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09
文章: 3
|
有可能阿 很多東西都消失了 隨身聽 錄影帶 3.5磁片 BB-CALL
底片相機 數據機 DVD 映像管螢幕 我看也快掰了 更有無數風靡一時的軟體被淘汰比如ACDsee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Oct 2002 您的住址: Coruscant
文章: 4,466
|
不太可能發生的事,要說20年後,也許,但10年,太趕了
在還沒有更好的傳送訊息方式出來前,email還是有其重要性 要不然即時通訊出來的時間也很久了,就因為噗跟fb這類的興起,就想把email消滅,這太難了 有很多時候,要傳資料給別人,最終還是用email來處理 等那些年青人長大後,再說吧,現在不用,不代表未來不用 再說這年頭,老頭子比少年人多,光老頭子的需求,就足夠讓email存活下來 引用:
這是在指我吧,我除了接電話,不會拿手機作別的事 要在手機上網,光想到螢幕大小,我就直接放棄了,在這方面,我真的老了
__________________
![]() 此文章於 2009-12-02 08:44 AM 被 yider 編輯.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ul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1,401
|
軟碟機都還活著呢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Jun 2001 您的住址: 中和
文章: 1,760
|
對青少年研究就得到EMail會消失的結論
這樣的報告也生得出來 ![]()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Mar 2003 您的住址: Vancouver, Canada
文章: 15,006
|
專家指出,現在時髦的人,喜歡「一次完成」的通訊方式﹕例如在Twitter上的一則短訊,同時可以發給所有人看。其他工具,如簡訊、或Facebook等社群網站,都是在現代科技支援下,可以隨時隨地快速又容易的傳遞出訊息
想不到我竟然變成老人了 沒 FACEBOOK 也沒 TWITTER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an 2004
文章: 966
|
email..夾帶檔案資料 即時通還是不能取代..沒這麻快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Andrew Blake 的攝影棚
文章: 9,201
|
這位 "專家" 應該 署名 ....
![]() 既然 敢 "吹", 也要有勇氣接受 "檢驗" ~ ![]()
__________________
[YOUTUBE]8-EzAew1U98[/YOUTUBE]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縣
文章: 1,096
|
看看網拍業者何時使用facebook、TWITTER或簡訊通知買家及賣家。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Andrew Blake 的攝影棚
文章: 9,201
|
Email 有一個特質,就是個人化的 私密信箱 /or 保管盒 ....
Twitter / Facebook 之流,強調的是 "即時互動",也沒有一個主動收發文的 "網址" !! 想要取代 Email,必須加以改造 ... 其實,Google Wave 的雛型, 似乎有點符合 取代 Email 的 前瞻概念 ~ ![]()
__________________
[YOUTUBE]8-EzAew1U98[/YOUTUBE]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Sep 2004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8
|
引用:
紙本書信與傳真並沒有因為E-mail的出現而消失.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