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an 2001
文章: 291
|
這節目最近找來了兩個面目不可增, 但言語頗乏味的助理...
流暢度差了很多 菜色也開始重複了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00 您的住址: 台北縣
文章: 1,455
|
料理東西軍我最愛看特選素材,特別是蔬果部分。有位種白菜的農夫,一直強調他的土有多黑,後來我依樣畫葫蘆,拿用蔬果皮、雞糞、蚯蚓養的有機黑土種茼蒿,那滋味可真是特選素材中的特選素材,都捨不得炒,直接拿來做涼拌沙拉,一點都不浪費。
海產部份就有些看不下去,老是強調數量越來越少,快絕種了等等,日本人竭澤而漁很差勁 ![]() 料理東西軍的東西都好吃嗎?沒去過日本不知道,不過主持人表情值得玩味。有時候只是面無表情說好吃,有時整張臉都變了。我和老公猜表情有變才真好吃。 台灣美食報導缺點,就是容易流於公關。而且帶狀節目的缺點,就是哪來那麼多好吃的店?以我老公那張刁嘴,能讓他認同的也不過十來家,根本做不成節目。不過做飯多年的我,看看烹飪食材搭配與手法,就心理有譜。 越光米擁護者就不要再跟我吵了,美食首重食材,其次才是烹飪,我吃過懷石料理店煮的越光米,粒粒晶螢惕透,但我還是覺得泰國香米好吃,尊重我的喜好吧! 此文章於 2004-02-06 11:00 PM 被 Lisa Hsu 編輯.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Jan 2003 您的住址: 李氏基金會
文章: 648
|
引用:
說到的料理過程的桌面情形~可以說全台十個餐廳有十一個餐廳比它還髒的還亂的~ 日本注重清潔程度不是一般人受的了的~在料理過程中不可能完全沒有髒亂產生的~ 但是他們的工作態度比起他們的美食那才更叫人佩服的~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03
文章: 89
|
引用:
不是要跟您爭論泰國香米好不好吃 而是泰國香米對一般台灣人而言真的不對味,太過(粒)..台語 不然就不會有台灣改良的香米出現了 台灣米一直趨向於日本米 台灣人吃久了當然習慣於這種口味 除了日本米以外,其他進口米(東南亞,美國..等等)沒有一種可以讓一般大眾接受 或許您對好米的要求與一般台灣人不同 真好.....可以享受到泰國香米的美妙滋味 就像有人喜歡吃榴槤享受榴槤的香味 我一聞到榴槤味就想吐是一樣的 可是我還是很羨慕那些吃榴槤的人 因為他們可以享受我不知道的美好滋味.... 我覺得最好吃的米還是正池上米 越光米太黏了...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00 您的住址: 台北縣
文章: 1,455
|
由於常做飯,料理東西軍宣傳小手法不難看破,在此提供各位參考。總之最好自己下廚,才不至於被節目牽著鼻子走。
印象中有次介紹超級美乃滋,花很多心力介紹超級有機雞蛋黃;但做沙拉醬的油居然是廉價大豆沙拉油!節目一句話帶過。沙拉醬裡油占了80%以上,蛋黃不過是份量極小乳化劑,雖然對口味也有影響,但絕對不能輕忽油。這種介紹,很顯然強調小地方高品質(總成本低),大眾沒概念的狀況下矇過去。歐美沙拉醬標準用油是特純橄欖油,一點都馬虎不得。 還有次介紹做高湯用酒是女兒紅級陳年紹興酒。酒一點點加下去,稀釋煮沸蒸發加化學變化,影響恐怕也很有限。那壇酒要是到我手裡,除了醉雞還是醉雞。 栗子泥日本人吹捧得要命,我也是不懂。栗子好吃,就在嚼碎那瞬間滿口香氣,所以到傳統市場買上好的栗子,不論紅燒清蒸,整顆煮熟就對了!把栗子磨碎,香氣已失逸大半,再加上油膩的奶油,噁…。 有次介紹種菜用貝殼化石,其實只是泥土種久會酸化,需要用石灰中和而已,這已經到偽科學的地步。以前看過一本果樹的書,一再強調人糞尿的重要性。我承認鹼性有機肥對泥土健康很重要,不過推銷產品時,嗯 ![]() 霜過頭的和牛,肉變成粉紅色,脂肪多過肉,吃進口裡的感覺也是像脂肪勝過肉。 ![]() 當然這節目讓我學了不少東西,老公要求我一定要看不可翹課 ![]() 此文章於 2004-02-07 07:50 PM 被 Lisa Hsu 編輯.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Aug 2001 您的住址: 微風徐徐的港邊
文章: 508
|
引用:
商業考慮,不足為奇。 只要能賺比製作費更高的收入,再多的錢都會有公司砸! 人家 "Frineds" 每集每人酬勞是一百萬美元,加上製作費,要多少?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an 2003
文章: 296
|
引用:
你確定嗎?泰國米我覺得超難吃的 過年到日本七天 最好吃的就是米飯,超Q的又有很獨特的香味 只吃飯跟醬瓜就可以吃好幾碗 台灣也有很多好吃的米,有的也不輸日本米,只是有的價錢也不便宜 但是日本每天吃的飯普遍都很好吃,應該平均值就是很好吃了 用泰國米煮出好吃好幾倍我覺得這個論調才過於誇張.....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1
文章: 284
|
每個國家特有的料理手法風格習慣也會影響食材的走向,如軟而不爛的英式燉牛肉就不能買具有和牛特色的牛肉,脂肪比例過高,燉出來的東西就不是那種味。所以在日本要想作德州式大塊牛排肉、英國燉牛肉.....,食材就得好好挑一挑。
同樣的,在英國想要作日式涮肉鍋來吃,超市、肉市場翻遍了,也不一定能找到脂肪分佈均勻的上好部位來切片。 許多農產畜牧業者的種植畜養方式都會迎合消費市場喜好,這也造就了各國料理不同的風味特色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00 您的住址: 台北縣
文章: 1,455
|
引用:
這段話乍看沒錯,但總給人不舒服感覺,仔細想想知道問題在:「如果不用同樣龜毛方式烹飪台灣米,就說台灣米不好,對得起台灣稻農嗎!」 唸書時學過實驗設計,知道只能有一個變數,結果才正確。不談氣味強烈,口感較硬的泰國香米,就算台灣花東米與新瀉越光米(原料不同),我同樣用一般電鍋烹煮(製程相同),結果差異不顯著,所以結論:原料沒差。用特殊方式煮日本米,然後硬說日本米好,卻忽略原料製程都有差異,這只是小日本詐欺詭辯的花樣罷了。 嚴格說起來,料理東西軍有其政治上的目的,怎麼說呢? 因為有種戰略叫「經濟制裁」,美國這等強國很愛用,本質與非洲暴君惡意製造飢荒差不多,就是借政治力量,不讓物資進入不聽話國家,若此國農業不強需要進口,很快就會鬧飢荒。媒體會配合講某國是「邪惡國家」,內部餓俘遍野慘狀,完全無法見諸媒體,看你能稱多久,最後只好投降。 這是非常強悍且省錢的武器,所以美國極度重視,他們把賣軍火的錢拿來補貼農業,讓農產品價格低得離譜,然後再以「貿易自由」的名義,強迫各國與美貿易農產品。一般國家農人要自立更生,價格很難與刻意補貼的美國產品競爭,不知不覺農業萎縮,依賴進口,美國就達到目的了。 日本可不想被這樣耍著玩,但他們氣侯寒冷,農產品既貴,又不見得好吃,怎麼辦?於是訂定嚴苛農產檢疫法律,讓外國商品無法進口。於是他們人民得吃5000日幣一顆日本愛文芒果,台灣芒果價廉物美卻未必進得去;另外一方面,就是用料理東西軍這類節目,來炒作日本農產品,洗腦讓大家接受貴又品質普通的產品。 我一直覺得奇怪,棗泥與和果子很配,為何不曾見到日本師傅採用?在台灣,高級點心用棗泥;中低級才用紅豆。想想,棗泥恐怕有「動搖國本」的嫌疑吧!(日本國本是紅豆)。 此文章於 2004-02-12 01:28 PM 被 Lisa Hsu 編輯.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ul 2001 您的住址: 台灣台北
文章: 225
|
那天不知道在哪看到的新聞
好像有提到這節目 從頭到尾都是做假的 不知道有誰可以貼出相關消息 我好像是在張雅琴的年代晚報看到的...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