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數位影音討論群組 > 顯示設備討論區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umi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1999
文章: 2,066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giligula
呃∼有一點忘了說
就是可視角的問題
L367 的垂直可視角真的很小
請一定要直視螢幕
即使偏個 30 度
色彩表現就會差很多
(之前那台號稱 500:1 的沒有這種現象)
難怪那時在店家會覺得它跟旁邊價錢七千多的差不多
因為它擺在最下面那排
而我又沒有蹲下去看

不曉得什麼原因
從上往下看顏色會變淡
從下往上會變深
(原諒我沒有這方面的專業知識)

但基本上這對我不是個問題啦
因為我看螢幕時
頭不會給他甩來甩去 ^^

這樣說不知道有沒有人會來罵
老實講
L3系列就這一點最虎濫
垂直可視角明明是tn+file的panel
居然寫150度
你說這叫不叫灌水
垂直視角可以到150度的tn+film面板大概還沒有吧
L565那個30ms/40ms的問題還不大
你看面板規格本來就有range
只是視角這東西大概沒有人在寫range的
講好多次了
也是沒有人可以回答
tn+film面板為啥可以做到V150
     
      
舊 2003-02-10, 10:55 PM #2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umi離線中  
pankang
Advance Member
 
pankang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l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446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umi
這樣說不知道有沒有人會來罵
老實講
L3系列就這一點最虎濫
垂直可視角明明是tn+file的panel
居然寫150度
你說這叫不叫灌水
面板大概垂直視角可以到150度的tn+film還沒有吧
L565那個30ms/40ms的問題還不大
你看面板規格本來就有range
只是視角這東西大概沒有人在寫range的
講好多次了
也是沒有人可以回答
tn+film面板為啥可以做到V150

不會有人罵你吧。您提的質疑是從專業角度來切入,比較有說服力,只是如果能依據更專業的理論,告訴我們為何tn+file有垂直可視角度的侷限?理論為何?那就更完美了。否則,單單提出「面板大概垂直視角可以到150度的tn+film還沒有吧」,我們卻不知您的立論點為何,又怎能回答呢?

個人所知有限,如有不周到之處,請見諒,誠心請教。
 
舊 2003-02-10, 11:27 PM #2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ankang離線中  
shady
Junior Member
 
shady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Dec 2001
您的住址: 桃園-支那
文章: 908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umi
這樣說不知道有沒有人會來罵
老實講
L3系列就這一點最虎濫
垂直可視角明明是tn+file的panel
居然寫150度
你說這叫不叫灌水
垂直視角可以到150度的tn+film面板大概還沒有吧
L565那個30ms/40ms的問題還不大
你看面板規格本來就有range
只是視角這東西大概沒有人在寫range的
講好多次了
也是沒有人可以回答
tn+film面板為啥可以做到V150


我覺得左右是還好...上下的感覺是....90度
看起來顏色就是不一樣!!
__________________

陪伴過我的電腦:
WinDy MT-PRO1300 omega
CPU:INTEL PD930 3.0G Hz
主機板:ASUS P5LD2
記憶體:創見 3GB DDR2 533
硬碟:WD 250G SATAII 16MB BUFF
顯示卡:ATI X1950PRO
網路卡:INTEL 82550
音效卡:Creative AUDIGY 2 ZS
POWER:Zippy HG2-6400P
LCD:EIZO L365 + Viewsonic VX2025wm
=======

除了EIZO L365尚在役(因為賣了也沒人要XD)
其他都賣掉了

舊 2003-02-10, 11:32 PM #2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hady離線中  
umi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1999
文章: 2,066
TOM這邊講的不錯
http://www.thg.com.tw/display/99q2/990630/index.html
有興趣可以看一下
舊 2003-02-11, 12:40 AM #2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umi離線中  
pankang
Advance Member
 
pankang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l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446
謝謝,受教了。
舊 2003-02-11, 01:19 AM #2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ankang離線中  
索尼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161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umi
TOM這邊講的不錯
http://www.thg.com.tw/display/99q2/990630/index.html
有興趣可以看一下

那為什麼sanyo的面板標示 h=140 v=120. 看起來會比adi 的 h=160 V=150的還大? 你們知道s51是哪種面板嗎? 他的也不輸367的角度阿?
__________________
馬尾勁揚絕塵去,羊首昂頭續奔騰


WOW~馬年要過了
舊 2003-02-11, 02:54 AM #2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索尼離線中  
umi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1999
文章: 2,066
其實之前那篇EATER兄那篇
http://forum.1bits.com/showthread.p...10&pagenumber=1
也已經說 的很清楚了
舊 2003-02-11, 08:31 AM #2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umi離線中  
索尼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161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umi
其實之前那篇EATER兄那篇
http://forum.1bits.com/showthread.p...10&pagenumber=1
也已經說 的很清楚了


謝謝指點.弄懂了. 頁就是說TN+FILM 最大只有H=140. V=120 超過的 規格都是 假的. 除非它是 IPS 或是 MVA。 但是就只有這3種技術啊?
__________________
馬尾勁揚絕塵去,羊首昂頭續奔騰


WOW~馬年要過了
舊 2003-02-11, 07:10 PM #2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索尼離線中  
Flanker
Power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00
您的住址: Taiwan
文章: 591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索尼
謝謝指點.弄懂了. 頁就是說TN+FILM 最大只有H=140. V=120 超過的 規格都是 假的. 除非它是 IPS 或是 MVA。 但是就只有這3種技術啊?

好像還有個"FFS"....不知道...看這些技術..頭有點昏
__________________
舊 2003-02-11, 07:57 PM #2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Flanker離線中  
Eater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02
文章: 217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索尼
謝謝指點.弄懂了. 頁就是說TN+FILM 最大只有H=140. V=120 超過的 規格都是 假的. 除非它是 IPS 或是 MVA。 但是就只有這3種技術啊?


倒也不一定是假
我寫那一篇是將近一年前的事了
補償膜的技術也一直在進步當中
而且同樣一張補償膜
LCD cell的設計還是會影響到最後的視角表現
端看有無針對該補償膜做LCD cell的最佳化設計
我就看過左右超過一百五的TN+film的面板

TN+film, MVA, IPS是目前廣視角三大主流
其他如ASV, PVA, FFS都是沒有對外授權的獨家專利
舊 2003-02-11, 08:56 PM #3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Eater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1:05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