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Oct 2001 您的住址: 港都
文章: 1,743
|
相同燒錄機,採用不同韌體來劃分規格,這種例子已經出現好幾次了,Liteon、NU
都有案例可循,花一次錢做出硬體,接著藉由韌體限制先後推出不同階級的產品,一 隻羊剝好幾次皮... 每個公司的研發方針不同,我唯一關心的,是能不能無痛升級,韌體刷到爽 ![]()
__________________
CPU: AMD Ryzen 9 9950X MB: ASUS TUF B850 WIFI RAM: A-Data XPG DDR5-6000 32G x 2 VGA: ASUS TUF RTX 5080 HDD: WD SN550 1T & HGST 10T & Toshiba 14T/20T*2 & Seagate 24T*2 & WD 10T Power : LEADEX VII Platinum PRO 1000W Case : Fractal Design Meshify 2 |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3
文章: 18
|
quote:
-------------------------------------------------------------------------------- Originally posted by 遊筆閑雲 小弟我任職公司的效益評估之職 假設 我公司先前發售的A產品可改韌體進而升級成另一層次 那我公司開發部門不就準備裁員或關閉了 (開發部正研究A產品的下一代-B產品) 開發部已經研發出B產品準備問世(耗資數千萬) 而A產品價格因B產品將問世而下滑中 結果卻爆出A產品(較便宜)改一下就可變下一代的B產品(新的一定比較貴) 這不是自己打自己嗎 即使A產品停產好了 那B產品也一定銷不太出去(先前A產品已銷出1000萬台) 那銷出去的A產品鐵定敗部復活把自己重金研發的B產品打的片甲不留 如果說韌體有管制無法拿到...... 那是推託之詞 有錢能使鬼推磨 就連戶籍資料都能流出了 (之前新聞有報過....那可不是免職而已,而是判死刑或無期徒刑耶) 何況是私人公司的一個程式 A產品改韌體=B產品 而A產品6000 B產品10000 你會買哪一個 -------------------------------------------------------------------------------- 我建議你可能需要再進修一下了 再效益評估前最好將貴公司產品技術搞清楚,尤其是技術開發的層面,單層跟雙層僅差異好像僅寫入的位置及雷射的強度可否加強到寫入第二層(不像 CDR及DVDR完全不同的產品) 單層跟雙層的洞好像有點不同,如果貴公司的開發人員在控制上使用硬體不可更改設定設計那就要完全重新設計了,老闆應該會把開發人員開除吧,目前好像很少不用韌體的光碟機吧?因為方便升級,修改一下,改一點線路又是全新的,反正真的了解是否全新的只有參與開發製造的才知道,...至於雷射頭網上不是有人將雷射調高到溶掉嗎,稍微高一點減少壽命才再多賣一台...我的所知有限,以上僅是我的一知半解如有錯誤請見諒, 如果我是老闆,我就會把B產品的開發,留下少數人開發C,再開發DEF等產品,將生產線上的B停產,推出C產品,而C產品有全新的包裝型號,骨子裡的卻是A加上新韌體,及未用完的B產品零件,舊有的模具拿來使用,才會減少損失,多賺一點,(當然要賣的比A貴,但比B便宜及A停產,B促銷,c待上架)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Nov 2002 您的住址: 打狗&阿猴
文章: 146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Aug 2002 您的住址: 台北縣
文章: 153
|
引用:
私下試過不代表就會放出給大家用,這只是測試他的可能性 若不穩定,機器就須小改在上市,但那也是新型號了, 若有人能將那韌體拿來舊機用,那就大家高興吧,但穩定度和價格較高的D9空片燒壞率,這必須考慮的
__________________
我新組裝的剛弾模型 ![]()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Apr 2003 您的住址: 北台灣南桃園
文章: 438
|
引用:
灌水一下, 401S改韌體=811S 而401S 4000 (假設) 811S 6000 (假設) 我會買401S
__________________
2007.....Dreaming.....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Feb 2002 您的住址: 藍色星球
文章: 168
|
引用:
前文恕刪....我也贊成你的看法 ![]() 就現階段來說,我認為有多少證據說多少話。假設報導沒有問題,當時Pioneer也沒有說大話,A06的確是有這個機會變身為D9相容機的。前提是,到時候Pionner願意大發慈悲,又或者是哪位前輩高人可以偷偷把那個韌體放出來。 我個人對這件事情的看法是,「政策上不行!=技術上不行」 ![]() 此文章於 2004-02-06 12:48 AM 被 Philosoma 編輯.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03
文章: 5,290
|
引用:
前提是你要買的到。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Apr 2003 您的住址: 北台灣南桃園
文章: 438
|
引用:
唉 我的401S花了4900NT$買的 結果 800A--3800NT$
__________________
2007.....Dreaming..... |
|
![]() |
![]() |
訪客
文章: n/a
|
![]() 依小弟的拙見
最好能 401s => 411s => 811s => xxxx (dvd9) 廠商的立場便是能永續經營,降低成本(增加競爭力) 消費者最好能獲終身保固,無限升級,$199吃到飽... 廠商與消費者永遠是對立的,誰曉得廠商要將消費者扒幾層皮? so 401s => 811s 我也不會覺得賺到了,就...剛剛好而已 小弟有別於諸位不同的想法,認為重點應是在 dvd9 空片上 dvd9 空片的染料,技術,相容性,價格(八大電影應會干預吧)... 書讀的不多,請不吝指教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Feb 2002 您的住址: 宜蘭
文章: 1,341
|
引用:
我在想的是,是否dvd-9的燒錄技術還須要投資幾千萬去研發,還是建立在dvd-5技術之上,只是須要軔體來控制換層,toc,燒錄參數等。我想那些公司會考慮到機子和片子的相容性,選擇後者的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
AMD Athlon 64 3000+ Asus A8N-E nfoce 4 empowered Simems DDR 400 512MB *2 Benq 1640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