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其他群組 > 七嘴八舌異言堂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不要迷戀我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08
文章: 178
引用:
作者PM

建議你多去聽聽現場的演奏會, 和從喇叭出來的聲音絕對不一樣。
木耳也聽得出來之間的不同。



的確差很多 就像帕華落地的演唱會 不但會有大型音箱發出的歌聲 還會有談話聲 風聲 飛機聲
這是電腦無法隨性做出來的

但無所謂 追逐時尚的上流社會人 他們的耳朵有特異功能 會自動過濾雜音
去聽回來後 還是會大力吹捧 層次多高多高 水準多高多高的世界頂尖音樂饗宴 以彰顯他的高品味 如...陳文茜
     
      
舊 2008-09-11, 12:25 AM #2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不要迷戀我離線中  
PM
Power Member
 
PM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Sep 2006
文章: 539
引用:
作者無責任
我也常聽MIDI檔,之前有網友分享從硬體音源器錄製
跟軟體音源比起來根本差很多,為了想使用軟音源(TIMIDITY)能更好聽
也試了很多日本討論區一些設定,因功力不足而作罷,
同一首MIDI不同人設定錄製就明顯聽出差異,有的還比硬體還好聽
好工具當然也要好功力,在巴哈看到有人貼這貼影片....(需註冊)
http://www.nicovideo.jp/watch/1216414464
簡直是神人,看其它同作品他是女的....可怕的技術
有興趣的人還找她其它作品來欣賞

呃......雖然這和主題差滿多的, 不過要離就離個徹底唄~
http://www.nicovideo.jp/watch/sm2692090
うまwwwwい!!!
 
舊 2008-09-11, 12:45 AM #2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M離線中  
A級黑豬肉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04
您的住址: 楓葉國
文章: 316
引用:
作者影 子
看來
我們的看法不一樣
我只在意好不好聽
不會管是不是人彈的
還是電腦合成的


不是人彈得,對我而言就不好聽了。
但是每個人對好聽定義不同。
有些人,尤其是盲從科學主義者的人,通常都分別不太出來非科學的好聽度。

引用:
作者影 子
小弟一直在想
音可以分成三種(若有錯請指正)
音頻、音色、音調
如果用電腦好好控制
應該大家所說的問題
樂器的品味、感情與個性
應該都可以作出來才對


音頻和音調是科學的東西。我相信這個電腦做的出來。
但是音色以現在的科學來講,完全做不出。
鋼琴並沒有這麼明顯,畢竟有能力完全彈出自己的聲音的鋼琴家數得出來。
但是小提琴就不同了。
每一位拉的音色,即使用同一把小提琴、即使用同一把弓,用相同的弦和相同的松香,拉出來的東西就是不同。甚至即使是相同的小提琴家,因為心情也可以拉出完全不同的音色和節奏。
除非今天科技已經發展到人工智慧聰明,也完全發展出電腦有感情,那才有可能做到電腦取代人類的事情。

引用:
作者不要迷戀我
的確差很多 就像帕華落地的演唱會 不但會有大型音箱發出的歌聲 還會有談話聲 風聲 飛機聲
這是電腦無法隨性做出來的

但無所謂 追逐時尚的上流社會人 他們的耳朵有特異功能 會自動過濾雜音
去聽回來後 還是會大力吹捧 層次多高多高 水準多高多高的世界頂尖音樂饗宴 以彰顯他的高品味 如...陳文茜


有些人只會把這一種東西丟給 "上流社會耳朵有特異功能"。
或許戶外演奏有很多其他雜音甚至噪音,但是盲從科學主義者的人,是無法了解,音樂不是只有 "音質" 而已。
先不講藝術本身跟音質無關。現場中表演者與聽眾的互動,也是很大的原因大家去聽現場。就如張莎拉講的一樣... 很多人即使有她的 CD 也還是去聽現場。她能從他們的表情、偶爾的肢體感受到當時的氣氛,給她鼓舞或不耐等等的感受帶來每次都不同的表演。
當然,也有很多東西也因商業化的結果而喪失,例如珍珠男 (Perlman) 也曾說過... 有一次他一個禮拜的 10 場演奏全部表演 Paganini 1st Concerto... 拉到後來根本已經沒有感覺了... Pavarotti 在台灣的戶外畢竟並不如很多義大利古城或表演場地的設計(有些很奇特,站在中間講悄悄話馬上傳遍整個場地,而有些甚至在一千年前就有了)。連後來很多聲樂的人都用麥克風在廣場唱也被批評過等等...
舊 2008-09-11, 01:54 AM #2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級黑豬肉離線中  
LittleJohn
*停權中*
 
LittleJohn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ug 2001
文章: 284
真人的演奏會常常會有即興的Solo演出,有時聽來不覺稀奇,但是事後重新播放其演奏,你會發現曲律之巧妙萬不能更動一分,這可不是音效師在錄音室反覆試驗修改所能比擬的。

所謂神來一筆亦可形容!
舊 2008-09-11, 02:06 AM #2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ittleJohn離線中  
影 子
*停權中*
 
影 子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ug 2004
文章: 317
沒有 人有那麼多時間
每天在聽現場演奏會
大部分人聽的都是
CD、MP3之類
好吧!
就算有人要彈喬治溫斯頓的卡農變奏曲給你聽
你可以要求說
我要聽五遍嗎?
可是我聽CD
不要說五遍、十遍也行
我想說的是
大部分 聽音樂
所聽到的聲音
都是從喇叭出來的聲音
如果把人彈鋼琴和電腦合成音拿給評審來打分數
當然啦!要比要錄成CD來比
畢竟大部分聽到的聲音是喇叭出來的聲音(這在剛才我已經強調過了)
不知誰會勝利呢?
舊 2008-09-11, 09:47 AM #2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影 子離線中  
李麥科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08
文章: 51
引用:
作者影 子
沒有 人有那麼多時間
每天在聽現場演奏會
大部分人聽的都是
CD、MP3之類
好吧!
就算有人要彈喬治溫斯頓的卡農變奏曲給你聽
你可以要求說
我要聽五遍嗎?
可是我聽CD
不要說五遍、十遍也行


我覺得你有點把錄音與電腦音源弄錯了
錄音的問題(如果談的是CD的話)大概只有類比轉換數位
再轉換成類比
這中間怎麼減少失真的問題(如果用的是MP3,那又有數位轉數位、壓縮解壓縮的問題)
引用:
作者影 子
我想說的是
大部分 聽音樂
所聽到的聲音
都是從喇叭出來的聲音
如果把人彈鋼琴和電腦合成音拿給評審來打分數
當然啦!要比要錄成CD來比
畢竟大部分聽到的聲音是喇叭出來的聲音(這在剛才我已經強調過了)
不知誰會勝利呢?

如果那個人彈的不錯
不是只是乖乖的照著樂譜彈
那人會勝利
至少就一般人來說,會注意的是人
電腦播放的再好,也不會想要搞一台電腦來聽就好
為什麼有人會喜歡蒐集midi音樂
那也多半是因為編寫的是人(不知道我這樣講的對不對?),而不是因為電腦很厲害

不過這種比賽沒有意義
電腦彈的再好,每次都一樣,真的很無聊

此文章於 2008-09-11 10:09 AM 被 李麥科 編輯.
舊 2008-09-11, 10:07 AM #2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李麥科離線中  
supersula
Advance Member
 
supersula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l 2001
文章: 463
光是鋼琴, 就有十分多種音色, 指尖指腹彈得音色就不同, 踏瓣使用也會造成鋼琴共鳴不同

若是純聽旋律 速度 精準度, 當然會覺得電腦可以取代

聽深入些 就知道那些東西目前科技還差很遠


說到音樂性,
若是未來有首樂曲是由個音樂家來編MIDI, 而那年代MIDI早已能夠模擬所有樂器的聲音
那我會說這音樂是有人性的

交響曲就是這樣, 默契早在練習時都已經培養好, 上台演出只是上去表演而已
那MIDI也只是把樂團換成電腦而已, 而且還永不出錯,

有人說永不出錯沒人性? 那cd灌錄時一直重複直到完美, CD放出來也是永不出錯
那跟永不出錯的電腦音樂有甚麼不同??



當然我要說電腦是永遠不可能取代人的
因為看魔鬼終結者LIVE彈鋼琴是很無聊的.....
舊 2008-09-11, 10:13 AM #2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upersula離線中  
sioudon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5
文章: 94
同樣一首曲子,

相信不同的人彈出來的味道絕對是不一樣的,

因為人演奏出來的東西是有"感情"的,

電腦合成的音樂就沒有這種"感情"的成份在.....

"一支筆"的聲音和"現場"的聲音你覺得會有差別嗎?

我在1992年的時候有看過麥可傑克森高雄的現場演場會.....

那真的跟你看DVD的感覺差很多........
舊 2008-09-11, 10:29 AM #2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ioudon離線中  
abec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05
文章: 19
引用:
作者不要迷戀我
的確差很多 就像帕華落地的演唱會 不但會有大型音箱發出的歌聲 還會有談話聲 風聲 飛機聲
這是電腦無法隨性做出來的

但無所謂 追逐時尚的上流社會人 他們的耳朵有特異功能 會自動過濾雜音
去聽回來後 還是會大力吹捧 層次多高多高 水準多高多高的世界頂尖音樂饗宴 以彰顯他的高品味 如...陳文茜


其實 你說的那些雜音 有時候並不是那麼重要 重點是音樂 音樂的本身才是吸引人的地方 現場的氛圍讓人沉醉

很多LIVE的名盤 一樣一堆觀眾的咳嗽聲 早期的錄音有的音質差到不行 但是演奏者所呈現出的美妙音樂 卻不因此而遜色

當你願意投入去欣賞理解那些音樂的內容時 你才有機會理解別人口中的讚嘆 並不完全是為了吹捧 或是自我彰顯 因為某些美好的音樂 的確存在那樣的價值
舊 2008-09-11, 02:37 PM #2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bec離線中  
classspeed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5
文章: 71
一個人工情趣娃或許可以滿足你的生理需求
但不見得可以滿足心靈上的需求

多聽聽一些演奏曲
或者嘗試著自己去演奏
可能可以使你多了解一下之間的不同處吧
在這邊爭辯我想是得不到答案的
因為你沒被感動過
舊 2008-09-11, 06:43 PM #3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lassspeed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2:24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