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數位影音討論群組 > 音樂軟體討論區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soccer
Golden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0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3,902
回覆: 回覆: 軟體價格決定生死.....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micky17
2. HDCD, XRCD, DTS-CD: Sorry, 我還沒聽過這些儲存媒體,所以不知道


補充一下,有錯的話請各位網友指正:

HDCD─只要能讀CD的PLAYER都能播放,但唯有「DAC有HDCD解碼」的才能發揮HDCD的優勢。

XRCD─只要能讀CD的PLAYER都能播放,沒有任何解碼問題,但這玩意是現階段最貴的....(是的,不會比SACD便宜)

============

PS.
今天去光華那邊的合友看了一下,SACD價錢已經降了不少,三、四百就有(四百多的就已經是雙層了),但還是以600~800為主。

不過,粵語歌、國語歌都有一些SACD版,反而是幾乎沒有看到DVD-A.....
     
      
__________________
男人的浪漫...就是沒錢
舊 2003-03-08, 01:11 AM #2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occer離線中  
cosmoboy
Major Member
 
cosmoboy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an 2003
您的住址: 銀河系
文章: 139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micky17
Simon Rattle,如果他會到台灣演出的話,無論如何,您一定要弄到票去聽...他真的是一位魔術師....聽唱片是無法感受到的...


謝謝您!所謂百聞不如一見,日後如果有機會,一定要去現場一睹大師的風采。

不過台灣的古典愛樂人口似乎有逐年減少的趨勢,如果本地經紀人覺得聽眾人數不夠,票房收入不敷成本的話,可能就沒辦法請到柏林愛樂了。。。。

最後感謝您對各種唱片格式詳盡的整理與說明。
 
舊 2003-03-08, 02:47 AM #2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osmoboy離線中  
hxh167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2
文章: 211
美國市場的情況

CD:所有CD,DVD player皆可撥放

HDCD:所有CD,DVD player皆可撥放,但是除非你的CD player,DVD player,外接DAC,或AV Amp其中一樣有HDCD解碼,否則你聽不到HDCD的效果.

XRCD:所有CD,DVD player皆可撥放

DTS-CD:只要你有DTS解碼的設備(DVD player本身或AV Amp),所有DVD player皆可撥放.(沒有試過由CD player數位輸出至AV Amp是否可撥放,待查?)

DVD-Video:所有DVD player皆可撥放

DVD-Audio:所有DVD player皆可撥放(所有DVD-Audio唱片皆有多種音效規格共存,保證可在一般DVD player上撥放),但是需有DVD-Audio解碼的DVD player(或特殊的數位輸出至特殊的AV Amp)才可聽到最高規格的 音效.

DVD-Music:所有DVD player皆可撥放

純SACD(Single Layer SACD):只能用SACD player撥放

Hybrid-SACD(Double Layer SACD):所有CD,DVD player皆可撥放,如果不是SACD player,放的是CD層

我講一講美國市場的情況好了,台灣市場太小,是不能做準的.

第一點,就像我前面列的,所有的DVD-Audio都可以在一般的DVD player撥放.

第二點,因為市場的考量,很多的SACD都是純SACD.

第三點,價格方面,SONY出的SACD都要賣20美金以上(如Celine Dion等人).其他牌子(如Universal)比較便宜,像Diana Krall的When I Look In Your Eyes就只賣13塊.DVD-Audio則是流行音樂類(如Eagles的Hotel California)大都在20元以下(甚至是15塊以下),古典類則有些會超過20塊(如EMI出的).

第四點,日本,香港,或台灣出的DVD-Audio或SACD,美國買不到,CD倒是有人在賣.

結論: DVD-Audio跟SACD都還是小眾市場,要講誰取代誰還太早,軟體更是少的不得了,大家還是想聽哪一張音樂就買吧,管它是DVD-Audio還是SACD.就像SONY在美國推廣了這麼久的MD,還有許多各式各樣的MP3 player,可是我還是看到許許多多的美國年輕人在聽CD隨身聽.

一句話,音樂本身才是最重要的,音響只是讓音樂活過來的手段.我聽了由70年代原版錄音轉成DVD-Audio的Eagles專輯-Hotel California,那效果真是比原來的CD好上太多了,彷彿又給了這張專輯一個新生命.好音樂配上好音效,不就是我們要的嗎?管它是SACD還是DVD-Audio,那都不重要了.
舊 2003-03-08, 03:21 AM #2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hxh167離線中  
milleniac
Golden Member
 
milleniac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Feb 2001
文章: 3,012
回覆: 美國市場的情況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hxh167
結論: DVD-Audio跟SACD都還是小眾市場,要講誰取代誰還太早,軟體更是少的不得了,大家還是想聽哪一張音樂就買吧,管它是DVD-Audio還是SACD.就像SONY在美國推廣了這麼久的MD,還有許多各式各樣的MP3 player,可是我還是看到許許多多的美國年輕人在聽CD隨身聽.

一句話,音樂本身才是最重要的,音響只是讓音樂活過來的手段.我聽了由70年代原版錄音轉成DVD-Audio的Eagles專輯-Hotel California,那效果真是比原來的CD好上太多了,彷彿又給了這張專輯一個新生命.好音樂配上好音效,不就是我們要的嗎?管它是SACD還是DVD-Audio,那都不重要了.


同意
__________________
舊 2003-03-08, 08:54 AM #2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illeniac離線中  
tonyrex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1
您的住址: 永和
文章: 79
我的聆聽經驗!

其實不管是dvd-audio 或 sacd,我的聆聽感覺是:聲音都很明亮、清晰,
定位都很精準,但是,都有數位聲。可能是我聽的音響等級還不夠好吧!聲音
雖然清楚,但是總覺得清楚得有點假假的,可是我聽dts-cd時,聲音的明亮度
雖不及前兩種規格,但是卻多了一份飽滿與溫暖,那種感動就如同我在國父紀念
館聽Diana Krall第一次來台演唱會一樣........

既然有Diana Krall 的sacd,我應該會去找找吧!謝謝soccer大大提供的消息!

手邊有的dts-cd:
Diana Krall x1
Vince Gill x2
dts sampler x1

dvd-audio
Aaron Neville

sacd
太貴一直買不下手........
__________________
音樂就是音樂,
不會因為演譯的方式就改變了它的本質,
你認為好聽的它就有存在的價值。
舊 2003-03-08, 12:29 PM #2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tonyrex離線中  
yllee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01
您的住址: 新竹
文章: 51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micky17
測試環境:
來源: Abbado指揮柏林愛樂馬勒第2號交響曲,10.29.2002現場錄音(錄音師:Urlli Vette, Rainer Maiilard)

不好意思打個岔,請問一下這一份錄音會出版嗎 ?
想不到 Abbado 還有去年的馬勒二錄音,好期待說....
舊 2003-03-08, 12:37 PM #2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yllee離線中  
phager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02
文章: 2,248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Shade
我以前做過 ABX test,真的是令人很灰心,而且我當時測的是 MP3 這種破壞性壓縮的訊源和原始 CD 的比較,結果我發現某些曲子在 128kbps 的 MP3 時,我就分辨不出和原始 WAV 的差異。
因為我以前對我自己的聽力還蠻有信心,認為 128kbps 的 MP3 這種爛東西要分辦出來絕對不是問題,結果我錯了... ^^;

所以後來我一切都以 ABX 為準,遇到有人要做音質比較的時候,我都建議做 ABX test。這樣血淋淋的實際驗證最殘忍,但也最客觀公正


被128K的MP3打敗..............小弟也有過這種感覺啦.
隨著專業音效卡和播放軟體的進步 我想 會越來越多人有的.
數位音樂進步的速度 絕對不是玩紫檀木 編6N線 可以想像的.

小弟是"普通人"啦.
買音響時 做AB test的感覺:
頭1 2次還聽的出來 覺得差蠻多的.
但是 到了第N次 實在是什麼都聽沒有了............
覺得test還是交給機器吧......

AB test成功了又怎樣?
也只證明了 人耳可正確的分辨.
好聽? 真實?
至少 機器可以分析 忠實還原錄音 的能力.
(忠實還原現場 是癡人說夢啦)

音響這東西 有點像宗教.
信它 它就是個寶.
不信它 它就是個騙局.
而且 不適用科學方法來分析.
舊 2003-03-08, 03:58 PM #2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hager離線中  
micky17
Senior Member
 
micky17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an 2002
您的住址: Germany
文章: 1,113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phager
被128K的MP3打敗..............小弟也有過這種感覺啦.
隨著專業音效卡和播放軟體的進步 我想 會越來越多人有的.
數位音樂進步的速度 絕對不是玩紫檀木 編6N線 可以想像的.

小弟是"普通人"啦.
買音響時 做AB test的感覺:
頭1 2次還聽的出來 覺得差蠻多的.
但是 到了第N次 實在是什麼都聽沒有了............
覺得test還是交給機器吧......

AB test成功了又怎樣?
也只證明了 人耳可正確的分辨.
好聽? 真實?
至少 機器可以分析 忠實還原錄音 的能力.
(忠實還原現場 是癡人說夢啦)

音響這東西 有點像宗教.
信它 它就是個寶.
不信它 它就是個騙局.
而且 不適用科學方法來分析.


其實ABX測試,對我們來說,並不是要考我們的耳朵有多好,能不能分辨出AB的不同的..

當然,音樂錄出來就是要給人聽的,而不是要給機器測的,或是看數據..等等...
但是,您一定也有喜歡的錄音和不喜歡的錄音,為什麼會有這樣感覺?

錄音師們依靠這些測試和經驗,將錄音作品呈現在消費者前,當然希望消費者能喜歡這個作品,好好的保留他,重要的是還會一直拿出來聽...

在final Mastering之後,還會有一個步驟,就是quality control,當我們將一個錄音完成後,會請同事來聆聽,並且嚴厲的指出錯誤,每個人的耳朵都不同,聽得到的細節也不一樣,這樣更可以將這張錄音的品質控制的更穩更好,來這裡久了,覺得德國人對這方面的要求真的是很高,或許也是這種奇怪的民族性吧,當同事覺得這段有問題時,不能只以"我覺得這裡怪怪的"來和你討論,而是他也要舉出實例來證明他的感覺是正確的.這個時候一些測試就很有用了

譬如,如果您在您的作品裡,在吉他的mic加了delay,嗯..很滿意,但是這個時候,做個ABX測試,好好的比較,這個delay是加分還是減分,會不會喧賓奪主,會不會讓平衡破壞.......等等

很多人玩AV的終極目標,就是要讓這張錄音還原現場,但這是個很玄的問題,如果沒聽過這個音樂家或是歌手的現場,如何來判別這張錄音是不是還原現場?這個音樂廳的聲音是這樣嗎?平衡是這樣嗎?...等等很多的問號..

小弟自己是覺得,錄音的目的,應該是很簡單的,就是要把聲音紀錄下來,經由冷冰冰的器材.可以一直保留並且無限聆聽,而不會這位大師或是歌手掛了以後,他的聲音也消失在地球上了..

題外話,我覺得這裡的前輩們,說實在的,接受和自己的不同的觀念和討論的口氣實在一級的,小弟也常常在DH,MyAV晃,多是潛水居多,每每看到好的討論串想要加入一起討論,常常會止步,因為只要有一個人的論點有些不同,就會被群起圍攻.....好恐怖

關於馬勒abaddo這張錄音,會不會發行,因該是不會,因為大師不滿意..........唉...他們的標準好高.
__________________
歡迎參觀我的站
MY Music
舊 2003-03-08, 06:14 PM #2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icky17離線中  
phager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02
文章: 2,248
小弟講的不對的地方 還請大大多多包含.

玩音響的 常常想以AB test來證實 他真的有聽出差別 聲音真的有不一樣.
可是 幾乎所有測驗性的AB test 都以槓龜收場.
他們都在騙人嗎?
小弟的感覺是: 人耳做AB test. 聽到5~6遍 以上的時候.
根本什麼感覺都沒有了.呈現"聽覺麻痺"的狀態 根本不能去分辨細小的差別.
而測驗性質的AB test. 通常要聽很多遍 然後算猜對的比例.

想用AB test來證明些什麼 我覺得是非常不智的.
舊 2003-03-09, 03:23 AM #2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hager離線中  
Shade
Senior Member
 
Shade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Oct 2002
您的住址: El's room
文章: 1,046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phager
小弟講的不對的地方 還請大大多多包含.

玩音響的 常常想以AB test來證實 他真的有聽出差別 聲音真的有不一樣.
可是 幾乎所有測驗性的AB test 都以槓龜收場.
他們都在騙人嗎?
小弟的感覺是: 人耳做AB test. 聽到5~6遍 以上的時候.
根本什麼感覺都沒有了.呈現"聽覺麻痺"的狀態 根本不能去分辨細小的差別.
而測驗性質的AB test. 通常要聽很多遍 然後算猜對的比例.

想用AB test來證明些什麼 我覺得是非常不智的.

糟糕,那麼現在許多音訊壓縮 Codec 的心理聲學模型設計、音響系統設計.. 等等,都是用 ABC/HR test 或 ABX test 來做測試的,這樣豈不是都完蛋了? :P
這些測試方法是 AES、EBU、ITU-R 等機構研究發展出來的,例如 ABC/HR 測試方法是來自 ITU-R BS.1161 建議。不過當然這種測試是很嚴謹的,BS.1161 就先規定,測試對象一定要是經過聽力訓練的專家(通常是錄音師),這樣作出來的測試結果才比較具有效率。同時測試環境的直接音、反射音、早反射、殘響時間、背景噪音等等都要先經過測量,房間大小、房間形狀、播放音量大小、喇叭擺位、和牆壁的距離等等都要先經過設計,符合規定以後才可以進行測試。我想這樣作出來的測試就算不完美,但是也可以達到一定的準確度以上。不然還有更好的主觀測試方法嗎?
一般人大概無法做到像建議上這麼嚴苛的測試環境要求,不過我想就算在普通的環境下,ABX test 還是可以很準確的反映出我聆聽的感覺和情況。如果作 ABX test 分辨不出來,那麼很有可能事實情況就是:「我分辨不出來」。
^^;
所以我說這種測試很殘忍 :P

您提到的聽到 5~6 遍 以上的時候,呈現"聽覺麻痺"的狀態,我想這是要避免的。人耳對類似的"刺激"長時間以後反應會降低,分辨力會下降,所以作 ABX test 的時候每次最好間隔一段時間,尤其是差異極微小的時候。

因為人的聽覺會受到生理和心理的影響,常常會有先入為主的觀念,而影響我們對實際情況的判斷。例如有一個新的播放器叫 foobar2k,提供了一個叫 Kernel Streaming 的播放功能,很多人並不了解 Kernel Streaming 是什麼樣的技術,只知道這是一個新功能,好像可以跳過作業系統裡面的一個叫做什麼「音質殺手 KMixer」的東東。抱持著這樣先入為主的觀念去聽,果然就覺得用 Kernel Streaming 播放的音質比以前好很多。然而實際上 KS 真的能讓音質變好嗎?我想有許多很複雜的因素要考慮,不是在所有系統上 KS 都真的有它的影響和作用。如果要是我去聽,我大概也會因為抱持著「KS 只是減少延遲時間,不會改變音質」這種先入為主的觀念,而覺得用了 KS 一點也沒有使音質產生變化。
^^;
所以要怎麼辦呢?
這種時候我想作盲目測試最可以排除心理因素的干擾,得到比較公正客觀的結果。因此我不覺得作這種測試是無智,我反而認為這是一個可以破除心理因素,得到正確結果,有智的好方法

至於"好不好聽",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舊 2003-03-09, 07:33 AM #3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hade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4:06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