 xx123 編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