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數位影音討論群組 > VIVO討論區 (數位機上盒)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orakim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3
文章: 1,810
> 而此處您所謂的合理標準, 在此開版的網友眼中, 會不會意味著開台多年的老三台與其他台?
任何以聽力為基準的電視台就已經是合理標準
當然電視台是給人看的,不會出現不合理的情形 (要不然相關負責人就會上司被叫去罰站)
也就是 不會大聲到震破耳膜 或者小聲到完全聽不到
電視台會避免這類因為音量而讓人感到不悅的情形
導致這些電視台音量即便有差異 也差的不大

以你的例子來說,不能反應這種受到條件限制而產生的狀況 (音量大小受到聽覺限制)
把他改成自行車賽、賽跑(會受到體能上的限制) 就比較合理一點

只不過還是有不合理的地方
音量可以小轉大 大轉小;賽事 快的可以放慢 但慢的要加快追上快的就很難
如果是非賽事(一般的行車狀況,不一定要快 沒速限 可以慢到靜止) 就離此串更遠了
總結:你舉的例不太適合這串

以這串來說 舉例重點在於必須受到條件限制,表現出類似但還是有差異的行為
在這個前提下,要找出適合的例子還能表達出你要表達的意思 是有點難
(至少我想了十幾分鐘都想不到)

> 收視戶在反應的, 就是各節目與 廣 告 間, 與各家電視台之間, 音量差異問題; 您是不是應該
考慮將這個回應, 回在網友 SUNGF 的文章, 或是開版樓主的文章中, 以說服他們沒這回事呢?

已經寫了"另外"很明顯表示出 這不是再回你的文,這就別想太多了

我提供的是我觀察的東西是相對於這串提到的聲音小
這沒有什麼好不好說服,也就時間點不同音量也會不同
(其實這一點原po自己也有寫出來了)
     
      

此文章於 2014-07-11 08:36 AM 被 orakim 編輯.
舊 2014-07-11, 08:27 AM #2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orakim離線中  
oversky.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13
文章: 772
用 "different volume channel tv" google 一下,
發現國外也有很多討論,可見這不只是台灣的問題。

其中一篇有提到一個技術 Dialnorm ,
說是可以解決音量不等的問題,
http://en.wikipedia.org/wiki/Dialnorm
不過前提是每個頻道都用這技術。

有些電視有內建 Auto volume level,
覺得困擾的朋友找一下電視的設定選單,
像我家的 LG 記得就有這設定。
 
舊 2014-07-11, 08:27 AM #2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oversky.離線中  
山賊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Jun 2002
文章: 125
引用:
作者orakim
> 任何以聽力為基準的電視台就已經是合理標準


單從這句話就可知道, 您對成音工程沒啥概念, 每個負責成音的個人或是有關部門單位, 都有他們所需的音控系統, 依他們的需求調整; 但對信號本身, 若沒有一個共同基準信號強度作為參考指標的話 , 各人或各部門就會形成自由心證 , 形成自認為的合理音量以錄製或送出.

結果送至主控播送的音量 , 就會有大有小, 讓監聽人員疲於奔命 .

引用:
作者orakim
當然電視台是給人看的,不會出現不合理的情形 (要不然相關負責人就會上司被叫去罰站)


原來成音設備校準時所用的 "給我 0 VU" 一句行話 , 是說給自己聽 , 不是給送信號的對方聽的.....

引用:
作者orakim
也就是 不會大聲到震破耳膜 或者小聲到完全聽不到
電視台會避免這類因為音量而讓人感到不悅的情形
導致這些電視台音量即便有差異 也差的不大


每個人對音量的感受反應不同, 不是只有生理上的, 還包含心理反應 , 而就是因為有所謂令人不悅的情形發生 , 才導致世界各國逐步立專法或是簽定協議以限制音量, 尤其是針對 廣 告 :

譬如加拿大有 Regulatory Policy CRTC 2012-273
美國有所謂的 Loud Commercial Rules
紐西蘭有所謂的 -24dB technical standard


引用:
作者orakim
以你的例子來說,不能反應這種受到條件限制而產生的狀況 (音量大小受到聽覺限制)
把他改成自行車賽、賽跑(會受到體能上的限制) 就比較合理一點
只不過還是有不合理的地方
音量可以小轉大 大轉小;賽事 快的可以放慢 但慢的要加快追上快的就很難
如果是非賽事(一般的行車狀況,不一定要快 沒速限 可以慢到靜止) 就離此串更遠了
總結:你舉的例不太適合這串


剛好相反 , 我所舉的例子車速差異不到一倍, 而車輛本就有其車速極限 , 就跟您提的自行車賽或賽跑會受到體能限制是類似的 ; 而您所提的慢追快難 , 是肇因於您用體能賽事為例所推衍出來, 硬要套用在我所舉的車輛例子中 , 就跟您找不到無線電視法中對於音量的相關技術規範, 硬拿有線電視法對終端收視戶的音量差異限制來套用在互不隸屬的無線電視台是一樣的道理..

而我所舉的各個例子, 都是在闡明當沒有共同認定的參考基準存在時, 就會各說各話, 有各自認定標準的情形出現, 而這也是目前開版樓主所面臨的難題.

總結 : 您對中文所謂 “標準” 兩個字沒啥概念.


引用:
作者orakim
以這串來說 舉例重點在於必須受到條件限制,表現出類似但還是有差異的行為
在這個前提下,要找出適合的例子還能表達出你要表達的意思 是有點難
(至少我想了十幾分鐘都想不到)


並不難, 您只是不願承認您找錯法條 , 對成音工程技術沒啥概念, 對於您的文章****現 "標準" 兩字沒法自圓其說而已.


引用:
作者orakim
已經寫了"另外"很明顯表示出 這不是再回你的文,這就別想太多了


喔! 這倒新鮮, 我還第一次碰到在文章對話中所謂的 "另外 " 一詞 , 意指是給別人看的, 而不是指 "除此之外, 還如何如和" .......

大概是我離開台灣太久沒跟上潮流, 一些我所理解的中文字詞代表含義已經演化更替都不知道 ...........
舊 2014-07-11, 01:23 PM #2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山賊離線中  
山賊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Jun 2002
文章: 125
引用:
作者oversky.
用 "different volume channel tv" google 一下,
發現國外也有很多討論,可見這不只是台灣的問題。

其中一篇有提到一個技術 Dialnorm ,
說是可以解決音量不等的問題,
http://en.wikipedia.org/wiki/Dialnorm
不過前提是每個頻道都用這技術。

有些電視有內建 Auto volume level,
覺得困擾的朋友找一下電視的設定選單,
像我家的 LG 記得就有這設定。


其實類似規範在類比時代也有, 但是一般視聽廣播電台 (含電視台) 常使用的 VU 表, 不能充分表現一般聲音信號所具備的瞬時特性, 較容易出現 VU 指針沒到那邊, 聲音卻破表的問題 ; 加上 廣 告 為吸引客戶注意 , 多把音量加大, 才有這樣的亂象 .

在美規 ATSC 的相關技術規範裡 , 有個 Audio Loudness for Digital Television (A/85:2013), 裡面有詳述依據為何 , 有哪幾類模型 , 如何校準等 , 而美加兩國政府也據此訂立相關規範..

台灣的規範就算現在沒有 , 將來也會有, 畢竟這已經有爭議出現 , 否則公視也不會發那樣的新聞稿 ..

至於自動音量控制, 電路結構不是什麼困難技術 , 像收音機裡也有 AGC 電路 (作用對像為電波) , 一些車輛音響也具備依據環境噪音增減音量的自動音量控制功能; 假如播送方聲音差異太大這件事一直沒解決 , 而客戶有這樣的需求, 有需求就會有供給, 依據播送音準來自動控制音量的機種設備 , 遲早是會出現及普及的.
舊 2014-07-11, 02:05 PM #2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山賊離線中  
orakim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3
文章: 1,810
> 並不難, 您只是不願承認您找錯法條
基本上我沒有不承認找錯法條,而是說有法條可以限制這種情形
而剛剛好目標的電視台有可能可以適用這個法條
是可以單純對有線電視播放修(第四台),但也可以對內容提供源要求(公視)
簡單的說公視HD 的確適用於這個法條
只是我還沒有去看有線的公視HD 跟無線的公視HD,音量是否相同
有機會作的時候我會試試看,不過我想作的事很多 這個優先序沒那麼高

我的另外是除此之外啊
除了"回你的言"之外...,都沒引你的文+空一行+特別加字
我的中文雖然不好,但至少已經有採取措施防止被誤認,而且很明顯我講的東西是你沒有提到
你知道這個狀況(親自敘述出來) 還是刻意誤認下去
這我沒辦法

> 剛好相反 , 我所舉的例子車速差異不到一倍
好把那用出SC的F1舉例,在條件限制下(SC),你覺得還需要限制每台車最快 最慢的速度嗎?
F1規則有限制Gap 不能差很大,就像法規有限制音量差異一樣
這個例子應該比你那個例子還好一些,至少多了個條件限制 更符合這串

現實狀況就是在聽覺限制下 即便沒有法規限制的情形,表現的差異就是小不是嗎?
這一點不需要對成音工程有概念,只有有個正常的聽覺即可
你站在工程端敘述 如何將差異過大的來源調校音量 放送出去
我站在收視戶端敘述調校之後的音量需符合正常人的聽覺而已
正常人聽覺有差異但不會差異過大,要不然現在的世界就不是這樣了

此文章於 2014-07-11 09:45 PM 被 orakim 編輯.
舊 2014-07-11, 09:42 PM #2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orakim離線中  
orakim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3
文章: 1,810
補充一點
由於F1場上只有一台帶頭跑的SC 或許沒辦法反應每個電視台都有他們的標準在
硬要舉例大概就是每個車廠都有他們的SC 速度也不同
只不過我還有一點聽覺差異不大 換成我的例子來說 意味著這些車廠的SC速度差異不大
哪個車廠SC出來跑都可以,車手油門踩多一點少一點都可以配合
就像音量以哪一個電視台為基準都可以,他們差異小 頂多就電視音量鍵調一下
舊 2014-07-11, 11:22 PM #2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orakim離線中  
山賊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Jun 2002
文章: 125
引用:
作者orakim
基本上我沒有不承認找錯法條,而是說有法條可以限制這種情形
而剛剛好目標的電視台有可能可以適用這個法條
是可以單純對有線電視播放修(第四台),但也可以對內容提供源要求(公視)
簡單的說公視HD 的確適用於這個法條
只是我還沒有去看有線的公視HD 跟無線的公視HD,音量是否相同
有機會作的時候我會試試看,不過我想作的事很多 這個優先序沒那麼高



我說明介紹一下好了:

類比系統的有線電視所轉發的無線電視頻道 , 它可以採行變頻轉發 , 接收解調重新調變發送 , 原頻道不變頻發送 ; 其中只有接收解調重新調變方式可以對內容進行變更 , 譬如說改變音量, 改變影像格式等 ; 而變頻轉發或是不變頻轉發 , 因為僅僅是在 RF 端做處裡, 故其內容譬如聲音調變度是不變的 , 像這種情況電視機在同一節目訊源有線無線之間切換 , 音量是一樣的.

數位系統裡 , 台灣採用 dvb-t / t2, 而台灣並未開放直接在有線電視系統傳送 dvb-t/t2 , 所以必須經過解調解碼過程, 再編碼調變成所申請營運的系統種類以發送 , 譬如 dvb-c.

因為有解調過程, 若有線電視業者的系統所使用的聲音編碼格式型態是一樣時, 只要業者不進行音量轉換, 那麼所送出的音量就會是一樣.

若轉換編碼格式時是採行音幅等量 , 只要用戶的接收機確定不同格式間等量音幅所解碼輸出的音量是相同時, 那麼所送出的音量基本上也會是一樣.

當轉換編碼格式時, 相同等量音幅在不同格式所代表的幅度意義不同 , 或是用戶接收機對不同格式的等量音幅有不同的音量輸出時, 就會有不同的音量 ..

所以就算您測到無線數位與有線數位之間, 相同節目訊源有不同的音量時 , 不見得是有線電視系統的問題, 也有可能是您自己接收機的問題.


以下談聲音 :

聲音包含三要素 , 響度 , 音調 , 音色 ; 響度是指聲量大小, 音調是主頻頻率 , 音色是泛音數量相位與幅度; 因每個人的生理聽覺 , 對聲音的頻率響應多少不同 , 所以對相同的聲音, 會有不同的主觀感受, 甚至同一個人的左右耳就有不相同的感受性; 再加上年齡 , 心理, 好惡 , 精神與健康狀態, 環境背景噪音等因素影響 , 在不同時地也會有不同的主觀感受 .

因此人的聽覺 , 受到主觀因素影響相當大 , 不能當作客觀參考的依據, 需用儀表, 而儀表需要基準以校正;, 所以在對聲音作處理時, 人與人或部門與部門的溝通描述, 甚至不同機器設備之間信號連結, 須有一個基準作為依據 , 以避免產生太大的差異, 來確保各方所認知的是同一位準的聲音.

也就是說要避免發生像你的 60% 音量, 卻已是我的 100%, 當你送出 100% 音量, 就會導致我的系統飽和破音的這種情形發生 .

而這基準聲音信號準位通常是 0 VU , 其意義就是 100%, 也就是告訴各方 100% 音量是如此; 而類比系統 VU 表也被律定是當信號頻率為 1KHz 純正弦準位 0 VU, 會讓指針從 0 到 99%, 反應時間為 0.3 秒的表, 所以電視台收播後播放的單一 "嘟---" 聲, 就是這個基準音..

因此當我說 " 給我 0 VU ", 意思就是我要進行校準, 請送出您的 100% 位準的信號給我 , 以校正我的系統, 把這樣的音量當成 100% 而不是別的刻度值 .

以 VU 表來看音量時有個缺點 , 因為它指針反應的是信號的 RMS 值, 這在信號是單一純正弦時不會構成問題, 因為峰值與 RMS 之間的比例是固定的 ; 但是一般聲音信號是不同頻率不同作用時間長度的信號組合 , 其信號峰值與 RMS 的比例變化差異相當大, 所以當某部門或設備送出 0 UV 位準的聲音時, 其峰值可能比 0 UV 這個位準還要高 +6~8db.

因此在最終調變端會有個容限 , 不會真把 0 VU 的信號準位進行 100% 的調變 .

在數位系統中也是如此 , 因為各類機器設備它的編碼型式不見得相同 , 每家電視台不見得都用相同的設備 ; 在做轉換時須確保音量等量 ; 而作音量均量化, 轉發聯播 , 後製加工 , 以及麥克風收音設備進行類比數位轉換等因此也都須有個基準, 所以也需要基準信號 ; 以美規 ATSC 來說 , 採取的是 440 Hz 0 VU 純正弦 .

因此基準存在的目的 , 就是確保不同對象間 , 所談的是同一回事 , 當你講 50% 時, 也是我的 50%. 不需去理解換算你的 50 % 音量 , 到底是我的多少 % 音量, 這個就是所謂的標準.


淺談音量均量化, 動態範圍與頻率響應的問題 :

不同的節目內容 , 其音量與動態範圍不同 ; 譬如談話性節目 , 其一般動態範圍較小, 電影戲劇或是交響音樂可能需要較大的動態範圍 ; 因為系統所能接受最大音量有限, 所以動態範圍越大的聲音 , 多需要較低的平均音量..

峰值突波越高的信號 , 其高頻成分振幅也越高 , 因系統所能接受最大音量有限 , 若平均音量越高, 越需限制突波信號峰值 , 也就是要降低信號裡高頻成分, 犧牲頻率響應.

換言之若硬是將所有節目平均音量都調成完全一樣時, 不是犧牲某些動態範圍或是頻率響應 , 就是需拉低整體平均音量..


回頭談你的有線電視法條適用公視 HD 的問題:

有線電視系統有這個聲量差異的規範 , 是因為有線系統本身不見得會有 0 VU 基準信號 , 且可能採用接收解調重新調變的方式來進行轉發 , 為避免解調再調變所產生的聲量差異太大 , 故做這樣的律定; 也就是說它的音量差異參考基準依據, 其來源就是各家製播頭端. 而像公視 HD 等各家製播頭端, 本就有 0 VU 的基準為依據, 所以拿有線收視戶終端設備法規回頭要求公視 HD 的平均音量, 就好像拿一把依據公定標準尺所製造出的不是那麼準的量尺, 回頭要求公定標準尺要以該量尺為依據來校準一樣 , 是沒有意義的事情 .

引用:
作者orakim
我的另外是除此之外啊
除了"回你的言"之外...,都沒引你的文+空一行+特別加字
我的中文雖然不好,但至少已經有採取措施防止被誤認,而且很明顯我講的東西是你沒有提到
你知道這個狀況(親自敘述出來) 還是刻意誤認下去
這我沒辦法


我可以接受您的這番說詞沒問題


引用:
作者orakim
好把那用出SC的F1舉例,在條件限制下(SC),你覺得還需要限制每台車最快 最慢的速度嗎?
F1規則有限制Gap 不能差...
補充一點
由於F1場上只有一台帶頭跑的SC 或許沒辦法反應每個電視台都有他們的標準在
硬要舉例大概就是每個車廠都有他們的SC 速度也不同
只不過我還有一點聽覺差異不大 換成我的例子來說 意味著這些車廠的SC速度差異不大
哪個車廠SC出來跑都可以,車手油門踩多一點少一點都可以配合
就像音量以哪一個電視台為基準都可以,他們差異小 頂多就電視音量鍵調一下


前面我已經解釋了 , 您應該可以理解為何我的舉例是如此 , 也就是要有個基準在才能談雙方共同理解的標準 ; 您也可以不接受以繼續您的天馬行空想法, 告訴全世界不需要那個 0 VU.
舊 2014-07-12, 09:56 AM #2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山賊離線中  
orakim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3
文章: 1,810
提供一下今天檢視的結果 (雖然被說可能是沒意義)
反正都做了,有興趣就看一下吧
檢視的片段是公視座談會的宣傳
無線公視HD

有線公視HD

需要錄影檔就請來信索取,畢竟我沒版權
提一下圖片沒有表達出的東西
雖然最高音量沒有差距很大,但是有線的背景音樂音(吉他?)有變大些

上次我觀察公視HD、民視HD 最高是-20.x dB
今天這次有線公視HD、無線公視HD 是-17.xdB (音量變大了)
也就是根據時間點(節目內容)的不同,最大音量會有差距 是可以被確認
可能需要長期觀察累積資料 才能判斷公視HD是否偏小聲,不是偶爾想到就看一下就能判定
我實在沒有那種時間精力去搞這類行為

> 您也可以不接受以繼續您的天馬行空想法, 告訴全世界不需要那個 0 VU.
基本上我的論點是站在收視戶
收視戶不需要管工程的東西,不是業者不需要
很抱歉讓你寫了這麼多東西
> 也就是要有個基準在才能談雙方共同理解的標準
我論點:基準是人的聽覺,聽覺是雙方共同理解的標準;即便沒有被法定出來
這些工程上的標準化行為也是因為要符合收視戶的聽覺而誕生的
(當然為了符合聽覺,業者應該有參考聽覺方面的研究產生彼此類似的基準 標準化過程)
換句話說:
不需要去定義播放出來的音量該多大,因為聽覺本身就已經限制了音量大小
(即便沒有法規限制這個基準是什麼的前提下)
也就是前面我提到的那個例子
為什麼要限制賽車的速度,明明前面就已經有個SC擋在那
不管願不願意所有賽車都要以類似SC的速度前進 (當然拋錨被套圈可以除外)

此文章於 2014-07-12 04:05 PM 被 orakim 編輯.
舊 2014-07-12, 03:57 PM #2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orakim離線中  
park7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11
文章: 240
完結篇 原連結 補充8

(感謝所有關心的朋友参於討論)
舊 2014-07-12, 04:50 PM #2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ark7離線中  
山賊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Jun 2002
文章: 125
引用:
作者orakim

... 恕刪 ...

我論點:基準是人的聽覺,聽覺是雙方共同理解的標準;即便沒有被法定出來
這些工程上的標準化行為也是因為要符合收視戶的聽覺而誕生的
(當然為了符合聽覺,業者應該有參考聽覺方面的研究產生彼此類似的基準 標準化過程)
換句話說:
不需要去定義播放出來的音量該多大,因為聽覺本身就已經限制了音量大小
(即便沒有法規限制這個基準是什麼的前提下)
也就是前面我提到的那個例子
為什麼要限制賽車的速度,明明前面就已經有個SC擋在那
不管願不願意所有賽車都要以類似SC的速度前進 (當然拋錨被套圈可以除外)


請問標準化過程及結論需不需要被記錄以供他人參考? 在開會討論時是全世界所有的相關從業人員一起開會嗎 ? 要用什麼樣的敘述以讓他們理解就是這樣的音量呢? 音量單位是什麼呢?

您不是主張基準是人類的聽覺嗎? 那為何用電腦測頻譜給我看做什麼呢? 就用您的聽覺告訴我公視的聲音頻譜就可以了; 我要求不多 , 就用您的聽覺分別測量 440 Hz , 1KHz, 10 KHz, 15 KHz, 19 KHz 信號強度各是多少就可以了 .

既然您質疑為什麼要限制賽車速度 , 那還要 sc 做什麼 ? 多此一舉嘛 ! 對不對? 您的 sc 不見得是我的 sc 呀 ? 請不要用您的 sc 擋我的路 , 我可以開得更快, 龜車一部請走開 !


再來順便做個小實驗吧:

您主張不需要去定義播放出來的音量該多大,因為聽覺本身就已經限制了音量大小, 現在就請您扮作 SC , 單用您的耳朵聽覺, 以文字敘述來告訴我:

現在公視 HD 聲音訊號有多大聲 ? 因為是 live 轉發 , 不能測試會不會破音.

我所出產的 pro 級的可程式化預錄式數位錄音設備, 輸入最高上限是 +6dbm , 剛剛客戶來電問我, 因為屆時人不在 , 他想要用我的設備來設定預錄下週一下午三點公視 HD 的節目 , 請問屆時音量如何 ? 距離錄音設備的最高上限還有多少 db ? 需不需要啟用動態範圍壓伸器的功能 ? 該型號的所具備的動態壓伸有 10 db, 20db, 30db , 請問要用哪一項呢?

現在聲音的動態範圍是多少 ?

左右聲道分離度有多少? 右聲道聲音串到左聲道的量有多少 ?

左聲道與右聲道音量差異有多少 , 主副聲道差異有多少 ?

聲音總失真度 THD % 是多少?

我的設備輸入阻抗目前是 600 ohm 平衡式, 請問接上您的設備後音量會改變多少 ?

您有沒有感覺聲音悶悶的 ? 與上次我聽的 , 在我的記憶中感覺似乎不太一樣 , 請問高音 10 KHz 與 15 KHz 處 , 低音 100 Hz 處各被降了多少 ? 還是根本沒變?

我剛作了個 Multi-tone 錄音測試檔在設備裡, 是要給客戶校正圖形等化器用的 , 因為他的等化器剛維修回來 , 不知各檔位準不準 ; 不好意思我將它遺忘在家裡 , 客戶問我有多大聲 , 我知道它的音量有這麼大聲, 就像我家小狗上週在吠隔壁家小貓那麼大聲, 請問您覺得這個音量是不是適合 ? 我需不需要重新做 ? 要重新做的話 , 應該調高還是調低多少?

我家有一台電視 , 朋友來我家拜訪 , 因為是音響同好 , 喝咖啡時我們一起聽公視 HD 的音樂, 我覺得聲音太大不舒服想要降低音量 , 他覺得這樣音量太小不夠味想要調高音量 , 請問公視 HD 到底送得太大聲還是太小聲 ? ......ps : 我確定我家電視沒壞喔 !
舊 2014-07-12, 07:40 PM #3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山賊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3:04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